改革与战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改革与战略杂志 省级期刊

Reformation & Strategy

  • 45-1006/C 国内刊号
  • 1002-736X 国际刊号
  • 1.0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改革与战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改革与战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理论、数字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

改革与战略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研究1-5

摘要:劳资关系是中国当前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实现共享的发展理念应当深入开展劳资关系研究。西方经济学忽视了劳动和资本的实质,其在劳资关系研究方面存在较大缺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深入地探讨了劳资关系的实质,但马克思并没有提出解决劳资)中突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解决劳资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开辟了劳资关系研究的新领域:以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劳资关系研究提供指导;以劳资两利为目标对劳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探讨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劳资冲突解决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

人的发展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6-9

摘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主题,就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系、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核心范畴以及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具体阐述了人的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关系、人的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和重要命题;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精准减贫,最终实现共享发展等内容。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研究17-24

摘要:人的自由发展贯穿马克恩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自由具有日常用语、身份认定、制度意义、科学与哲学四个层面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文本中具体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自由一词,要看其具体语境。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张人的自由意识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阶段,主张费尔巴哈的人的自由本质的异化、复归的人本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的自由发展思想阶段。

贵州苗族地区女性家庭地位与经济发展初探25-28

摘要:贵州苗族地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关系从父子关系为主轴转变成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在这一过程中,苗族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开始凸显,家庭地位得以提升,但她们的社会生产劳动是粗放型的,且具有短暂性、不自主性。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发展苗族地区的女性经济提高其家庭地位。微观上提升女性自身素质,关键在于发展女性教育;宏观上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机构共同引导、挟持女性主导的民族文化产业,规范市场,保障女性合法权益,从而使得苗族地区经济与女性家庭地位得以发展、提高。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生产力观及现实意义29-32

摘要:生产力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不断生成与确证的人的本质。经过在社会横向上个体对类本质不断占有的拓展,以及在历史纵向上劳动从物质手段向精神实现转变的拓展,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最终将实现统一。资本增殖机制使人对自然只在效用属性上片面张扬主体性而出现生态危机。这种片面张扬的主体性在社会横向上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与个体限定悖论,在历史纵向上表现为物质资料生产扩大与人的物化悖论。市场经济已进入智力生产阶段,将拓宽马克思生产力与人发展的新视阂。但资本主义生产从相对过剩演化为绝对过剩,无法使智力生产阶段的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不仅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更在于打破资本限定使人在智力生产中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社会主义服务的生产属性——基于劳动能量价值论的视角33-38

摘要:劳动价值的本质是社会能量。从社会能量的生产过程来看,活劳动具备生产性、传递性和有益性三大特征。服务是具有劳动价值和社会能量的非实物形态的商品,服务的生产属性在交易中表现为获得收入。阶级社会中的服务和生产劳动是隶属于其生产方式的,从社会能量的角度看,阶级社会中创造剩余价值和占有剩余价值是割裂的。服务是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和社会能量的生产劳动,并表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整体利益一致的属性,社会主义的服务也是生产劳动一般的表现形式。

平台经济业态下去集体化劳动关系的生成及治理39-44

摘要:互联网平台创造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共生生态系统,吸纳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分享其集群效应。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对抗基础,形成互利共生性的劳动关系。并且,信息鸿沟导致劳动者的分化,引起劳动关系结构的分层。为此,我国原有的旨在化解劳资冲突的集体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应进行变革。在协调主体上,应将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下的平台自治;在协调对象上,应将面向劳动者集体的整体协调转向适用于劳动者两极分化的分层治理;在协调方式上,应将工会领导下的集体协商转向更具民主性的双轨协商。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时代意蕴45-48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撷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理论,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城乡融合及其发展思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发展和协调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工农产业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思想对我国城乡发展的理论价值49-5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城市和乡村及其关系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的经典论断。反观当今中国,城乡分离、对立、差别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要想跨过这个瓶颈达到城乡融合的良好态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发展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提升城乡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联结度。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现实及路径探析52-55

摘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的契合及实践路径56-59

摘要: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富共享、共建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精准扶贫,有利于保障分配正义、丰富扶贫资源以及提升扶贫效益。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两者之间的契合。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实现两者的耦合共进。基于此,文章认为要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共享发展的可行能力,强化贫困地区的“共享”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共享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

我国分配制度对共享发展的效应及提升途径60-6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与变化,即从单一的分配结构逐步发展为多元分配结构,从“先富”到“共享”的演变是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既体现了对共享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存在有悖于共享发展的消极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以共享发展为指导的分配制度改革,发挥按劳分配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合理引导第三次分配。

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影响64-67

摘要: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存在着长期性、短期性、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多方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延长人力资本回收期,增加适龄劳动人口;负面影响是阻碍就业进程,不利于供给市场的良性发展;长期影响在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短期影响在于弱化老年劳动者地位。因此,需要从“弹性”角度、权利保障角度与统筹兼顾角度,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发展,促进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的现状与方向68-74

摘要:伴随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城市人口快速集聚,城市经济迅速增长,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很多城市都提出要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首先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城市经济转型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中对一般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原因研究、中小城市转型研究、转型措施合理性论证等存在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分享经济背后的国家战略解析及优化发展建议75-78

摘要:在当前投资、出口、消费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越发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双创”“互联网+”和“供给侧”三大战略,以推动经济的新发展.分享经济凭借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了“双创”战略的基本要求,顺应了“互联网+”战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供给侧”战略的核心要义,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文章通过解析分享经济背后的国家战略,提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更好更快发展需要构筑法律体系、健全税收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强化产权体系的政策建议

基于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79-82

摘要:文章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驱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实施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品牌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家型”人才培养、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新品种繁育和新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系统推进。

中国高新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与对策83-86

摘要: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依靠创新驱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高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和创新成果等优势使其成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应发挥好高新区的创新资源优势,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建立健全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探索“互联网+产业”的实体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与社会投资动态调整策略87-89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投资的变动社会投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构建产业结构与社会投资的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两者的结构、方向,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