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改革与战略杂志 省级期刊

Reformation & Strategy

  • 45-1006/C 国内刊号
  • 1002-736X 国际刊号
  • 1.0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改革与战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改革与战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理论、数字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

改革与战略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论“以人为本”、人本主义与“以人民为中心”1-5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人本主义,二者具有共同性: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都承认人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内容。虽然在本质上,二者都把百姓的作用看作是维护自身存在和保持统治地位的工具。二者兼也存在区别:前者体现的是人身依赖关系,后者表现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的独立性的增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虽然也表现出对人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但在社会关系的内容上则与它们有根本区别:这里的"人"是有具体社会规定性的人民,提出"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导向的表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明显的标志。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再研究——兼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生产关系的建立6-10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体现。马克思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非剥削的私有制,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时,只是描述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框架,并未对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劳动者结合方式、占有形式以及权力配置作出清晰阐述,也未对未来社会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提出明确的规律和系统性讨论。应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重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矛盾,而是在社会主义规范下更高形式的辩证统一: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只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使人民拥有足够的财富、生产要素和自主权,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测度11-14

摘要: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部件"安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客观的结果是生产和分配由公有资本与私人资本双导。文章从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的逻辑起点出发,设计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体系,该体系由状态识别、体制特征、生存、发展和过程管理五个方面组成,突出对象化设计理念,彰显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公允性。通过该体系可测度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和趋势。文章抛砖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体系,引玉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的新方向。

资本收益最大化与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基于西方金融化视角15-19

摘要:金融化资本高收益在一国经济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金融化高收益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化资本拜物教以其对人的异化妨碍可持续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在认清资本高收益与人的发展悖论的基础上,需要从健全金融体系内部修正机制、发展普惠金融和积极预防系统性风险等角度入手,将资本收益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弥合资本收益最大化与以人为中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制度设计调整20-24

摘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经济发展的本质决定的,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在发展过程中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重点需要解决好劳动者就业、劳动收入分配和生存发展空间的拓展问题,并且要构建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其实施和发挥作用。重点是要:经济制度的设计要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有利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政府公权力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制度供给上的职能;完善劳动力价值补偿机制;全方位有序开展对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

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研究25-30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和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根本指导,是在探索和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形成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应对不同地域人群对立的"修昔底德陷阱"、非人性化的"中等收入陷阱"、失衡性"中国式"发展问题、非持续性发展的"高血压"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需要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利益平衡与处理体系,构建创新驱动机制,深化教育体系改革,解放和发展人的价值来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31-36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法治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契合、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的链接、制度实施与制度变迁等内容,建议在深刻认识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法治体系构建和完善中的继承、移植和本土化创新的关系,注重法治实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注意制度实施和制度变迁中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和完善中,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等阶段推进法治建设。

民族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诠释与实践反思37-40

摘要: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要求的不断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逐步兴起并日渐成熟。在全国铺开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浪潮中,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民族地区民众对公共服务的特殊需求,民族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出现购买主体动力不足、社会组织能力有限、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只有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更具活力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支出机制、培育适应民族地区特殊性的社会组织等,方为优化民族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可行路径。

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的风险问题研究41-44

摘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有助于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确保公共产品的公共属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我国现行的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制度涵盖了成本监审的形式、范围和权限,监审机构与人员资格,成本监审方式与核算方法等几个方面。成本监审风险可以分为监审行为风险、监审对象风险、监审程序方法风险、监审机构风险几种,各有不同的成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成本监审风险的特点和现状,可以从加强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风险预判、科学选择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风险回避、提高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机构内部管理实现风险内控、适当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成本监审水平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进而更好地预判、防控、应对成本监审风险,推进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事业健康发展。

用现代金融学概念解释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5-49

摘要:剥削学说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现代金融学为理解剥削理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供了的一个新的视角。利用现代金融学的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入手研究剥削,利用资本预算决策和凯恩斯经济学来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文章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对投资风险的影响,能够从资本所有者要求回报率的角度来理解私有制资本的剥削本质;利用公司财务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结合,能够从私有资本投资决策的角度来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从分析不同资本的性质入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引导鼓励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两头在外”的可持续发展之批判50-54

摘要: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是当今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及政客蛊惑大众的重要理论。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的揭示,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建立在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残酷的生态剥削基础之上的。正是这彻头彻尾的谎言,以及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灌输,使得大量的无产阶级异化为只有消费冲动的"单向度的人",而与此同时,更多的无产阶级又沦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牺牲品——"生态难民"。而这也给"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新的革命动力源泉。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创新驱动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探析55-58

摘要:创新驱动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和长期战略。创新驱动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提高产业结构综合竞争力。以创新驱动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制度创新导向,构建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优化产业化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衔接互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我国房地产去库存战略研究59-62

摘要:房地产去库存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房地产库存是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房价迅速攀升基础上形成的,并具有深刻的体制性原因,这就决定了去库存问题无法一蹴而就,而必须和房地产长远发展相结合,逐步去除库存产生的根源,并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当前影响较大的两个去库存设想途径中,政府购买的途径不可行,通过劳动力转移而解决去库存的途径短期内难有效果,但是对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商业贸易主导性作用的理论研究63-6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地位更加明显,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因传统发展理念及体制因素的阻碍,我国经济生产主导型特征比较明显,现代商业贸易对于经济主导性作用并不明显。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设计的政绩目标考核偏差较大、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没有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等不足。我国生产主导型发展模式向贸易主导型转变的途径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重视贸易对生产的积极作用、转变贸易流通发展方式、大力支持贸易企业发展、推行贸易与生产一体化发展模式。

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中国产业融合与创新67-69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信息要素越来越多地在传统行业中实现渗透,对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展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同时,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本着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和应用。文章结合这一背景展开对中国产业融合与创新的研究,分析当前中国产业的现状、内容、特征,进而对我国产业融合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期望。

人力资本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70-73

摘要: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总体上表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服务贸易的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服务贸易在近5年来发展的速度相对放缓。中西部一些城市由于对外开放的时间较晚,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整体不高,服务贸易开展的时间较短以及存在明显的层次较低的现象。造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不高,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本交易市场也是造成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在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完善劳动力市场等,以发挥要力资本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力度。

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国物流配送的优化策略研究74-77

摘要:电子商务是中国主导产业之一,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环节——物流配送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且物流配送模式日渐成熟,但也面临着成本过高、物流配送质量不高、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不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超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业务量,提升了物流配送行业的地位,而且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增大,但电子商务给物流业带来的吞吐、分拣和个性化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应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为引导,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安全监管;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推动物流企业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一带一路”战略对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影响78-81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挖掘周边地区市场潜力,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拉动市场消费需求,提升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功能,健全对外贸易机制;加速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增强外贸合作中的纽带作用,并进一步构建起以我国为核心的亚太经济一体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