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社
分享到:

改革与战略杂志

《改革与战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等。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736X
  • 国内刊号:45-1006/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31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改革与战略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论制度保障与人的发展

摘要:制度具有维护秩序、权威性、共同性、确定性、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和功能。科学正确的制度保障是社会经受历史考验、完成使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前提,是人的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及重要基础。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保障,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应当具有几个方面特点: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稳定性和战略意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符合中国国情;有开放意识。
1-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资源配置动力转型

摘要:社会生产的最终结果总是表现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深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并将其贯穿始终。探求资源配置的规律并鉴别其配置的合理性必须丰富人的内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配置资源,就是要推动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狭义上层建筑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主动调节和化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分配矛盾;丰富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机会并提高其能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资源及其内在发展的体制机制现状和特点出发,优化整合和改革创新各类资源。
12-15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土地产权制度理论诠释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土地作为生存空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内容丰富多样,其晚年所著《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从制度变迁、产权权能和土地习俗三方面对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诠释,能够为中国农村坚持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制度理论创新提供原则指导、动力支持,同时也提供了多样性借鉴,并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提供方向指导。
21-24

我国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马克思土地市场理论视角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土地市场理论,对深化当前我国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市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习该理论,文章认为,我国应完善中国特色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调整社会主义土地市场中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完善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和运营机制。制定合理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方针和政策。
25-28

新常态下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效应——基于VAR模型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摘要:文章选取我国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能源消耗及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起负向效应;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都与能源消耗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具有正向效应,而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先正向后负向,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消耗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29-33

创意产业发展、空间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源于思想创新而产生的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推动效用表现得越来越显著。研究发现,在从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来看,其影响主要体现于对公众意识的改变、对产业新动力源的增加和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变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行为与生产过程甚至是日常行为的融合,而这种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又可以通过共同协作机制,将单个的行为发展为创意生产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经济提升。未来应加速创意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创意产业自身科技性的提升实现对行业产业链高端位置的占领;优先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新型业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创意产业整体的优化升级;加强创意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产业发展赢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37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三地政府间的财政协作,而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剧了京津冀经济圈三地之间的发展差距。鉴于三地政府间财政实力的差距,在完善纵向转移支付的前提下,应适时施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财力。京津冀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内容应包括基础产业发展资本类、扶贫类、以产业结构协同发展为目标的、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以及辖区间政府税收共享类等各种类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优化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分配体系。
38-42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基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引导绿色消费,是应对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低下、能源结构不合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机结合,推动低碳经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文章从建立和采用政府引导基础的多主体参与机制、职业经理人负责的基金组织形式、技术创新为主体的项目投资机削、定量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评估制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相结合退出机制,提出我国低碳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并从互补融合资本市场建设、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撑体系。
47-50

基于品牌社群的顾客资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文章以新西兰培芝集团百立乐乳品社群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基于品牌社群的顾客资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群信息价值、品牌文化、品牌体验、关系价值、口碑价值以及转移成本都正向影响于顾客资产。最后提出提升品牌社群下顾客资产的若干管理启示:可从社群信息价值、品牌文化、品牌体验关系价值、口碑价值以及转移成本入手,制定自己的品牌社群管理策略。
51-55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入境旅游营销推广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以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入境旅游呈现持续低迷态势,瓶颈效应凸显。文章着重从营销推广模式方面对入境旅游困境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特质,提出了营销推广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推进管理模式创新,成立“品牌中国”,加大营销模式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和自媒体新媒体营销。
56-59
改革与战略杂志金融财税研究

基于传统金融文化理论视角下互联网金融文化的构建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改善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震动。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发展和延伸,它的本质还是金融。文章着眼于传统金融文化理论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文化的原则和途径: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增强互联网金融文化观念;打造互联网金融文化特色;强化以人为本的互联网金融文化;突出互联网监管文化和创新文化。
60-63

我国西部地区民间金融发展监管研究

摘要: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监管为研究对象,以民间金融理论为基础,分析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监管存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主体模糊、金融监管水平不高以及控制金融监管风险的力度较低四大问题,提出民间金融要逐步走向阳光化、规范化、金融监管制度要逐渐健全,监管主体要明确、监管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及逐渐建立风险预警与风险转移机制四大解决西部地区金融监管的措施。
64-67
改革与战略杂志农业与农村发展

农村双向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网络结构设计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农村双向物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国内农村物流模式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绝大多数学者只是从农产品流出的单一角度建立农村物流模式,缺乏从农村物流双向流通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物流模式。因此,提出农村双向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该模式的链式结构设计和网络结构设计。为了实现农村双向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发展演进,从协同机制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72-76

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改善效应探析

摘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已成为我国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意味着农民收入结构已经摆脱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基于此,对于农村非农参与比例的提升就应成为未来农村改革的重要环节,其对农村区域内部的就业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影响个体劳动者就业方式与区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个体人力资本。因此,在既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条件下,非农就业比例的提升将主要决定于个体劳动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促进非农就业的关键就在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非农就业能力。
77-81

陕西农民农地流转消极意愿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农地流转是农业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陕西农地流转关系着“三个陕西”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文章在分析陕西农民农地流转消极意愿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地确权,规范收益分配,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热情;扩大参与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加快陕西农地流转步伐;健全交易平台,完善交易程序,沟通供需双方意愿需求;恪守流转原则,坚持农地性质,确保农地用途和粮食增产等相应对策。
86-89
改革与战略杂志区域发展

区域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文章根据资产的价值形态不同,将资产分为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资产、实体资产四类,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应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和四类资产存量、增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资产现金化和资产实体化对GDP增长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证券资产和资产证券化对GDP增长影响不显著;资产信贷化(贷款增加额)对GDP增长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具体指出,北京市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各类资产规模,增加证券资产和资产证券化,减少信贷资产。四种资产结构协调能更加优化地促进北京市经济增长。
90-96

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摘要: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是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川渝陕三地新兴产业为例,对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同类竞争激烈、缺乏传统产业根基、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忽略本土优势等五大问题逐一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路径:强调特色定位,推动差异化竞争和合作;推动新旧产业融合以及协同发展;让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本土新兴企业;发展环保优先、生态安全的新兴产业。
101-104

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绿色营销模式探究

摘要: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总体水平不高、营销水平较低、流通不便等造成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导致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落后。推动西部地区农产品的营销以及农业的发展,需要采取绿色营销的方式。文章在对绿色营销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绿色营销的理论、西部地区绿色营销的内在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从农产品绿色生产、农产品绿色价格、农产品绿色促销和农产品绿色渠道四个方面构建绿色营销模式。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