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社
分享到:

改革与战略杂志

《改革与战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等。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736X
  • 国内刊号:45-1006/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31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改革与战略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经济增长,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又反过来影响与制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损害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7-10

生产方式视域中的资本与人的发展

摘要:资本是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从生产力角度看,资本所扮演的角色是推进经济自身的扩张过程,也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塑造了人与劳动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多重关系。在资本的基础上,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性,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张力。当前,应从生产方式的高度来审视资本,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产生消极影响。
11-14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工会组织能力和意愿对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影响

摘要: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是影响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考察,我国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强,因此,增强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意愿和增强工会组织的谈判空间和谈判能力,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深化我国工会体制改革。
47-49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论当代中国发展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

摘要:在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发展。中国需要妥善处理这些因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敏锐地抓住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积极同普世价值等西方思潮作斗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使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积极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54-56

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探究——基于价值链视角

摘要:文章在价值链视角下探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演进机理。基于企业对其基本活动划分为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以及供应商价值链、企业的基本价值链、渠道价值链、顾客价值链四个子价值链的原理分析,将其实现路径划分为价值链扩张型商业创新模式、分拆型创新模式、价值链创新型模式、混合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四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式;并通过诱致变迁理论探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机理,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
57-60

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消费品流通渠道的改革路径

摘要: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文章重点对美、日、中的消费品流通渠道进行比较,发现我国消费品流通渠道既没有实现以零售业为主导的扁平化渠道,也没有实现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渠道,而是存在一种大生产和小流通并存的矛盾格局。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消费品流通渠道的改革路径。
64-66
改革与战略杂志金融财税研究

大数据视阈推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文章将应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有效实施,实现科学评估预算绩效、准确跟踪问责、合理安排预算资源。首先进行大数据内涵及特征的梳理,论述大数据应用对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我国政府部门推行预算绩效评价的各种现实障碍,提出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来完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以此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实现预算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72-76

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现状及路径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中介和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推广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普惠金融的着力点。文章通过对比目前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缺失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普惠金融主要有银行盈利不高,利润微薄;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银行社会责任意识仍然不强,缺乏反哺社会的文化和决心;农村和边远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金融素质较低和人才抵触等障碍。但因为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明确在普惠金融建设中的定位与参与层次;借鉴国际经验进行组织结构和业务创新;扩大收入范围,降低风险。
77-80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特有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互联网行业和金融领域内在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金融变革的深层次需要,驱动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便利群众日常生活、给各国经济活动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互联网金融除了拥有与传统金融领域一样的风险种类之外,还带来了新的风险种类,如特有的理论基础风险、运行模式风险、特有的法律法规风险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风险,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范,规避特殊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研究课题。
81-85

金融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成长效应

摘要:金融产业集群被看作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复合影响。在集群演化中,内部因素是发挥主要作用的,外部因素通过激发内部因素来影响产业集群的演化。金融产业集群的成长效应分为集群内部成长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集群内部成长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学习的知识效应,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包括产业机构优化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
86-88
改革与战略杂志农业与农村发展

中国农村反贫困效果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2010年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效,发现政府的扶贫措施对于农户脱贫并没有起到明显成效,旨在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直接补贴虽然覆盖面十分广泛,但是反贫困效果也不显著;非官方的社会渠道对于贫困农户的资助仍是亲戚间的帮衬在起到显著作用;大多数农户可以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困状态,这主要凭借健康的身体条件外出务工所得。另外,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耕种面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减贫功能,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提供了极有力的支持。
92-95

我国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对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工业、产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均有密切联系,其在农村企业集群发展、人口转移、循环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可见小城镇建设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96-98

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之一,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文章首先从农村居民消费和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具体表现,然后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升级和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以信息化、商业化、现代化等经营模式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
99-101

乡村旅游对城郊乡村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手。文章在总结城郊乡村特征、分析城郊乡村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优化城乡整体地域网络空间结构、促进城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促进城郊乡村居民的职业转型与身份转型、促进城郊乡村文化转型与有效实现城乡融合等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城郊社会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并提出为通过乡村旅游更好实现城郊乡村社会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102-105
改革与战略杂志区域发展

中国国家高新区推进创客空间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发展创客空间是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积累了发展创客空间的诸多优势而且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文章认为,国家高新区推进创客空间发展重点是要树立与创客空间相适应的创新理念;明确创客空间定位,创新创客空间组织形态;完善机制体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创客空间建设;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106-110

我国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将民族地区置于全国的系统结构中,通过利用系列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对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总体处于全国的低位,但内部的省际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收入、GDP总量、非农化水平、政府的金融努力和居民金融素养等因素,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显著相关;民族地区应当高度重视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并从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
111-116

浅析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与路径

摘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竞争指标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而现代商贸流通则在这其中表现出极大的重要性。商贸流通能够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作为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文章通过分析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共生理论,为促进商贸流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117-119

中国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工业竞争力的关联分析

摘要:文章选取反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指标,以中国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西藏除外)2003—2012年部分年份数据为样本,利用熵值赋权法对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项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投入是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开展的普遍程度是次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产出和政府支持对于西部地区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