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社
分享到:

改革与战略杂志

《改革与战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等。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736X
  • 国内刊号:45-1006/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31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改革与战略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的发展经济学建立的根据

摘要:人的发展经济学是关于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的发展只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发展了的个人会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能从人出发,而必须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自然史过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能只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价值观只有在它符合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条件时,才是现实的。
1-7

论农民信贷权的实现——基于低收入人口发展困境的讨论

摘要:文章认为,信贷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落实农民信贷权是现代经济社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民自由发展的必要途径;农民信贷权的实现不可能在传统金融制度框架下进行,必须根据各地实际,从金融组织、信贷服务模式、金融运行环境建设以及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机制创新。
8-11

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聚焦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要: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日本基础经济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和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办的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聚焦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24-2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
12-16

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的创业型经济是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体制变革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其快速发展。世界金融危机为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带来了机遇。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创业体系、培育创业型企业、打造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对策,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7-20

和谐社会视野下政策终结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摘要: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是研究公共政策的钥匙。文章立足于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政策终结的新取向,具体分析政策终结与利益的关联性,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考的参与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及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构建政策终结的利益协调机制。
21-23

和谐社会语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选择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文章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出发,在阐述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指出转变观念、强化政策法规导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和培养全民意识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选择。
24-26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劳动者报酬份额

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劳动份额快速下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在财政分权的激励和约束之下,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晋升的目标,弱化对劳动者的保护,以便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文章通过建立2000—2009年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改进目前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从制度上提高劳动收入占比的政策建议。
27-29

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模式比较与中国实践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始终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费景汉的推拉模型和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等,都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出的基本原因。文章从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探究了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因素,提出要加速农村人口流动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
30-33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经济思想史

摘要:文章立足于收入分配的角度,对世界主流经济思想史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正统的经济史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参与收入分配提供辩护和建议的思想史,所谓的经济规律本质上是剥削利益的变化规律。
34-36

中国对WTO争端解决之态度演变及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自“入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大致经历了从妥协调和,到敢于应战,最终主动起诉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学习和丰富经验是前进的基础,但也存在政府与民间力量缺乏合作机制、执行裁决技巧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
37-39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评估困境及改进路向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发展最大的外生变量。由于主体界定不清、资料和经费相对不足、评估标准差异性大以及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宏观经济政策评估已陷入困境。针对这些评估困境,文章认为,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有效评估,需要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调整评估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40-42

低碳经济视野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摘要: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石油能源供给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我国应创新商业模式,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创新网络组织和消费者导向的盈利模式的构建,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扶持。
43-45

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评价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摘要:新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人力资本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和配置内容的基础上,将帕累托标准作为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标准,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最优配置效率评价的基本模型,并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促使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参考。
46-48

都市圈城市的形成机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推进都市圈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战略性举措,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整个都市圈的建设成效显著。文章界定了都市圈及其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都市圈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并阐述了都市圈城市的形成机制,同时对都市圈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
49-51

新增值税条件下购货方纳税筹划理论探析

摘要:2009年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实施为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实务提供了更大的筹划空间。对于购货方为一般纳税人而言,选择供货方的纳税筹划方法为购货价格折让率基础上的议价。而当购货方为小规模纳税人时,纳税筹划方法为最低供货价格的选择。企业可以根据既定的纳税人身份科学地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并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目的。
52-54

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摘要: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员工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现阶段,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具有市场化、契约化、紧张化、事实化的特点。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用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内容不规范;劳动保障覆盖率低,参加社会保险少;劳动安全保护系数低,工资低;工会作用效率低,徒有虚名等。对此,必须采取措施在私营企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重视员工重视心理需求的关怀力度,加大工会组织建设的力度。
55-59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探讨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应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目标,遵循能力赋税与征收便利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向综合课税迈进,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设计统一多级超额累进税率,完善税前扣除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次分配环节中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
60-63

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独特性

摘要:文章将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纳入中国特色的渐进改革路径,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独特性。文章认为,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政府相机决策的结果;二是渐进改革成本的主要转移者;三是银行结构地区差距和存贷款差异明显;四是利率市场化严重不足;五是利息收入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六是银行同质性行为严重;七是表外业务的竞争并不充分。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