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社
分享到:

改革与战略杂志

《改革与战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等。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736X
  • 国内刊号:45-1006/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31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改革与战略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摘要: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今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以什么为导向和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刻反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常修泽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应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构建环境产权制度和促进政府转型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体制支撑。有鉴于此,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常修泽教授的主题报告发言进行整理(作者同时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予以刊发,以期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并达成共识,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

能源型工业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之路——以六盘水市为例

摘要: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的六盘水市面临着环境恶化、能耗大和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其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向生态型城市转变、实施生态立市是六盘水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能源型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注重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中国城市创业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摘要:文章以中国24个参加2007-2008年GEM调查的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每万人均私营企业个体户数量"、"私有经济占GDP比例"、"创业的服务支持条件"、"创业的基础支持条件"和"创业的氛围支持条件"等五项为聚类变量,对这24个城市的创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分析四种城市创业类型的特征,由此提出改善提升创业环境与结果的建议。
-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活动,中国更是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后利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有关对策。
-

我国对企业的环境规制效率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企业实施的环境规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缺乏效率。因此,通过对我国环境规制的现状和环境规制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制定适用于我国的高效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资金的渠道已从单纯的政府财政扩展为政府和企业双支柱。然而,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提高投资管理效率、分散项目风险,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下,我国投融资多元化的方式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政府角色逐步丰富、受益者及污染制造者缴费制度建立、民间资本参与方式多样化、公益性捐助作用增大等主要趋势。
-

网络协议自组织视角的企业战略网络稳定性研究

摘要:基于网络协议自组织的视角分析企业战略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博弈理论,建立了网络协议自组织的经济模型,通过对战略网络内部节点企业的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保障企业战略网络稳定的条件:要慎重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信任机制降低成员企业流动性,同时企业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在充分相互监督和成员企业流动性充分低的条件下,使网络内企业明白只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才能促进战略网络的发展与演化。
-

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战略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契约生态集合体,其发展规律在很多方面和生物生态领域中的规律相仿,运用生态学思想来研究战略问题,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针对企业竞争环境所面临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战略理论的缺陷,结合生态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生态特性,提出了企业生态发展战略的建设原则和行为选择策略。
-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策略

摘要:区域品牌与中小企业集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从区域品牌内涵的科学界定出发,研究区域品牌的相关属性,阐述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积极效应,探讨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

基于TRIZ冲突矩阵的战略定位研究

摘要:文章借鉴TRIZ理论中的冲突矩阵构成模式,同时结合传统战略定位分析方法的思想,选择对战略定位具有重大响的因子构造相应的冲突矩阵,通过分析不同冲突,对冲突解进行判定与选择,从而决定出企业所应采纳的战略定位决策。矩阵立足于全面、复杂、动态系统,所以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强大的模型拆卸构造能力,不同的应用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对其因子进行取舍或者增加。
-

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三个着力点

摘要: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人的发展经济学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的今天,如何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如何探求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畅所欲言,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问题提出了诸多极富建设性的新观点。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孙明泉更是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认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应该从问题的本身出发,回归到人的需求层面,打破单一学科的范畴限制,进行多学科合作、多视角考察和多专业碰撞;"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本经济学或者说人的发展经济学,甚至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难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阶段,要正确认识和寻求理论的"最优解"及实践的"可行解",把握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探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路径。有鉴于此,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的录音对光明日报理论部孙明泉副主任评论常修泽教授的主题报告的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并予以刊发,以推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更大、更重要的成果。
-

对我国县级财政职能及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考

摘要:文章阐述了财政职能的内涵,论述了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县级财政应具有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依据职能决定制度的原理探讨了县级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路:明确划分县级财政的事权;确定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规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债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县级财政的预算自主权等。
-

收入分配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消费状况,进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不仅影响了生产力发展,而且还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兼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摘要: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潮存在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曾力求借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现实市民社会的批判方案。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开始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人本主义。文章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的恰恰是历史观上的"半截子唯心主义",而非本体论上的"半截子唯物主义",进而从社会历史主体性质和市民社会批判方案两个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主要区别。
-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如何界定人类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对几种流行划界标准的审视

摘要:界定人类行为性质的流行标准主要有:基于行为后果的幸福快乐说、基于行为动机的本能冲动说、基于生命延续的自我保存说和基于普遍主义的抽象道义说。但所有这些学说根本上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区分利己和利他的标准:前三者着眼于人的动物性本能而最终将人的行为都归纳为利己的,从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泛经济人化分析的基础;后者则引入了一个先验的外部准则,但由于脱离了人类的经验基础而往往成为道德上的说教。
-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化,促使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面对"碳减排"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总量中的比例、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要求。应该完善可再生能源相关立法,加强法律实施;通过政府积极干预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主导产业地位;根据能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建立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的产业集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