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公共政策论坛、公共管理现实焦点问题、政府治理案例分析、国外公共部门改革评介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刊号:1672-6162
  • 国内刊号:23-1523/F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16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52
  • 综合影响因子:4.8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公共管理学报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学术互动

探索公共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评《论公共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构建》

摘要:曾志敏、李乐两位年轻学者、博士研究生合撰的《论公共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构建》一文,首先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公共决策理论,认定它们的基础在于个体理性;接着从现代哲学的公共理性尤其是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和"公众"的界定出发,构建了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决策模型,以期在公共决策中实现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内在融合;然后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案例,探讨了该决策模型的应用与验证。这不仅对决策理论的发展有所推进,
13-15

何种信任与为何信任?——当代中国公众政治信任现状与来源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从政治信任类型、政治信任稳定性、政治信任来源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当代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样态,以期从一个侧面回应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公众政治信任水平的理论论争。为此,以期望和风险为核心理论视角,以东亚民主化调查中关于中国大陆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公众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要高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对于政治体系执政能力的信任要高于其为民执政意愿与品质的信任,存在着"中央-地方"与"能力-意愿"双重差序信任格局;当代中国公众对政治体系的信任更多倚重于政治体系的过往声誉与当下的表现,而不是依据是否存在对政治主体的失信惩罚机制的判断,公众的政治信任稳定性不高,比较容易因为社会事件和思想风潮而出现波动;在政治信任来源方面,公众对政治体系治理绩效的感知和儒家文化传统会影响公众的政治信任,但是,公众对政府治理绩效的评价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力度更大,是公众政治信任的主要来源。基于上述统计结果,发现学界对政治信任的粗线条或"省略式"测量是造成政治信任水平测量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16-26

公共危机事件后政府信任受损及修复机理——基于归因理论的分析和情景实验

摘要:信任修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归因理论构建了政府信任修复的总体框架,试图考察公共危机事件后,公众归因(责任归属、可控性、稳定性)对政府信任受损和修复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危机事件四种解释策略(否认、借口、道歉和理由)的修复效果。研究基于中国现实案例,采取情景实验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内部归因、稳定性归因越强,政府信任受损越大;(2)增加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外部归因和不稳定归因,有利于修复政府信任;(3)否认和借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能力信任,但不能修复诚信信任,而道歉和理由对政府信任没有显著修复效果。本研究拓展了政府信任修复领域的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政府信任修复的内在机理,以及指导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27-38

商谈式民主决策及其社会行动机制研究——以温岭民主恳谈为个案

摘要:为了对温岭民主恳谈进行整合的理论阐释,从社会行动及主体间关系的分析视角,阐释了商谈式民主决策的实证逻辑:以对话商谈社会行动的伙伴关系为基础,并在共生的社会行动机制中,建构商谈式民主决策公共行动的能量场(包括权力精英与社会公众间公共的对话商谈、网络化交往、开放积极的参与合作和平等互动等机制);商谈式民主决策的社会建构过程同时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生态建构过程。论文为温岭商谈式民主决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商谈式民主决策的理想型及其社会行动机制的理论阐释,为地方性社会民主治理提供了公共决策的社会建构路径。
39-50

政社合作与国家能力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考察

摘要:基层政府因服务能力不足而陷入"责能困境",并尝试性地以"政社合作"等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国家能力建设。本文在国家能力建设理论视角下解释政社合作的深层逻辑。对"凯益荟"的个案研究发现,社会结构转型及居民诉求变化使得政府对社会组织拥有共容利益,为政社合作奠定了结构性基础;理性政府则根据社会组织的能力类型建构合作策略:社会组织分为自我保护型与专业服务型,政府分别以"孵化性赋能策略"激发自我服务能力与"竞争性购买策略"吸纳专业服务能力。政社合作使国家能力之服务能力得到了建制性增长,合作网络为国家权力渗透社会、资源动员及机制整合提供了枢纽性平台,社会组织借机也获得合法性、生存资源及活动空间。因此,政社合作网络演变成国家能力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共生场域,使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保持有机团结。本文创新点在于从国家能力建设解释政社合作的动力、策略及趋势,丰富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视角。
51-59

知识管理视角下食品安全危机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企业层面案例库的实证分析

摘要:全媒时代的信息大爆炸、食品行业特殊的民生属性、消费者追求精致生活的基本趋向,以及日趋严格的各种规制意味着食品企业亟需从众多危机事件中吸取行业经验、积累专业知识、强化特色能力,以切实有效地应对冲击、保障生存和减少损失。本文立足国内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客观现实,援引危机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交叉研究方面相关理论成果,抓取2007年以来我国36家企业的60例企业层面的食品安全危机典型案例构建了案例库,基于该案例库"点面结合"地提炼汇总危机管理知识点,从危机应对知识掌握程度、危机应对实践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可供操作的危机应对能力评价体系,实证发现案例库中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总体不容乐观,据此划分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五个等级,并就不同等级的企业分级应用危机管理策略提供对策建议。
81-90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农村社会治理专题

农村社会治理专题

摘要:[编者按]:"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下产生的新问题,使"农村社会治理"一直备受政府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关注。《公共管理学报》一直鼓励深度接触农村实际问题的学者和实践者从具体问题出发,进行切实的探讨,为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繁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本期专题选择了三篇有关文章,沿着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线索解读了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第一篇文章探讨了目前农村社会的现实焦点问题"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治理",第二篇文章分析了一种常见的"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
101-114

“政府兜底”:当前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现象与逻辑

摘要:主要探讨了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政府兜底"现象的内涵、路径与逻辑。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政府作为第三方对社会冲突各方进行调解时,为尽快化解冲突而对冲突方作出补偿,是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研究发现,冲突各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通过不断"闹大"将社会冲突转变为政府要立马解决的政治事件是政府兜底的前提,而"兜底"则是在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总体约束下,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及其主要官员作出的理性选择。尽管"政府兜底"在短时期内使社会冲突得以化解、社会秩序重新恢复,保障了农民的某些权益,但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政府应在社会冲突管理中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社会冲突,提高社会冲突管理的制度化水平,避免丧失原则和底线的随意兜底。
115-128

不平等、贫困与农村基层民主——基于全国400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摘要:关于民主的研究,近来跨国比较研究已经将视角从经济发展转移到经济不平等上来,然而尚少见有实证研究讨论中国农村经济不平等与民主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利用2005年的全国统计数据,对农村民主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平等对民主具有负作用,各种不平等形式对民主的各个方面影响不同。本文的发现肯定了现有跨国比较研究的理论和发现,但同时又在解释机制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尚无匹配办法可以直接应用于连续变量的因果检验,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平等根源的系统性讨论等。对未来农村政策的制定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缩减贫富差距有利于加强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加大扶贫力度和惠农政策可以提高农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等。
129-138

ABSTRACTS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