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 23-1523/F 国内刊号
  • 1672-6162 国际刊号
  • 5.5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公共管理学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公共管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公共管理论坛、公共政策论坛、公共管理现实焦点问题、政府治理案例分析、国外公共部门改革评介、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经济全球化中的政府治理、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学报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扩权强镇”改革的绩效研究——基于对绍兴市28个中心镇的实证调查1-9

摘要:以浙江省绍兴市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绍兴市扩权强镇改革历程基础上,采用"4E"方法对改革的绩效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等维度的评估。总体而言,这次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镇政府工作效率方面;但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在扩权强镇改革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应重视促进乡镇产业集聚,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乡镇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政性分权向法治性分权的转变,实现权责利统一;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绍兴市的扩权强镇改革具有推广意义,可供其他地区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参考。

“扩权强县”改革效果的比较研究——以浙江省县政扩权为样本10-18

摘要:"扩权强县"改革作为现行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运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浙江省县政扩权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对比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扩权和未扩权以及扩权内部强、弱县之间的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扩权县的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改革对强县的促进作用比弱县更为显著;强县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支出;二、三产则更有助于弱县的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各省下一阶段推行"扩权强县"改革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省市政府应实现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的跨越;强县政府应摆脱对"投资型"增长方式的过度依赖;弱县政府则应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视角19-30

摘要:近年来,政府治理机制对于转型经济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致力于通过中央-地方政府的治理机制来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给予制度因素的解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提出了经济增长解释框架——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认为在强中央的政府主导市场经济中,中央政府通过政治集中和向地方分权,构造有效的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来培育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机制,以"增长竞争型政府"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沿袭这个框架,从市场分割、公共事业缺失和FDI过度竞争三个角度阐述了这种政府治理机制的成本及其在宏观层面的表现。文章认为短期内通过机制补充和内部修正可以维持这种模式指导下的经济发展,长期看来,这种制度框架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由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新的制度供给来提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

公共舆论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基于深圳“5.26飙车事件”的个案分析31-42

摘要: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政府微博在公共危机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本文试图通过"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以深圳"5.26飙车事件"中的政府微博为分析对象,剖析在中国特殊的制度体系下地方政府微博在面临公共危机时的运行机制和表现形式,并对中国地方政府微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反思。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在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微博在公共危机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态度;地方政府微博公共危机应对的核心在于满足公众的期待,及时有效地相关信息;地方政府微博沟通的关键在于向公众呈现谦卑诚恳的姿态。为了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危机,地方政府应该强化和规范微博管理,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机制、政府内部联动机制和线上线下协调机制。

审议民主的地方性实践——广州垃圾焚烧议题的政策倡议43-50

摘要:作为一种民主理论及民主实践,审议民主的价值对于处在激烈社会变迁的中国意义尤为重要。论文旨在以审议民主理论作为依托,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变化。采用文本分析方法,通过还原媒体报道和网络报道中的事件过程来分析2009至2011年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个案。围绕公众对垃圾焚烧选址议题的建构、新闻媒体对议题的扩散、公共知识分子对议题的共鸣以及议题的网际审议等环节完整地展现了垃圾焚烧选址社会大讨论的议程设置过程,番禺案例也进一步论证了审议民主作为政府公共决策新范式的实践前景。论文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从理论上分析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发酵机制以及未能深入探讨审议民主在中国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经济发展、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基于政府整体绩效的视野——以2008—2010年广东省为例51-62

摘要: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面对的战略难题。本文基于政府整体绩效的视角,构建了三者关系的量化模型,并利用2008—2010年(分别针对上一年度)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及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系统数据,探讨以政府整体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社会不公与生态环境破坏对社会福利的负影响远超过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地方政府要实现理想职能,有赖于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推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职能均衡。

再组织化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以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例63-70

摘要: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社会的再组织化过程。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社会的再组织化来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对现有文献与实践状况的研究,从社区化、多元化和技术化等三个维度考察了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表明,该模式的形成正依赖于组织空间的社区化集聚、组织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和组织信息的技术化连接。但在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影响管理和服务有效性的新问题。这说明,在未能充分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和彻底改变社会既定的组织化的形式与结构的情况下,现有的再组织化过程并不能充分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性与持续性。由于社会固有的组织化的形式,特别是"国家"与"社会"的组织形态及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在进一步的社会管理创新探索中仍然需要冲破社会原有的组织化的障碍———不只是关涉政府(国家)组织的自我重塑,更为关键的将是社会自身的再组织化的实现。这无疑将会给社会管理的改革带来更大的挑战。以再组织化为视角,拓展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路径,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元困境下的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问题分析——基于NJ市D拆迁社区的调查研究71-7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加速推进,城市用地规模迅猛增加,失地农民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失地农民在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背后生存状况及其发展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本文在实证调研基础上,按照年龄层次分类,运用社会排斥分析视角,对失地农民的现实生活状况进行了多维度的透视。分析了在中国特有的二元设计中,由失地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原有生存保障资源的消解状况,评价了土地换保障政策对其生活保障资源重构作用的效益性,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土地换保障政策的建议。以期通过展示失地农民真实生活状况,唤起公众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也希望对今后政策的执行与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与制度分析——基于安徽桐城市青草镇黄砂资源过度采集问题的个案研究79-90

摘要: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制度为中国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黄砂资源过度采集可能导致的溃坝危险问题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理论,在2012年对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该地区黄砂资源过度采集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了村民在黄砂资源过度采集制度中的合作困境,尝试进行理论阐释,同时提出解决该区域黄砂资源过度采集问题的治理建议,探讨建立黄砂资源采集制度的可能性,即相对于政府的直接经营和管理,相关利益各方为主体多方参与的自主治理制度可能更有效率,以期对于扩展我们对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和村民自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城镇适应性、技能型收益、精神收益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2291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91-97

摘要:基于城镇拉力视角,运用2007—2009年2291份调查问卷所建立的固定效应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城镇生活适应性、技能型收益和精神收益等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有显著影响,是促进或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而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作用,依赖于城镇务工收入水平、教育和年龄等交叉变量,且不同个性特征的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决策上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研究同时发现:2008年金融风暴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仅是一次短期波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和长期趋势。文章的最大局限在于,受问卷设计和数据可得性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户籍制度、子女教育及医疗保障制度等非经济因素。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乃至对于农村劳动力从"候鸟式"转移到"生根式"迁移的本质性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宽容视域下的网络社会治理——基于网络宽容度测量的实证研究98-106

摘要:网络世界里普遍缺乏宽容精神。如何提高网络宽容度、建设网上和谐社会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网络宽容"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宽容度量表对强国论坛和天涯论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方论坛网络宽容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上要好于"草根"论坛,而网民的群体特征、商业利益、舆论氛围和现实社会矛盾则是影响网络宽容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网络社会治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强化规制,减低不正当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网络群体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回归现实,重视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网络世界的合作治理:服务型政府的选择——以南京市的调查为例107-116

摘要:网络世界随着中国民主治理改革的深入发展,利益结构不断分化,公民意识觉醒,民主程度日益加深,加强网络世界合作治理和网络公共服务职能将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国各地展开了网络世界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实践探索。本文以南京市服务型政府治理的实证调查为研究个案,对网络世界地方服务型政府治理之实践现状进行考察。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网络世界地方服务型政府治理实践与居民的社区志愿参与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应根据网络世界地方服务型政府应有的治理特征和价值取向,针对我国网络世界地方服务型政府治理实践存在的问题,培育居民对地方服务型政府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不断促进网络世界居民社区志愿参与和志愿精神的孕育与成长。

网络围观下的政府效率:从睡狗行政到非满意——基于50个网络焦点案例的探索117-127

摘要:近年来"网络围观"大大影响了政府行政,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为弄清特定网络事件发生后如何进入网络渠道并引起围观,继而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系统并产出公共政策,论文力图在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内收集已经发生且政府对其做出了反应的网络围观事件进行多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网络围观到底促进了政府效率提升,还是促进了群氓暴政,或者促进了其他类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围观将处在隐匿状态的公共权力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以"凝视"权力制约了行政权力不作为;被代表的"民意"与志趣相投者的极化,使得"无组织的组织"产生了超组织力量;天生的"政治动物"一旦获得参与机会,其政治原生正义与原生野蛮、黄色同时显现;行政权力万能与"睡狗行政"———不打不动,打了乱动;初现的浮躁与理性并存的公民社会监督政府与要挟政府。受一定的条件限制,对于网络围观的内部机制、机理、大数规律的探究还不够深入,信度、效度也值得商榷。

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构建与网络治理——信息构建理论视野下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去孤岛化”研究128-136

摘要:近年来",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阻碍网络公共服务应用与完善的重要瓶颈之一。在梳理并整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政府网站"孤岛化"现象进行细分,提出并着眼于政府网站自身信息资源碎片化所导致的"内孤岛化"现象。基于信息构建理论,本研究建构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对网站组织系统、网站标识系统、网站导航系统和网站搜索系统四方面进行评价和干预,旨在通过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资源管理系统,强化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的逻辑关联性与定位准确性,提升网站交互界面的功能易用性和检索准确性,实现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去孤岛化",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内孤岛化"问题;二是基于"信息构建"理论设计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案例政府网站实施了"评价-干预-再评价"的研究,籍此呈现了所提出的"内孤岛化"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路径,为提升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英文摘要137-144

《公共管理学报》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公共管理学报》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全国发行、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经世致用”我刊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的论文,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以事实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强调文章在中国场菁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字数以13000字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