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 23-1523/F 国内刊号
  • 1672-6162 国际刊号
  • 5.5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公共管理学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公共管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公共管理论坛、公共政策论坛、公共管理现实焦点问题、政府治理案例分析、国外公共部门改革评介、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经济全球化中的政府治理、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学报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公共部门创造市场化公共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视角1-8

摘要:随着公共事务复杂度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公民意识的觉醒与NGO组织的涌现,公共价值的内涵已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公共部门对社会声誉及公信力的获得已由自然继承转变为争夺,一系列市场化因素迫使公共部门面临需求差异化与供给多元化的双重压力。公共部门管理中,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的整体缺失,导致公共部门对公民需求、环境变化不敏感,这是与公共部门“创造公共价值”的本意想违背的。因而市场化公共价值创造,公共关系管理和公信力建设成为公共部门营销的崭新课题。文章构建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公共价值构念,即公民消费公共产品从而获得的消费者价值,应用结构方程模式(SEM)实证分析,说明公共部门在竞争性公共产品市场中,为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核心职能,应当顺应公民社会需要,秉持公民为先理念,通过“政府再造”,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拓展社会享誉度及公信力。

网络破碎、治理失灵与食品安全供给9-17

摘要:日益增加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食品安全供给制度,而网络治理途径则为此提供了较为适宜的分析途径。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所具有的认知差异、目标冲突与相互依赖等特性赋予了其“恶劣问题”的属性。而对此类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引入网络治理的思路。与其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的缺失视为食品安全治理失灵的主要障碍。还不如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看作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诱因。从网络治理途径出发,当前的食品安全供给网络呈现出“碎片化”特征,正是这种“碎片化”迷失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的角色,使他们错判了自身应该承担的食品安全供给责任。而认知差异、分割式协调、互动障碍以及有效网络管理的缺失则可以视为导致这种“碎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安全的有效供给将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实现从破碎的网络向无缝隙网络的转变,以整体一致的方式来提高食品安全供给的质量。

规则社会化与规则弹性——一项关于政府救助的实证分析18-24

摘要:日常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着大量规则“软化”和“偏离”现象。本文以江西省农村低保制度为对象,通过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加以分析,探讨社会救助过程中的规则弹性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问题。研究发现,行政权力、社会关系、信息、地方性认同和人力资本对规则弹性有着深刻影响,它们共同塑造了规则实施弹性的多样化形态:上级政府的向下分权、组织社会关系对规则弹性有正向影响,行政集权则相反;而多元化信息途径、地方性认同和人力资本对规则内容弹性、规则形式弹性有着差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法性一地方性认同机制对规则弹性的解释作用相比,效率一权力和网络一信任机制更为突出。我国社会救助尤其是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定量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参考依据。

论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功能与空间——基于工资集体协商的温岭“实验场景”25-30

摘要:社会主义民主已被确立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变迁和社会结构多元分化的情况下,选择何种理想的民主化模式,并在中国政治发展不主张政治多元化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协商民主的引介和发展,为扩大公民有序化参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浙江温岭围绕行业工资协商开展的一系列创造性实践为例,就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所发挥的功能与发展空间问题进行了初步性探究。

理性上瘾、劣值品与瘾性物品的最优管制31-37

摘要:在理性上瘾的分析框架下,已有文献探讨了政府对瘾性商品管制的必要性。但从瘾性商品具有劣值品的性质这一角度分析对其管制的文献尚付之阙如,因此本文从此一角度加以探讨。在此分析视角下,政府的管制有多种方式。若政府通过课征从量税对瘾性商品进行管制,则最优管制原则如下:当瘾性商品的存量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真实的上瘾概率与个人主观认定的上瘾概率差距较大时,瘾性商品课征的从量税应较高;当时间偏好率较大,折旧率较大,或瘾性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大时。瘾性商品课征的从量税应较低。

基于作者共被引的公共行政研究状况图谱分析——以《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为研究对象38-44

摘要: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专家学者的倾力支持,在公共行政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样有一批优秀的公共行政学者推动了公共行政不同分支领域的衍生与发展。运用作者共被引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对权威期刊《公共行政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于1975--2008年间发表的论文引文中被引频次前50名的学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展现了公共行政领域的主要学术流派,并验证了公共行政研究确实是在沿着范式转移的轨迹更迭交替着。而这种变迁是相对的,大部分时间内,不同范式之间以及和其他学术流派之间是共存、互动甚至交融的。研究还发现,网络化治理正凭借其多中心和网络化的组织基础以及服务治理的先进理念迅速崛起,它将成为公共行政新的研究范式,而基于网络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大整合也将很有可能成为公共行政未来的研究热点。此外,实证结果与公共行政范式分类的高度相似性也充分表明了作者共被引和信息可视化方法的科学和有效,它的确为学科范式研究提供了一条定量研究的新思路和一个宏观分析的新视角。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率与替代率关系定量分析45-51

摘要:基本养老保险之目的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合意的退休金,避免陷入老年贫困。本文分别从现行制度计发办法和实际生命余岁精算的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我国基本养老制度个人账户收益率与其替代率的关系,提出应高度重视当前个人账户低收益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较高的收益率既是替代率的重要保证,也是累积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而收益率的重要性却没有在政策制定中充分体现,低水平计息、微不足道的替代率皆与当初设想相去甚远。结论:既然建立了个人账户就应该将其做实并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得较高的回报;而在还未有效地解决好收益率的情况下,不应草率地再将个人账户推广至其他群体,以免使更多人受损。

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微观模拟——基于劳动供给反应的政策效应研究52-60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点,而由于微观数据和建模技术的匮乏.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定性理解和总量分析。本文以计算机微观模拟技术为突破口,将微观主体的异质特征和行为决策机制纳入模拟的实验范畴,建立相应的模拟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结合区域经济现实,分别从历史特定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参数的灵敏度实验两方面进行了微观模拟,实验结果量化了制度改革所引发的劳动供给与收入分配效应。同时揭示了制度潜在的低效率及其本质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评价与设计提供了建设性依据。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模式及其比较61-68

摘要: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波及并影响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表现,是当代全球公共部门治道变革的有机组成。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全面反思,但是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的取向不会因此发生重大的转变。从国内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实践来看,托管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和产权整体转让模式是较为典型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不论是在改革的进路、力度、目标,还是在绩效、阻力与风险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文章借助于浙江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实证材料,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解读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适用性。

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69-77

摘要:相对剥夺指相对于参照群体,现实中人们缺乏某种渴望拥有的东西的状态。当个体将自己所属群体的现状或结果与某一外群体相比,感觉本群体处于一种弱势或不利的地位时即产生群体相对剥夺。本研究通过对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三地309个灾民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分析探索灾民群体相对剥夺的心理及行为机制。研究发现,个体与群体相对剥夺显著正相关,双重剥夺下的灾民更倾向参与集群行为。对于城镇灾民,正当性和可行性作用于灾民对群体相对剥夺的感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集群行为;对于农村灾民,正当性、可行性、责任性和群体支持皆是群体相对剥夺认知成分的前因变量,群体认同对情感与集群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78-88

摘要: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法团主义特征对行业协会提出代表性的要求。但通过对作为民间商会典范的温州行业协会的调查表明,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并不高,这主要表现为“一业多会”盛行、入会率不高、政治依附性和寡头化等。在影响民间商会代表性的因素中,既有中外行业协会发展中的共性因素(俱乐部组织边界、行业异质性),又有体现我国历史传统和政策环境的特殊因素(管理体制),还有包括二者的混合因素(治理机制)。对比德国、El本等法团主义国家商会的代表性,发现我国行业协会的代表性要求是对法团主义的一种误读,并且在我国不大可能按法团主义的模式构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因此,必需将民间商会代表性由“行业代表”重新定义为“会员代表”,然后从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优化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完善民主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取消政治激励等方面提升民间商会的代表性。

互联网上涌现的群体智能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89-9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言论来反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发表支持或反对意见来影响其他人,从而使人的经验知识通过这种交互行为汇聚并涌现出来,产生群体智能。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上各个群体互动现象,并探讨了因这种互动现象而产生的群体智能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对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做了相应改进,根据互联网上的实际情况,定义了三个不同的群体,除了强调专家群体外,还加进了公众以及政府群体,并分别界定了各群体的发言形式;(2)通过搜索、统计以及聚类等方法从开放复杂的互联网系统中获取各个群体的相关信息,以关键词及其问的关系来记录各群体的互动过程,得到各群体的有向属性图;(3)运用改进的HITS算法分析各群体的有向属性图,找寻各群体的关注重点和互动关系,从而研究互联网上由于群体互动而产生的群体智能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上关于热点问题的互动讨论过程是一个群体智能不断涌现的过程。其产生的群体智能在政府决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

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96-104

摘要:互联网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因素通过何种作用机制推动那些与特定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成员参与此类事件?本文借助“共意性社会运动”的概念,利用相似性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动员机制。议题合法性、网络舆论一致性和议题传播的广泛性是互联网公共事件成功的保障。互联网发挥的议题建构、共意动员功能受制于议题的新闻和社会价值、网络关注度、媒体互动深度、网络报道空间等因素。成功的互联网公共事件必须能够在“媒体空间”内建构合法化的议题,克服互联网沟通结构的内在缺陷,才能实现共意动员,维持在线集体行动的成功。但是,研究者不应该夸大互联网公共事件的社会意义,其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受到网络舆论内在分裂倾向的制约,往往是特定的、暂时性的。互联网公共事件能否推动社会制度变迁取决于政府制度化该类事件的能力和意愿、互联网舆论的结构以及网络参与者的理性沟通等因素。

21世纪西欧国家养老金改革述评105-111

摘要:近些年来,西欧各国纷纷进行养老金改革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可能带来的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危机。中国与西欧国家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上面临着类似的压力,本文从老龄经济的视角,以德国、法国、英国三个拥有不同模式养老金体系的国家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上述三国新世纪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改革的共同趋势;并展望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方向,认为,以税收优惠和灵活制度安排鼓励第二和第三养老保障支柱的发展是德法英三国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研究——回顾及启示112-122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为基础,对国外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包括住房问题的产生、公共住房与住房福利、住房政策的比较和划分以及住房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国外文献回顾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当中国必须面对和住房问题相关的危机和困境时,一方面需要以全球视角不断借鉴国外解决住房问题以及制定和执行住房政策的经验,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认清国内外形式,选择属于自己发展模式。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Quarterly) Vol.6 No.4 Oct., 2009 ABSTRACTS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