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 23-1523/F 国内刊号
  • 1672-6162 国际刊号
  • 5.5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公共管理学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公共管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公共管理论坛、公共政策论坛、公共管理现实焦点问题、政府治理案例分析、国外公共部门改革评介、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经济全球化中的政府治理、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学报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1-11

摘要: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创新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特征可以展现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活力。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7-2008”年度20个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为研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地方政府干部对本地政府创新项目的认知和态度,从创新动因、创新动力和阻力、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的参与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出发,得出研究结论: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改革创新具有突出的“低风险取向”,创新过程中公共参与不足,地方领导的“精英作用”和基层政策空间是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的可持续性也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体制内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观察和判断中国政府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信息。

制度选择的逻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12-25

摘要:运用戴维斯和诺斯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构建了一个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迁的解释框架,并且利用这一解释框架提供的视角,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进行分析。认为,在食品安全体制的演变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的考量是其背后的支配性因素,制度环境所提供的机遇窗口使制度变革得以可能,外部性与部门机会主义行为是制度变革的主要关注点。而路径依赖是制度变革的重要约束力量。可以预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未来演变方向,将是制定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规范体系,更加清晰地界定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从而降低监管的外部性;将监管权限恰当集中,减少监管部门的数量,从而降低协调的成本,尽量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建立起更加强势的部门间协调机构,甚至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引入政府之外的力量,比如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团体,建立起所谓的“火警”机制,以补充由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政策转移的反思与建构26-31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入,政策议程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跨国经验的影响。各种团体、国际组织以及各类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地“转移”国际经验到本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中,而处于这一进程中的我国政策制定必将更加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研究政策转移的特点及规律,特别是探索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转移体系,以对当下我国政策过程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文章以全球化为背景,通过对我国政策转移的回顾与反思,针对影响我国政策转移的主要障碍及其症结,尝试建构当前我国政策转移的框架体系及保障机制,以供我国政策转移实践之参考。

我国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扭曲研究——对我国四次公务员工资改革的考察32-39

摘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四次公务员工资改革的政策执行,基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一线调研,试图运用政策执行的理论评估在公共管理文献中很重要、但被忽略的工资管理事项。回顾了我国四次公务人员工资改革的特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工资管理中的欠薪问题、工资统发和激励机制问题。结论是,有依赖关系的多部门执行是政策执行走样的原因之一。另外,工资管理中给一线执行人员的自主权也过于有限。从更大的层面来分析,本文提出一个今后研究公共政策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成功的执行应以政策文件所表述的内容为基础,还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从工资管理权来看,要改变工资管理多家分享的局面;从决策过程来看,工资改革要吸收基层公务员的意见;最后,工资作为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要注意内部公平和奖优罚劣的双重功能。

中国公共卫生财政资源分配公平性研究——基于社会剥夺的视角40-46

摘要:“社会剥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体系,本研究旨在基于社会剥夺的视角,对中国公共卫生财政分配的公平性及其公平性缺口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西部和中部地区比多数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剥夺水平;较高社会剥夺水平的地区,其居民健康需求也较高;中国公共卫生财政资源地区间分布的公平性较差且部分地区公平性缺口较大;但公平性有逐年变好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政府对人均投入均等化的关注而并非对居民健康需求差异的关注。建议在新一轮医改中,政府应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准确定位;应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平等可及的转移支付机制,重点关注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优先支持公平性缺口较大的地区;尽早开发科学有效的财政资源分配工具等。

税收、财政支出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47-54

摘要: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相关文献都侧重于财政支出、税收等对宏观经济的单方面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模型推导可知,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社会福利不仅与政府支出规模有关,还受到其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最优宏观税率,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且在不同经济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性。这说明财政支出、收入政策的稳定性,差异性的区域税收制度安排和政府支出结构,有利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从民间“老板消防队”得到的启示55-60

摘要:转型期政府职能的重点转向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空间出现缺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取代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供给模式,从而更好地响应地方经济发展所引致的迅速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浙江瑞安“老板消防队”为例,围绕多中心理论讨论民间自发组织在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上所应有的经济角色,并构建一般效用函数模型,分析公共服务不同供给模式的可能局限以及多中心供给的效率改善。结论表明:引入民间自发组织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充分反映地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多中心供给模式是克服政府单一供给局限的有效途径。

社会资本视阈下两种农村民间组织比较研究——以湖南四县民间组织为例61-68

摘要:目前活跃在农村的民间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传统型民间组织和合作化型民间组织。传统型民间组织多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传统的宗族组织模式吸纳资源,以填补农村公共领域的缺失;合作化型民间组织的构成大多出于利益的驱动,部分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与当地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上述两种类型组织在农村治理模式变迁时,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瓶颈。在调查湖南省四县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分析这两类不同组织的社会资本构成,可知这种发展上的瓶颈来源于它们自身社会资本构成方式所导致的先天缺陷。传统型民间组织通过社会资本的叠加能很好地增益组织社会资本,对成员个体社会资本的增益较少;合作型民间组织虽可以更好地增益个人的社会资本,但在组织社会资本的聚合与增益方面有欠缺。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带非自主决定输入的两阶段数据包络模型69-76

摘要:公共支出的效率评价是政府进行有效公共支出管理的基础,正确评价公共支出效率也是各国政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经济学是通过比较公共支出前后的社会福利变化来衡量公共支出效率的,然而。社会福利是由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共同决定的,而且公共支出的增加是有机会成本的。因此。我们不能通过忽略私人支出,而单独分析公共支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的方式来衡量公共支出的效率。同时,各种原因共同导致政府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的公共产品组合往往与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不一致。本文尝试在分析公共支出的效率时,把私人支出也纳入分析的范畴,同时提出了一种方法——带非自主决定输入的两阶段数据包络模型,试图解决在政府与公众偏好不一致情况下的公共支出的效率评价问题,并按照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我国社区自治改革的内卷化分析——一种空间模型的视角77-83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区自治改革陷入了“内卷化”的困境,严重制约着我国社区建设的进度和成效。从社区自治改革的空间变迁路径出发,从空间转移、权力转移和利益转移等三个方面对西方国家社区自治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指出了西方国家实践经验的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倾向。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一个“内卷化规避”的空间模型,即社区自治改革的成功运行必须同时具备四项内容:宏观上,空间转移的发展取向;中观上,权力转移的路径协调;微观上,利益转移的民主保障;总体上,实质性参与贯穿其中。最后,运用上述模型对我国社区自治改革内卷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以图提供一个分析我国社区自治改革“内卷化”的可行性框架。

经济演进趋势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台湾台南为基础的分析与比较84-91

摘要: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的累积,除了能促成人文与经济产业成长、培养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外,还有利地方发展资源配置,是兼具文化、经济以及地方总体发展意涵的前瞻性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台南市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产。然而,随着时空背景的转变,逐渐走向以科技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曾经繁盛一时的府城地区,已丧失其原有的首府之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缺乏动力、丧失竞争力的城市。经由系列性活动的举办,台南市虽塑造出有别于以往的古老城市风貌,然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文化营销过程中,却少见经由政策面的产业发展课题着手,进行文化产业基础的比较与分析,这对确实厘清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盲点、促进地区资源适切配置,形成相当程度局限。本研究通过台湾地区区位商数分析(Locationat Quotient,L.Q.),将台南市与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进行现况比较,为避免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展进程中,产生解决错误政策问题的第三类型错误困境提供了借鉴。并有益于地方发展资源的较适切配置。

国际视野中的性别失衡公共治理:比较与借鉴92-101

摘要:基于存在男性偏好的亚洲5个国家和地区性别失衡治理方面的相关二手数据,采用了公共治理的6要素理论框架,分别从目标、理念、结构、机制、工具和绩效方面总结和比较了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巴基斯坦性别失衡治理模式。研究发现,5个国家和地区在治理目标和理念上有较大的共同之处,在治理目标上主要是针对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的治理,在治理理念上直接治理和间接治理并重;但在结构、机制、工具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也导致了治理绩效的不同。其中治理较为成功的是韩国,采取了较为合理的治理结构、机制和工具。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分别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或治理工具方面存在一些局限,从而导致其治理绩效不明显。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性别失衡治理的政策建议。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主题102-110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管理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以SSCI收录期刊的620篇政府绩效管理文献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得出国际上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一般状况,包括文献量增长、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等。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得出国际上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形成了四个核心知识区域或研究范畴,即完善电子政府提高政府绩效、政府绩效的测量、公共组织绩效以及社会文化和政府绩效。国际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具体有10个热点主题:绩效测量、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绩效预算、绩效评估体系与机制、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的多元参与、电子政府与绩效改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改进、绩效管理的立法研究。国际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视角、核心知识范畴基本形成、高校是核心研究力量等特点。

从执行研究到治理的发展:方法论视角111-120

摘要:在政策过程研究中,执行一直是最具变化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范式”经历了诸多的转变,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模式。本文对执行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其主要观点是,从“行动者-结构”的方法论视角切入,执行研究的内在发展脉络将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这一方法论分析还将有助与解释近年来在政策研究中,治理与政策网络分析的兴起。对于执行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方法论冲突,一种结合治理理论的政策网络分析其实包含着某种整合性的回答。

ABSTRACTS121-128

《公共管理学报》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公共管理学报》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全国发行。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经世致用”。本刊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的论文,设定的栏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