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内肽酶活性研究1-7

摘要:探讨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子叶内肽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数量的变化,研究金属型蛋白酶抑制剂EDTA与不同温度对内肽酶的活性的影响。采用直立玻板法萌发花生种子,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内肽酶的活力,结果发现内肽酶活力在种子萌发6d达到最大值;运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发现在种子萌发6d出现5条内肽酶同工酶(其中2条是金属型内肽酶);在种子萌发8d和10d均出现7条内肽酶同工酶(其中4条是金属型内肽酶),这些内肽酶同工酶的最适温度约为40℃,EGTA对萌发6d时存在的2种金属型内肽酶同工酶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其活性。

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宜油21高产栽培模式研究8-13

摘要:以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1为试验材料,通过播种期(X1)、种植密度(χ2)和施氮量(X3)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育苗移栽方式下,研究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大小为: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宜油21主控措施应是氮肥施用量和播种期;播种期与种植密度间的互作效应最大,并达到显著水平。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迟播高密度,宜油21产量最高,早播低密度也可获得高产,但迟播低密度,产量最低;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产量达2860kg/hm2以上的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月25日~29日、92839~104399株/hm2和215.8~242.8kg/hm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中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14-19

摘要: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分别在山东费县和湖南桂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中上部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烤烟中上部烟叶品质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比茉莉酸+GA在改善中上部烟叶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上表现稍好,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和叶片的拓展,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及上中等烟比例上均有显著提高,桂阳点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03%。茉莉酸+GA在外观质量上表现较佳,化学成分上更趋于协调,感官质量上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两地的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在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及评吸总分均高于对照。总体来看,茉莉酸+GA对烤烟中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优于6-BA,茉莉酸+GA促进了中上部叶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烤烟中上部烟叶产量和质量,改善了烟叶整体品质。

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比较及其替代研究20-26

摘要:为探讨基于云南烟叶替代津巴布韦烟叶配方模块,从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对云南烟叶和津巴布韦烟叶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观质量方面,津巴布韦烟叶颜色深于云南烟叶,身份稍厚些、油润感更强些,而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等方面相当;化学成分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总糖含量、糖碱比、氮碱比明显低于云南烟叶,钾氯比明显高于云南烟叶,云南烟叶糖碱比较高,基本在12左右,其中云南昆明C2F等级烟叶糖碱比高达15.25,津巴布韦烟叶糖碱比在7左右;中性香味成分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有的香味成分比云南烟叶高,有的比云南烟叶低,但津巴布韦烟叶中性香味成分总量(239.48~266.29μg/g)明显高于云南烟叶(207.43~222.77μg/g);感官质量方面,津巴布韦烟叶香气主要表现为焦甜香韵,云南烟叶香气主要表现为清甜香韵,感官评吸总分差异不明显。总体来看,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水平较为接近,质量风格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弥补津巴布韦烟叶数量的不足,进行了津巴布韦烟叶替代试验,发现单纯使用云南烟叶替代津巴布韦烟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以云南烟叶、贵州烟叶、湖南烟叶、赞比亚进口烟叶组成的配方模块替代津巴布韦烟叶效果较好。

根系残留对三七植株生长的影响27-38

摘要:为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残根对2年生三七生长的影响,在盆栽和水培两种栽培模式下,按不同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并定期观测其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在盆栽处理30d和水培条件下处理10d,三七须根数随着三七须根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盆栽和水培条件下,不添加三七须根粉和高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处理下,三七须根和叶片中的POD活性相对较低;盆栽三七根系中SOD活性随着三七根系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水培条件下则恰好相反。盆栽和水培条件下,分别在三七须根粉添加量大于0.5g/kg和0.1g/L时,三七根系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根系活力随着试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三七采收过程中残留在土壤中的须根腐解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导致三七自毒作用的潜在因素。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对Cr(Ⅵ)的吸附研究39-48

摘要:以NaOH改性的荔枝皮和壳聚糖为原料,在适当的吸附时间、搅拌速率和pH条件下,采用滴加成球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通过其对Cr(Ⅵ)的吸附试验,研究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的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对Cr(Ⅵ)的吸附最佳条件为:初始浓度为120mg/L,初始pH值为1,吸附溶液体积与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投加量的比是100mL:0.2g,吸附时间为240min。(2)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3)通过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其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在室温下,最大的吸附量可达到108.7mg/g。(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吸附前比吸附后表面粗糙,孔隙多。(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中含有壳聚糖与改性荔枝皮中绝大多数的官能团,起主要吸附作用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酰胺基。

干旱胁迫对3种野牡丹科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49-56

摘要:以3种野牡丹科植物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植株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野牡丹‘天骄’和翅茎异形木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值,而角茎野牡丹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值(18.1“mol/g)。3种植物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干旱胁迫不敏感,而可溶性糖含量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最小值,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最大值。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翅茎异形木和野牡丹‘天骄’的耐旱性较强,角茎野牡丹的耐旱性较弱。

茉莉酸甲酯对甘草根次生代谢的调控57-62

摘要: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对甘草根次生代谢的调控及其机制,分别用20、50、100LLmol/L的MeJA喷施甘草叶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根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等有效成分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甘草根次生代谢途径重要酶β-香树脂醇合酶(GubAS)、β-香树脂醇-11-氧化酶(GubAO)、6-脱氧查尔酮合酶(GuDOCS)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0、50μmol/LMeJA溶液处理的甘草酸含量得到极显著提高,100μmol/L MeJA溶液处理的甘草酸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0、50μmol/LMeJA溶液对甘草苷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而100μmol/LMeJA溶液处理的甘草苷含量降低。20μmol/LMeJA溶液处理甘草0~6h对GuMS、GuDOCS基因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处理2~6h对GubAO的表达也有促进作用;50μmol/LMeJA溶液处理0~2h对GMMs、GMbA0、GuDOCS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有提高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3个基因表达均恢复处理前水平;100μmol/LMeJA溶液对GubAS和GubAO表达均无显著影响,GuDOCS表达量在100μmol/LMeJA溶液处理2h时得到提高,随后逐渐下降,并在处理24h后出现降低现象。推断中低浓度MeJA在处理初期对甘草有效成分生物合成水平有上调的作用,随着处理浓度提高与时间延长,MeJA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抑制现象。

巴西橡胶树逆境响应基因HbPRX5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63-70

摘要:在干旱胁迫下,橡胶树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为了研究干旱响应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功能,从橡胶树中克隆了HbPRX53全长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bPRX53含有334个氨基酸和1个植物过氧化物酶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其与拟南芥过氧化物酶AtPRX53最相近。HbPRX53在橡胶树树皮、叶片、胶乳和花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白粉菌侵染、机械伤害和干旱显著上调叶片中HbPRX53的表达。此外,吲哚乙酸、脱落酸、水杨酸乙烯、过氧化氢和茉莉酸处理也会上调libPRX53表达。这说明HbPRX53与橡胶树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小麦秸杆生物炭在广东省蔬菜连作土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71-77

摘要:通过连续16个月多茬蔬菜轮作的田间定位试验,考察一次性施加0、2.5、5、10t/hm2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广东典型菜田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蔬菜增产效果及其作用的持续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秸杆生物炭输入可有效缓解土壤的酸性,明显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对该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生物炭改良土壤后对蔬菜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用量生物炭可提高土壤pH0.1~0.8,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1.0%~27.9%,使蔬菜增产1.2%~124.3%。其中5t/hm2生物炭施用效果较其他处理好,与对照相比,5t/hm2施用量可提高土壤pH值0.2—0.8,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0.10%~0.30%(增幅6.4%~19.3%),蔬菜增产幅度达到15.6%~124.3%。连续种植多茬蔬菜后,5t/hm2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值、有机碳含量及蔬菜产量增幅分别为8.1%、8.2%及33.2%,因此,在试验开展期内,小麦秸杆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酸性改良、有机碳含量提升及蔬菜增产具有持续的增长效应。

锰胁迫对青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78-83

摘要:利用植物进行锰(Mn)污染治理之前,首先要探明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锰超富集植物青葙(Celosiaargentea)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锰浓度(0.005、1.000、5.000、8.000、12.000、15.000mmol/L)下开展种子萌发试验,研究锰浓度与该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青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青葙幼苗的根长(r=-0.954,P=0.003)、芽长(r=-0.957,P=0.003)降低,幼苗总生物量(r=-0.941,P=0.005)也随之下降;幼苗总淀粉酶活性随着锰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r=-0.643,P:0.169),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锰浓度下青葙总淀粉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该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植物的筛选84-89

摘要:以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蔗草Scirpustriqueter、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鸢尾Iristectorum、香菇草Hydrocotylevulgaris、水蓑衣Hygrophilasalicifolia、苦革Vallisnerianatans、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等8种水生植物为试验对象,研究其生长状况及对富营养化园林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蜘蛛兰、鸢尾、水蓑衣和苦草生物量有较大增长,蔗草、梭鱼草、黑藻生物量有所下降,香菇草在试验结束时已全部死亡;8种水生植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体中的营养盐,其中水蓑衣对水体中TN、TP、COD、氨氮(NH4+--N)、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50-3%、25.4%、38.5%、23.5%、27.9%;鸢尾、蜘蛛兰和苦草对TN的去除效果次之,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39.1%、37.4%;香菇草的耐污能力较差,试验处理后4d大部分出现死亡腐烂现象。综合各项指标,水蓑衣、鸢尾可优选作为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材料,其次是蜘蛛兰和苦草。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云南文山优质抗青枯病烤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90-95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云南文山地区种植的优质、抗青枯病烤烟品种,在文山州广南县和麻栗坡县开展田间试验。通过分析比较5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在文山州岩烟97抗青枯病效果最好,发病率仅为对照的0.9%(广南县)和6.0%(麻栗坡县),且其农艺性状指标较合理,经济性状较高(产量比对照提高32.8%,差异达显著水平;产值比对照增加33.O%),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品种PVH2254和安烟2号的抗病性及经济性状次之,K346再次之。因此,初步认为岩烟97和安烟2号适合在文山青枯病高发地区推广。

3种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的促生与防病作用96-103

摘要:研究生物源物质S-诱抗素(S-ABA)、有机肥和寡聚糖对黄瓜的促生与防病作用,用其不同浓度稀释液浸种、催芽与喷施处理黄瓜植株。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除高浓度S-诱抗素(稀释倍数≤2500倍)对黄瓜胚根、胚芽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其他浓度生物源物质对其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叶面喷施生物源物质,可有效提高黄瓜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促进其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活性增加,并导致抗性相关物质含量发生变化。qRT-PCR结果表明,生物源物质喷施黄瓜植株表面48h后,其体内抗性相关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防效测定结果表明,间隔24h,连续喷施两次生物源物质,可有效减轻黄瓜白粉病发生,S-诱抗素、有机肥和寡聚糖的防效分别达54.9%、68.4%和47.8%;与生防菌配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将有机肥与拮抗放线菌5X4配合使用,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高达81.6%。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绿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104-108

摘要:细菌性软腐病是蝴蝶兰生产中重要的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危害,从几种低毒杀菌剂中筛选绿色高效防治药剂。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王铜(氧氯化铜)对病原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μg/mL;离体叶片法测定结果表明,氧氯化铜有效成分为125、250、500μg/mL时,防治效果为73.85%、89.47%和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先施药再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时,500μg/mL氧氯化铜药后3、6、9d防治效果分别为89.92%、83.62%和75.89%。因此,氧氯化铜可作为蝴蝶兰软腐病的绿色防治药剂。

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活性及防治效果109-113

摘要:甘蔗螟虫是现阶段甘蔗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为了探究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等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采用玻片浸渍法和沟施法测定3种药剂对甘蔗螟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3种颗粒剂对螟虫都有很好的活性,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对条螟的LC50值分别为0.3239、0.2003、0.1056μg/mL,对照药剂克百威的LC50值为0.1477μg/mL,噻虫胺对甘蔗条螟的生物活性高于克百威。2年2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5d,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呋喃丹,噻虫胺的防治效果好于吡虫啉和噻虫嗪,噻虫嗪略好于吡虫啉,防治效果与施用剂量正相关。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贮藏加工·质量安全
光枝勾儿茶主要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114-119

摘要:光枝勾儿茶是民族中药材,为研究同时提取光枝勾儿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条件,采用回流提取法、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枝勾儿茶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72%、温度60.52℃、液料比32.21mL/g,提取时间3h,芦丁、槲皮素的提取率分别为18.55、0.36mg/g,通过试验验证得到芦丁、槲皮素的提取量平均值分别为18.48、0.35mg/g,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小。试验结果为光枝勾儿茶芦丁和槲皮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碱提拟目乌贼肌肉多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120-128

摘要:为研究碱提拟目乌贼肌肉多糖工艺优化,在探索提取温度、NaOH浓度及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NaOH浓度3%、料液比1:28g/m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0.68%。此外,对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多糖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8%、其相应的Icso值为7.62mg/mL;对·OH的清除率为45.72%,其相应ICso值为12.44mg/mL,还原力大小为0.263。红外光谱显示该提取物具备一般多糖类物质的光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