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不同栽插苗数和密度对华航31号群体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1-6

摘要:以超级稻品种华航3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栽插苗数(A)与种植密度(D)配置方式下的水稻群体分蘖动态及产量特征,寻求适合华航31号的最佳种植模式,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结果表明:在每穴插植苗数相同的条件下,分蘖增长和消减速度为D1〉D2〉D3,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分蘖增长和消减速度为A6〉A4〉A2〉A1;不同的插植苗数和种植密度配置处理对华航31号的产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影响效应为A〉D〉A×D,其中每穴栽插苗数为2苗、种植密度为24万穴/hm^2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6584.0kg/hm^2。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适当减少栽插苗数,合理密植,更有利于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发挥华航31号高产的潜力。

ELISA法检测干旱下花生不同品种中AhNCED1蛋白表达变化7-12

摘要:ABA合成关键酶AhNCED1与花生抗旱性相关。优化ELISA法检测花生AhNCED1蛋白体系,利用该体系检测不同产地7个花生品种幼苗干旱处理24h后叶片内AhNCE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7个品种AhNCED1蛋白表达量呈现较低水平,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干旱24h后,所有品种的AhNCED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AhNCED1蛋白表达变化倍数从大到小依次是:中花16〉濮花28〉花育19〉福花4〉中花6〉花育33〉海花1,与QPCR检测AhNCED1基因表达和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比较一致。综合分析3种方法检测不同品种的AhNCED1基因和蛋白结果表明,ELISA法及QPCR配合使用适用于大范围的快速筛选抗旱花生品种,为抗旱花生品种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组培快繁试验13-18

摘要: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O.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19-25

摘要: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59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为高光效甘蔗细茎野生资源的筛选利用及高光效甘蔗品种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光合特性4个参数Fv/Fro×ETRfactor/2最大电子传递产量、d光合利用效率、ETR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Ik最小饱和光强差异均达到达到极显著。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仅光合利用效率为指标,将59个材料分为4大类,即I类高光合利用效率、Ⅱ类中高光合利用效率、Ⅲ类中光合利用效率和Ⅳ类低光合利用效率。筛选出云南75-I~10、云南82—61、福建登科8号和四川88—34等4个高光效种质材料,在甘蔗原始创新上可加以利用。

攀西烟区津巴布韦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26-31

摘要:以四川攀西地区引进的津巴布韦8个烤烟新品种(系)KRK6、KRK26R、KRK66、T68、T71、T72、09011、A28为试材,以云烟87为对照,探究攀西地区的生长条件下,引进的8个新品种之间各项性状及化学成分的表珊隋况,对新品种进行评比判定,从而筛选出最优品种。田间调查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KRK6综合表现最佳,从田间株型叶片数、叶片油分、适应性、烟株生理生化指标等因素,综合排名依次为KRK6〉09011〉T71〉A28〉KRK26R〉T72〉KRK66〉T68,可为攀西地区筛选优良津巴布韦品种提供参考。

虫草棒束孢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分析32-36

摘要: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克隆获得1个虫草棒束孢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599bp,编码的蛋白质由532个氨基酸组成(包括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预测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分别为6.256、56.936ku。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发现该蛋白酶与已知的几个种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与虎甲寄生菌的粉拟青霉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实验首次鉴定了虫草棒束孢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虫草棒束孢致死蝙蝠蛾幼虫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小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和SSR分析37-45

摘要:利用SRAP和SSR标记对小白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66对SRAP、1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9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稳定可靠的引物,对41份小白菜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1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2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数171条,多态性比例为32.9%。利用聚类软件进行分析,41份小白菜种间遗传距离在0.58~0.87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将41份小白菜材料分为两大类。研究表明,小白菜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数小白菜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有较大的相关性。SRAP标记适用于分析种质的遗传距离,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分析,SSR标记能够较全面地保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樱桃在广西灵川的引种表现及其需冷量研究46-50

摘要:以8个中国樱桃品种和9个大樱桃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广西灵川县的引种栽培表现以及各品种的需冷量。结果表明:供试中国樱桃品种均能正常开花,但只有红妃、南早红和乌皮能够正常挂果;部分大樱桃品种不能正常开花,所有供试大樱桃品种均不能挂果。红妃品种的需冷量为377h,其余中国樱桃品种的需冷量均为305h;美早1号需冷量为545h,萨米脱2号需冷量为641h,26:8-129需冷量为737h,美早2号需冷量为833h,其余大樱桃品种的需冷量为929h。在广西灵川县气候环境条件下,只有红妃、南早红和乌皮3个中国樱桃品种适宜发展种植。

‘广州’樱嫁接繁殖技术研究51-56

摘要:为探索适用于‘广州’樱的最佳嫁接繁殖技术,以‘广州’樱为接穗,福建山樱花、大岛樱、八重寒绯樱为砧木,研究了不同嫁接时间、不同砧木种类、不同接穗茎段、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栽培方式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广东地区‘广州’樱冬季嫁接最佳时间为1月,嫁接60d后成活率达91.67%,嫁接1年后苗高143.34cm;以福建山樱花和八重寒绯樱作为砧木嫁接效果好,成活率分别为94.58%、93.75%,苗高分别达151.54、152.27cm;不同接穗茎段对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以顶芽及以下2个茎节稍高,成活率92.92%、苗高152.54cm;嫁接手法以切接效果最佳,成活率92.08%、苗高154.13cm;相同条件下,地苗+拱膜的栽培方法效果最佳,嫁接后成活率达95.42%、苗高169.63cm。

100种园林树木冠径比的初步研究57-64

摘要:为探讨城市绿地群落树木密度的合理性,对100种园林常用树种不同规格的自由树树冠直径、树干直径进行每木调查,运用Excel及SPSS23.0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冠径比(CW/D)与树木的生长习性(针阔叶)、分枝形式没有相关性,与树冠形状密切相关;宽冠形(伞形、球形、广卵形、宽塔形树木)树木与窄冠形(窄长卵形、长锥塔形)树木、棕榈形树木冠径比差异极显著;窄冠形树木与棕榈形树木冠径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1)依冠径比大小将园林树木划分为宽冠形、窄冠形和棕榈形3个类型便于实际应用。(2)在园林绿地中根据树冠形状及冠径比进行选择与配置树种,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群落结构,在绿地群落中参考自由树的冠径比指标进行控制和调整群落密度,更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并提高空间利用程度、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3)从发挥最好生态效益的角度考量,同一林冠层单一树种最小株行距参考值d1=D×(CW/D)÷100;相邻AB两树种最小株行距参考值d2=1/2(CW)A+1/2(CW)B。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袋控施肥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65-71

摘要: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的蓄积量,进行了袋控施肥试验对杉木的生长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第3年,树高年均增长1.70—2.07m,其中处理A(6孔、施肥深度15cm)较空白对照的年增幅最大,施肥后第4年,树高年增长1.32~1.55m,所有施肥处理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C(10孔、施肥深度15cm)增幅最大,达17.1%。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杉木人工林的蓄积量,处理C效果最佳。6孔施肥深度25cm袋控处理的肥效释放速度可能更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肥料的施入可提高杉木人工林林地中土壤C、N、P养分的浓度水平,每个施肥处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袋控施肥可使养分更有效地持续释放,保证杉木在生长发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袋控处理C蓄积量增长量最大。

高效稻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72-77

摘要:为实现稻秆快速降解、原位还田,利用秸秆粉平板和刚果红一纤维素平板从土壤中初步筛选出4株降解稻秆能力较强的细菌,进行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观察;运用DNS法测定4种细菌的纤维素酶活变化曲线,分析稻秆失重率及残渣含量发现其中两株细菌降解效果更优;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属,随后将4株细菌建立复合菌系降解稻秆。结果表明,35℃、180r/min摇床培养15d后发现菌XJ1、XJ2、XJ8、XJ9处理的稻秆降解率分别达到78.04%、72.68%、68.48%和76.58%。菌XJ1为地衣芽胞杆菌属,菌XJ9为高温芽孢杆菌属。37℃、180dmin摇床培养3d后复合菌系稻秆降解率达50.16%,培养7d时稻秆降解率达58.32%。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季节动态的响应78-85

摘要:为了解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植被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季节动态的响应,对4种植被(茶叶、农田、灌丛、乔木)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类群数、个体数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丰富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季共捕获土壤动物1718只,隶属4门9纲23个类群,并把土壤动物群落按不同功能组成划分为5类,即植食性、腐食性、枯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蜱螨目、弹尾目、等翅目4类;植食性土壤动物占总捕获数的4.07%,腐食性土壤动物占25.96%,枯食性土壤动物占28.7%,捕食性土壤动物占8.67%,杂食性土壤动物占32.6%。不同植被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但茶叶和乔木下土壤动物对季节变化有响应。

祁连山南坡不同耕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86-92

摘要:以祁连山南坡生长季裸地、小麦地、燕麦地、油菜地和青稞地为研究对象,分析6种不同类型耕地土壤质地组成、有机质含量和pH值,以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种耕地类型土壤粒级组成都以粉砂粒为主,裸地土壤质地整体偏细,其次为小麦地、油菜地、青稞地和马铃薯地,燕麦地土壤质地整体偏粗;6种耕地土壤中青稞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小麦地、油菜地、马铃薯地、裸地,燕麦地土壤有机质最低;6种耕地土壤都呈碱性,其中青稞地和裸地土壤碱性偏强于小麦地、燕麦地、油菜地和马铃薯地;受耕种方式的影响各耕地类型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pH值差异明显,在0~50cm土层采样范围内各耕地类型土壤粒级含量变化杂乱、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聚性、土壤pH值除青稞地呈先增后减趋势外,其余5种耕地类型都基本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阻控土壤酸化的影响93-98

摘要:为探讨一种新型的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深加工的牡蛎壳粉)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用量(0、750、1500、2250kg/hm。)处理花生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的花生产量可以增加10.2%~23.8%,且成熟期花生的株高、每株双果数、单果数、总果数和百果重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21.65%~118.1%、28.2%~74.1%和22.6%~47.0%;土壤pH和交换性钙分别提高0.18~0.33(4.0%-7.3%)和12.9%~18.8%,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则分别降低19.6%~62.5%和34.7%~84.2%。因此,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是实现红壤旱地花生增产、活化土壤养分和阻控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锌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镉吸收转运及根系形态的影响99-105

摘要:以湘晚籼12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0.4mmol/L锌对镉胁迫下水稻镉吸收转运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极显著抑制,根系鲜重、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明显下降,随胁迫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加重;0.4mmol/L锌对镉胁迫有一定缓解作用,可不同程度减轻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促进根系各指标的增加,与不同程度镉胁迫处理相比,锌对水稻幼苗根系鲜重、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增加1.8%~38.8%、-0.04%~25.0%、-0.05%--29.9%、-0.06%~28.3%;Zn能减少镉胁迫下水稻对Cd的吸收积累量,在短期(3d)内,加zn处理较10、20、50μmol/LCd胁迫处理,水稻幼苗总积累量分别减少28.4%、24.9%、8-3%,差异显著,但长期(6d、9d)情况下,降Cd处理效果不显著;加Zn处理极显著促进了胁迫情况下cd向地上部运输,转运系数达0.21~0.28,较单纯Cd胁迫处理差异极显著,Cd在水稻幼苗体内的再分配差异显著。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106-111

摘要:为了筛选防治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的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以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3种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材料抑制荔枝霜疫霉效果;霜疫霉孢子囊接种荔枝果实后测定3种物质在荔枝贮藏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丁香酚、小檗碱、苦参碱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丁香酚的毒力方程为Y=1.5909x+9.6688,抑菌中浓度(EC50)为1.16μg/mL;小檗碱的毒力方程为Y=1.2129x+6.6709,EC50为42.03μg/mL;苦参碱的毒力方程为Y=1.6217x+6.5849,EC50为105.01μg/mL;丁香酚处理接种霜疫霉的果实褐变指数为96.9%,病情指数为100.0%,小檗碱和苦参碱处理褐变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病情指数分别为68.4%和75.3%,与对照差异显著。3种物质中丁香酚的EC50最小,离体抑菌效果最强,其次为小檗碱和苦参碱;果实抑菌效果中最佳为小檗碱,其次为苦参碱和丁香酚。

茄科尖孢镰刀菌3个专化型细胞壁降解酶的比较112-117

摘要:对茄科作物致病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1ycopersici,FOL)、茄子专化型(Foxysproum f.sp.melongenae,FOM)和辣椒专化型(Foxysporum f.sp.capsicum,FOC)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及纤维素酶(Cx)进行比较。对3个专化型分别在寄主植物体内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表明:发病茄子和番茄体内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PG、PMG、PGTE、Cx和PMTE,发病辣椒体内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PG、PGTE、PMG、PMTE和Cx。体外诱导试验发现,FOC所产生的PG活性比FOM和FOL高,而FOM所产生的PGTE比FOC和FOL高,3个专化型的PMG、PMTE和Cx活性没有显著差异。通过PG同工酶薄层等电聚焦电泳分析,FOL、FOM和FOC分别产生5、5、3个PG同工酶,各有1条特异的PG同工酶条带。推测此3个专化型PG同工酶的差异可能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和寄主专化性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