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377份多样性国际稻种低温发芽力评价1-6

摘要:低温发芽力差是华南双季稻早季水稻直播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稻种资源中筛选鉴定强低温发芽力的种质,开展强低温发芽力水稻育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了筛选强低温发芽力的种质,在13℃低温下对377份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水稻种质的发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稻种低温发芽率的变异范围在0~98.0%之间,平均值为37.6%,变异系数为76.4%,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鉴定出21份低温发芽率超过90%的优良种质。比较籼稻、粳稻和Aus稻3种类型稻种的低温发芽率结果显示,籼稻组平均低温发芽率为48.7%,粳稻组为33.6%,Aus稻组为22.9%,籼稻组低温发芽率极显著高于粳稻和Aus稻组,粳稻组低温发芽率显著高于Aus稻组。研究结果为水稻强低温发芽力种质的收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水稻低温发芽力改良和分子遗传研究挖掘了优良材料。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7-13

摘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满足我国小麦需求的主要途径。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过去低投入、当前集约化高投入和优化投入3种养分管理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投入的氮肥偏生产力高,但小麦分蘖能力、地上部生物量累积、氮吸收和产量均受到影响,两季平均产量只有3.79 t/hm~2;优化投入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基础上比高投入减少20%~46%的化肥和7 t/hm~2的牛粪,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二者两季平均产量分别为9.27、9.28 t/hm~2,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8、27 kg/kg;高投入中大量的养分投入增加了无效分蘖的发生和营养生长阶段氮的奢侈吸收,不利于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优化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是保证小麦产量和提高氮肥效率的基础。

甘蔗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日变化研究14-18

摘要: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后完全丧失活性;在0℃干燥条件下,适于花粉短期贮存;柱头全天都具有可授性,高温会影响柱头可授性。甘蔗最佳授粉时间为8:00~8:30,此时花粉活性较好,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量充足。

不同灵芝菌株的农艺性状和药效成分特异性研究19-23

摘要:为了满足四川地区芝农对灵芝主栽品种的选择要求,通过对5个灵芝菌株的栽培性状、子实体特性、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菌株。利用段木栽培,对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再结合子实体内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菌丝长势来看,SLZ-32表现最佳,平均生长速度达到4.49 mm/d,菌丝外观浓密、整齐、洁白;从产量和子实体农艺性状来看,SLZ-78菌盖直径最大为15.79 cm,转化率最大达到1.32%,表现最好;SLZ-31多糖含量最高为2.45%,SLZ-32三萜含量最高为1.06%,综合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效成分筛选出SLZ-32为最佳菌株。芝农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栽培合适的灵芝品种。

春石斛杂交种与药用金钗石斛3种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24-31

摘要:比较分析了春石斛杂交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与传统药用石斛金钗石斛活性成分,结果显示,D.Second Love‘Tokimeki’9月至翌年1月的茎多糖含量均值高于金钗石斛;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两种石斛茎都含有所检测的19种氨基酸,金钗石斛所测的氨基酸总量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但D.Second Love ‘Tokimeki’的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的Fe和B元素含量显著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而D.Second Love ‘Tokimeki’的Mn、Zn、Cu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金钗石斛。通过两种石斛3种活性成分比较可知,D.Second Love ‘Tokimeki’多糖含量较高,但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D.Second Love ‘Tokimeki’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与金钗石斛组成相同,但含量有所差异。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不同豇豆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32-37

摘要:以26个豇豆品种为材料,对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5个营养性状在26个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还原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蛋白质与还原糖、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而粗纤维和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他两两营养指标含量均为正相关关系,相关性不显著。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可知,26个豇豆品种中,综合营养品质比较好(X>0.5)的品种有11个。其中,营养品质最佳(X>0.6)的品种有6个,分别是黑白珠豆、APDRE豇豆、白籽油白、穗青豇豆、褐籽油青和黑籽珠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以上述品种资源为亲本进行优质杂交选育新品种。

果实裂果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38-45

摘要:裂果现象在多种果实中存在,外界环境条件、果皮组织力学性能、果皮结构特点、矿质营养、遗传因素及栽培方式等与裂果密切相关,从水分、赤霉素、脱落酸、钙和细胞壁等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与裂果的研究进展。果皮所受膨压受水分以及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果皮力学强度受钙和细胞壁组分的影响,果皮延伸性受细胞壁松弛基因的影响。过多的水分以及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变化会使果皮所受膨压增加,钙含量的降低以及细胞壁组分的变化使果皮的力学强度降低,细胞壁松弛基因表达量的降低使果皮延伸性减弱。当果皮所受膨压、果皮力学强度和果皮延伸性3个因素处于平衡时不发生裂果,但当果皮所受膨压增加、果皮力学强度和果皮延伸性降低时导致裂果发生。

3株菌根真菌对海南钻喙兰幼苗生长的影响46-52

摘要:为了解菌根真菌对海南钻喙兰(Rhynchostylis gigantea)无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共生培养90 d后3株菌根真菌对组培苗的鲜重、根数、叶数、叶绿素、蛋白质、核酸、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真菌W01和W02对植株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W02显著提高植株的鲜重增长量,W01显著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核酸含量,S01对植株有致病性;海南钻喙兰的光合途径含有CAM途径,为兼性CAM植物,接种W01处理的植株其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并提升了植株的光合能力。

广东野生杜鹃花资源调查及园林开发探讨53-60

摘要:为摸清广东省野生杜鹃花分布现状,加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开发,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取样、查阅文献和标本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现状、分布特征与原生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广东省野生杜鹃花有53种,分布广泛且海拔低(500 m以下)的杜鹃花种类有紫花杜鹃、满山红、华丽杜鹃、毛棉杜鹃、岭南杜鹃、太平杜鹃、鹿角杜鹃、映山红、广东杜鹃等,土壤pH值在4.31~5.88之间,均值为4.85,Ec值在0.88~2.47 mS/cm之间,均值为1.57 mS/cm。在此基础上,对广东野生杜鹃花在园林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建议。

龙牙百合增殖培养及鳞茎生长发育研究61-66

摘要:以龙牙百合为材料,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并研究根块茎膨大将军和芸苔素内酯(BR)对其鳞茎膨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牙百合丛生芽在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25 mg/L中的增殖系数明显高于其他配方,达到7.3,地上部长势表现良好。以1/2MS+IBA 0.27 mg/L+NAA 0.3 mg/L+IAA 0.3 mg/L+6%蔗糖为基本培养基,龙牙百合丛生芽在加入1.0 ml/L BR的处理中生长最好,全株重量和鳞茎重量均最高,达到1.65 g/株和1.33 g/个,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2.0 g/L根块茎膨大将军和1.0 mL/L BR喷施龙牙百合幼苗后,鳞茎鲜重分别为14.65 g/个和14.91 g/个,是对照的108.8%和110.7%,氨基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08.0%和108.5%,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4.4%和113.0%。龙牙百合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5 mg/L,2.0 g/L根块茎膨大将军和1.0 mL/L BR喷施能提高鳞茎产量及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

不同盐度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的比较研究67-72

摘要:在温室中建立模拟湿地系统,比较了不同盐度(10‰、20‰和30‰)培养下的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探讨互花米草对盐浸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处理组互花米草在株高、基茎、叶片SPAD、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死亡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和基茎呈下降趋势,互花米草叶片随着盐度增加,叶片SPAD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在高盐度(30‰)下,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的各器官干重生物量;盐度20‰的环境中互花米草存活率最高、为55.16%,盐度30‰的环境中互花米草的存活率最低、为43.22%。互花米草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高盐度对其生长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香椿苗木生长的效应分析73-82

摘要:采用三元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香椿苗高、地径和茎干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分析氮磷钾施肥量对苗木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香椿苗高、地径和茎干生物量的效应大小表现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钾肥对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采用10 kg黄心土盆栽培育香椿苗,施N量为4.277 g/盆、施P2O5量为2.450 g/盆,苗高生长量最大可达141.96 cm;施N量为4.845 g/盆、施P2O5量为2.896 g/盆,地径生长量最大可达16.895 mm;施氮量为4.101 g/盆、施P2O5量为2.000 g/盆,茎干生物量最大可达52.529 g。

华南区域秸秆和畜禽粪便有机钾资源调查分析83-89

摘要:根据资料查阅统计了华南区域(广东、广西和海南)主要作物秸秆(水稻、玉米、香蕉、甘蔗、花生、薯类、豆类、蔬菜和烟叶)和畜禽粪便(猪、家禽、肉牛、羊、兔、役牛、奶牛和母猪)的资源量及有机K2O资源量。结果表明,2008—2014年间华南区域年均秸秆资源量为6 571.09万t,广西、广东和海南分别占秸秆资源总量的61.59%、32.53%和19.89%;秸秆K2O资源量为85.95万t,广西、广东和海南分别占秸秆K2O资源的48.56%、43.65%和7.78%。在畜禽粪便方面,2010—2014年间华南区域畜禽粪便排泄量年均为19 645.16万t,广西、广东和海南分别占55.42%、36.76%和7.82%;畜禽粪便年均有机K2O资源总量为65.28万t,广西、广东和海南分别占52.60%、39.32%和8.07%。华南地区有机钾资源体量大,具有很好的挖掘利用前景。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资源分布及保护建议90-98

摘要:根据2008、2012、2015、2016年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9个调查样地海草调查数据,并结合2013—2016年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3块样地的海草定点监测数据,探讨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海草资源的分布,同时提出相应保护建议。结果表明,海南麒麟菜保护区有2科3亚科6属8种海草,常见种为泰莱藻、海菖蒲、二药藻、海神草与喜盐草,2008—2014年研究区域内海草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均有所下降,2015—2016年均有所增加;影响保护区海草床健康因素主要有耙螺、耙贝、渔业生产、沿岸虾塘养殖、海洋工程及自然灾害,为保护海草资源,建议建立多资源合一保护区,开展持续开发利用,加强管理及法制监督,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

西藏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分布特性研究99-107

摘要:采用平板稀释法从西藏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开展城市湿地酵母菌多样性研究。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皿内初筛。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83株酵母菌分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孢囊线黑粉酵母Cystofilobasidium等5个属16个种,其中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相对丰度最高,约26%,其次为维多利亚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victoriae和山杨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spenensis;多样性分析表明,LhWS6样点的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LhWS9样点则最低;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25℃下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最高,为67%,而4℃下产淀粉酶活性菌株数最多,为49株。另外,低温条件下产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菌株比例均高于常温条件。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总体种类较丰富,但每个样点的种类相对单一,说明湿地生境或人为活动一定程度影响到该生态环境酵母菌的种群分布,开发青藏高原耐低温、产胞外酶等活性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吡唑醚菌酯及其复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108-112

摘要:为了筛选出吡唑醚菌酯与其他药剂混配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较好配方,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与氟吡菌胺复配,以及吡唑醚菌酯与百菌清复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联合毒力,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配方,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复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所有复配组合均对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相加作用,当吡唑醚菌酯与氟吡菌胺的混配比例为1∶5时,增效系数最大,为1.29;当吡唑醚菌酯与百菌清的混配比例为9∶1时,增效系数最大,为1.26。在田间药效试验中,两种复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分别达到86.50%和87.40%。

枝顶孢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113-117

摘要:以室内生物测定检测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率,在黄瓜砧木上,以盆栽试验和温室小区试验检测枝顶孢霉粉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最高致死率为89.7%,毒力曲线为y =-7.5989+1.717826x,R2=0.9960,LC50=2.15×107 CFU/ mL;盆栽试验最佳防效为药后14 d,防效为15.38%31.57%,各处理有剂量-效应关系,对黄瓜砧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温室小区最佳防效为药后120 d,防效为80.47%84.38%。枝顶孢霉粉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同时可以促进黄瓜砧木的生长,需要在早期病害较轻时施用,药后4个月左右需要补施一次。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贮藏加工·质量安全
不同紫肉甘薯品种饮料加工特性评价118-124

摘要:对9个广东紫肉甘薯品种饮料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探讨了不同紫肉甘薯品种饮料的加工特性。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各紫肉甘薯品种饮料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广薯11-173、广薯12-87、广薯13-79的沉淀率显著增加,贮藏30 d后分别增加58.6%、105.8%和68.4%,而相对浊度在前15 d急剧下降,说明悬浮稳定性差,适合澄清处理后加工成清汁;广紫薯2号、广紫薯8号、广紫薯9号、广紫薯10号、广薯13-203的沉淀量较少,相对浊度稳定无显著变化,适合浊汁的加工;贮藏期内广紫薯9号饮料色泽变化最小,总色差值ΔE*增加5.70;总酚以广紫薯9号最高,达到150.5 mg/100mL,其次是广紫薯10号和广薯11-173;花色苷的含量以广紫薯10号最高,达到20.5 mg/100mL,其次是广薯11-173和广紫薯9号,适用于功能饮料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