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不同杂交稻品种产量与氮素积累利用的差异1-7

摘要:为研究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与氮素积累利用的差异,以4个高产优质的国审杂交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宜香优1577、冈优188、冈优1577)为材料,在低氮、正常氮和高氮肥3个水平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氮素积累利用性状均受品种和氮肥水平互作效应控制,宜香优2115在正常氮肥水平的产量与氮素收获指数均最高,其在正常氮肥水平表现为氮素高效利用;宜香优1577在低氮水平的氮素收获指数最高且产量也较高,其在低氮水平表现为氮素高效利用;冈优188在高氮水平的产量与氮素收获指数均最高,其在高氮水平表现为氮素高效利用;冈优1577在高氮水平的氮素收获指数最高且产量也较高,其在高氮水平表现为氮素高效利用。在不同氮肥水平下,4个杂交水稻的产量均受氮素收获指数影响最大。因此,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对氮素的高效利用所适合的氮素水平不尽相同,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生态区域,需谨慎选择水稻品种。

65份水稻种质的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8-16

摘要:以65份来自种质资源库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根据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介于1.607~2.000之间,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及穗着粒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586和0.5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5个水稻材料可聚为22个类群,说明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较远,种质资源分化程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5.212%,并通过对应的特征向量获得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粒数因子、结实率因子及有效穗数因子,可以作为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每个品种的各主成分排名及综合排名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奥野占6号、R995、油粘8号、丝苗12和R998。在水稻育种中应注意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并在亲本选配时选择遗传距离较远且综合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的种质材料。

糯玉米新品种DTOPSIS法综合评价17-22

摘要:采用动态逼近理想解排序法(DTOPSIS法)对9个供试糯玉米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矩阵A,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矩阵Z,将各个性状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W_j后,建立决策矩阵R,通过决策矩阵R得出各性状的正理想解(X~+_j)和负理想解(X_j),最终得到各品种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_i,据此对各品种的优劣进行评判,C_i值越大综合性状越好。分析结果表明:8个糯玉米新品种的C_i值均大于桂糯519(CK),综合表现优于桂糯519(CK)。根据C_i值排序,亚航糯3号、天贵糯932、银碟糯773、天贵糯937分别居前4位,说明这4个品种在春季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较优良的综合品质,是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优质品种。

磷肥用量对广东冬作马铃薯产量、效益及品质的影响23-29

摘要:为明确广东省冬作马铃薯的适宜磷肥用量,设置4个磷肥用量水平0、45.0、90.0、135.0kg/hm2,以P0、P1、P2和P3表示,在惠东县平海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品质及块茎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块茎总产量(57 576.0 kg/hm2)和商品薯产量(55 848.7 kg/hm2)均较高,分别比P0处理显著提高16.2%和16.6%,较P3处理显著提高8.9%和8.5%;P1处理块茎总产值和经济效益也较高,分别较P0处理显著提高16.5%和20.9%,较P3处理显著提高8.6%和11.3%;P1处理淀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不同磷肥用量的块茎氮磷钾含量和氮磷积累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结果可知,P2O5 45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施磷量。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诱导积累研究进展30-38

摘要: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豆抗毒素诱导效果进行综述。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是大豆产生的两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在此基础上,指出诱导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增加诱导子的选择而促进大豆细胞合成更高水平抗毒素及异黄酮提供一些思路。

宜宾地区中茶302引种适应性、适制性评价39-46

摘要:以福选9号为对照,在宜宾市引种中茶302并进行适应性、适制性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中茶302独芽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整体芽叶萌动期较对照晚6~26 d,有效错开了芽叶采摘洪峰。适应性强、定植成活率高(87%~98.4%),芽叶肥壮、生长势旺盛、持嫩性强、耐寒旱且较抗病虫。水浸出物含量45.21%~46.33%,咖啡碱含量32.98~41.19 mg/g,茶多酚含量12.61%~17.69%,氨基酸含量最高达4.53%,酚氨比值最低达3.12,儿茶素品质指数最高达2 418.7。以滚筒杀青—理条机二青—理条4~6次(适时加棒2次)—去毫—干燥—提香工序所制芽茶得分90.9分,感官审评结果均优于对照。说明中茶302具较强适应性及适制性,具有早产早收高产优质的综合优势,建议引种推广。

甘油对超低温保存白芷种子活力的影响47-51

摘要:研究不同甘油体积比(0%、5%、10%、15%、20%、25%、30%)对超低温保存白芷种子活力的影响,为白芷种质资源超低温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取同份量的白芷种子分别与甘油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后置于冷冻管中,混匀放入液氮罐中保存1周,取出后常温解冻24 h,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结果表明,不同体积配比的甘油在白芷种子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对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随着甘油比例的增加,除发芽势呈先升后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以10%甘油处理效果最显著;白芷种子超低温贮藏过程中,甘油的使用能降低种子电导率,提高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79、0.71,3个指标均可作为评价白芷种子活力大小的候选指标。

镍对蕹菜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52-60

摘要:通过水培方式种植蕹菜,研究以尿素态氮作唯一氮源条件下,不同浓度镍对蕹菜生长、脲酶活力和某些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镍对蕹菜生长、脲酶活力和氨基酸合成有促进作用,但过量的镍产生毒害作用。施镍20μg/L处理的蕹菜鲜重最高、比对照高12.1%,但镍浓度高于320μg/L时蕹菜鲜重下降,施镍1 280μg/L处理的蕹菜表现出受害症状;适量的镍(20~80μg/L)可显著提高蕹菜叶片的脲酶活力,最高幅度达13.6%,脲酶含量也显著提高,最大增幅19.0%,但过量镍(大于640μg/L)会抑制脲酶活力。研究足量镍(60μg/L)影响蕹菜脲酶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镍可能先是提高脲酶比活力,然后参与脲酶合成而提高脲酶含量,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脲酶活力。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在镍0~40μg/L范围内随镍浓度提高而升高,最高升幅44.7%,镍大于10μg/L时效果极显著,之后保持稳定水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过高浓度镍处理(大于640μg/L)时显著升高。

黄瓜Ca2+家族序列特征及其表达特性分析61-66

摘要:通过黄瓜基因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15个黄瓜Ca2+家族序列,并对其染色体位置、基因组位置、氨基酸长度、转录起始位点和Pfam匹配结构域数进行预测;利用RT-PCR方法对所有搜索到的Ca2+家族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对黄瓜植株进行低温处理,分析黄瓜Ca2+基因家族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5个基因中除Csa021245未定位以外,其余均匀分布在16号染色体上,一致性为47.67%;Csa001688、Csa009857和Csa009360等3个基因的5′区出现CpG岛结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Csa001688、Csa006826、Csa010172和Csa016434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sa003758、Csa010172和Csa018949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只有Csa010172和Csa009360与拟南芥AtACA2亲缘关系最近,这些基因可能在Ca2+家族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实时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a2+基因家族参与黄瓜对低温胁迫的应答。

油用兼观赏型凤丹牡丹杂交育种研究初探67-74

摘要:为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优质、兼具观赏和油用价值于一身的凤丹牡丹新品种,收集洛阳、邵阳、亳州、菏泽、铜陵5个种源的105株凤丹,进行种源内和种源间的杂交试验,同时开展凤丹与观赏性状优良的中原牡丹和日本牡丹品种之间的杂交。结果表明:同种源及不同种源间的凤丹优株人工杂交,种源因素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不大;不同种源的凤丹人工杂交比自然杂交单果种子数多,但种子均重和种子大小较自然杂交略小;不同种源凤丹与7个中原牡丹品种杂交,洛阳凤丹与香玉杂交、邵阳凤丹与玉面桃花杂交、菏泽凤丹与玉面桃花杂交、邵阳凤丹与霓虹焕彩杂交,单株种子重均超过12 g;不同种源凤丹与3个日本牡丹品种杂交,洛阳凤丹与太阳杂交单株种子产量最高(92.64 g)。该研究为利用传统育种手段进行高产、优质、兼具观赏和油用价值的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研究基础。

仙人掌总RNA提取方法的改进与分析75-79

摘要:利用亚硫酸钠分别与TRIzol试剂、RNA plant plus Reagent试剂、BioTeke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艾德莱EASY spin Plus植物RNA快速提取试剂和OMEGA Plant RNA试剂结合的方法,均可获得高质量的仙人掌茎总RNA。反转录成cDNA,RT-PCR结果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总RNA反转录后均能特异性扩增到matK基因。使用TRIzol试剂盒、RNA plant plus Reagent试剂盒和艾德莱EASY spin Plus植物R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RNA质量相对较高,在cDNA以1∶100稀释时能检测到matK基因;而使用BioTeke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或OMEGA Plant RNA试剂盒时,灵敏度稍低,在cDNA以1∶10稀释时,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利用亚硫酸钠结合不同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为后续制备仙人掌茎高质量cDNA文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4个造林树种缓苗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80-86

摘要:采用种条培育55d的银×新杨和俄罗斯大果沙棘营养钵扦插苗、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播种苗在6、7、8月不同生长季进行造林,测定不同造林时间和不同缓苗期4个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干旱区生长季造林及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白榆在生长季不同时间造林时,除脯氨酸含量在7月造林时明显高于6、8月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差异;俄罗斯大果沙棘在6月造林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均高于7、8月造林;银×新杨的脯氨酸含量在7月造林时明显高于6、8月,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8月高;文冠果7月造林时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6、8月。白榆,银×新杨在6、7、8月均可造林,俄罗斯大果沙棘在6月造林、文冠果在7月造林较易成活。

药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和木薯产量的影响87-93

摘要: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设药肥300、600、900 kg/hm~2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木薯株高、茎粗、叶片及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并测定木薯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探讨药肥对木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药肥能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碱解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促进木薯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改善块根性状,提高块根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300、600、900 kg/hm~2药肥处理的块根产量分别提高21.20%、23.91%和14.31%,表明适量的药肥利于木薯增产,药肥用量过多反而使产量下降,综合成本、块根性状及产量等因素,300 kg/hm~2药肥处理的效果最好。

解磷解钾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应用94-100

摘要:为了获得具有高效解磷解钾能力、适宜作为菌肥生产菌的根际促生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稀释培养法针对性地筛选具有解无机磷、解钾能力的根际促生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比较其解磷解钾效果,筛选出无拮抗的菌株并发酵菌液作为菌肥应用。结果表明:多个细菌菌株中,b6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解无机磷活性较强,b7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taginosus)解钾活性较强。复合菌肥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对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促生效果显著,但其肥效与化肥仍有差距,可搭配减量化肥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广东内伶仃岛土壤调查与污染评价101-107

摘要:通过调查部级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的土壤肥力和质量状况,掌握其土壤生产力和环境质量情况,为其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定点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并进行室内实验分析,测定土壤剖面样品肥力和重金属含量,并与1997年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内伶仃岛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变化情况。与1997年数据相比,内伶仃岛4种类型土壤肥力无明显变化,土壤pH均有所下降,重金属含量除铬外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增幅最大的锰达到362.3%,最低的铅为29.38%。调查的4种土壤类型中,变质岩赤红壤肥力状况较好,滨海沙土和石质土肥力较差,整体有酸化趋势,重金属含量升高较多但在安全范围内。

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最佳时期试验108-112

摘要:通过测定YS03球孢白僵菌对田间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的取食、产卵和致病力,以及调查稻水象甲成虫迁入秧田及产卵高峰期,研究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防治时期。结果表明,YS03球孢白僵菌对田间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的取食、产卵没有显著影响,药后10 d对成虫均有较好杀虫效果。田间调查显示,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在插秧后3 d开始陆续迁入秧田,7 d虫量达高峰期,10 d产卵达高峰期,插秧后7 d稻水象甲成虫数与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插秧后3~7 d是施用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时期。

外源抗氧化剂硫脲基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促植物生长作用113-119

摘要:以苯甲酸、芳氨基硫脲或单缩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得到5个取代硫脲基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其清除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并与维生素C的活性进行比较。以水稻和黄瓜幼苗为试材,用生长测试法、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法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法研究这些化合物作为外源抗氧化剂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测定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并对水稻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且能激起SOD和POD的活力。

投喂模式对吉富罗非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120-127

摘要:以不同的投喂水平(100%、90%、80%、70%、60%、50%饱食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不同的投喂频率(每天分别投喂1、2、3、4次)但日投喂总量(100%饱食投喂量)相同、分别投喂吉富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不同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性能、白肌生化组成及相关摄食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水平较高或较低均会导致饲料系数和下丘脑NPY mRNA转录水平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CCK1 mRNA转录水平降低,白肌生化成分中只有粗脂肪含量受投喂水平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投喂频率对罗非鱼生长各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可观察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投喂频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吉富罗非鱼的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下丘脑NPY mRNA转录水平升高,白肌各种生化成分含量随投喂频率的增加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全脑CCK1mRNA转录水平则逐渐降低,全脑Orexin mRNA转录水平逐渐升高。综合分析各种指标,吉富罗非鱼的最适投喂水平为80%饱食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