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春、夏播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1-9

摘要:以来自国内不同生态区的57份大豆种质和来自国外的10份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春、夏两季进行播种,研究播期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16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12份相差5d之内,39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绥农6号缩短天数最多,达33d;生育期延长的种质中,盘石豆延长天数最多,达54d。夏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27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28份相差5d之内,12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吉育30缩短天数达55d。与春播相比,夏播时,大豆全生育期缩短,主要是生育前期的缩短,即播种至结荚阶段的缩短。从积温角度来说,夏播大豆比春播大豆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减少,主要是开花和结荚期减少,而在其他发育阶段两者差异不显著。

油菜籽粒品质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关系研究10-16

摘要:以98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N1(施纯氮150kg/hm2)和NO(不施氮肥)两个氮肥处理,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的磷素籽粒生产效率(PUEg)进行聚类(分为A、B、C、D、E五类),研究甘蓝型油菜磷素籽粒生产效率与籽粒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UEg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N0=-0.3746、rN1=-0.2672),与油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N0=0.4105、rN1=0.3670)。PUEg与油分总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N0和N1处理相关系数分别为0.4884和0.5432。随着PUEg增加,不同类型品种中油分含量和总量逐渐增加。增施氮肥后,籽粒蛋白质含量、总量的平均值均增加,油分含量平均值减小、总量平均值增加。

蜘蛛抱蛋属植物研究概况17-25

摘要: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植物是广义百合科(Liliaceae)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属内种类众多、物种间花部结构多样,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在查阅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化学成分和栽培繁殖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概况,国内外对蜘蛛抱蛋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展迅速,发现了许多新种,使该属植物的物种数量从2004年的62种上升到155种,而在化学成分、栽培繁殖方面除蜘蛛抱蛋外,其他种类关注甚少。指出目前的存在问题及展望,为今后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不同品种小白菜的营养品质比较试验26-32

摘要:以41个小白菜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了Vc、还原糖、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4个营养成分含量在小白菜材料问均存在显著差异。除Vc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两两之间未表现出相关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小白菜综合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优良品种或材料有09马蹄峪♀、黑叶耐热小青菜、杂交白菜薹♀F1、09马蹄峪♀×♂F1、奶白4号。以上材料可作为优质杂交亲本用于配制杂交组合,同时在选育优质品种时要选择综合营养品质中上的材料做父母本。

不同育苗基质配方对湿栽水芹种子苗质量的影响33-36

摘要:为培育出苗情一致、长势较强的水芹种子苗,采用不同的育苗基质和田园土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选择适合水芹种子苗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以湿栽水芹(Oenanthe stolonifera D.C.)D0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配方对湿栽水芹种子苗生长、根系活力、品质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育苗基质与田园土配比为1:1或者蚯蚓粪与田园土配比为3:2时,培育出的水芹苗生长量高,秧苗长势较好,壮苗指数测定值均为0.13;光合色素含量高,根系发达,有利于幼苗生长。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育苗基质配方。

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37-43

摘要:根据芋头的密码子使用频率,用i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扩增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待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非侧翼序列扩增成功后,依据其序列合成hiTAIL—PCR引物扩增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两侧序列。结果从芋头基因组DNA中克隆出1165bp序列,经同源性分析为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再利用hiTAIL—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两侧序列,扩增序列为689bp,测序结果能与1165bp序列拼接到一起,长1854bp。与已知的过氧化物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两侧还有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因此进行第2次hiTAIL—PCR,扩增出165bp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侧翼序列,拼接后得到2019bp。用Softberry上的基因预测软件分析后,发现包含过氧化物酶4个外显子,同源性分析表明,此过氧化物酶基因为含血红素的第三类过氧化物酶。

香蕉BBI型蛋白酶抑制剂(MaBBI1)的诱导、变性和复性44-50

摘要:BBI(Bowman—Birk protease inhibitor)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其抑制的蛋白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以从香蕉(Musa acuminota L.cv.Brazilian)根中提取的总RNA逆转录成的cDNA为模板,根据NCBI公布的野生型马来西亚蕉(Musa acuminata subsp.Malaccensis)BBI基因(收录号:XM_009415512)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1个BBI型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BBI1)。MaBBI1基因大小为381bp,编码126个氨基酸,包括12个半胱氨酸(9.5%),将该基因构建到载体pGEX-6P-1上转化大肠杆菌Rossetta菌株进行重组蛋白GST—MaBBI1的诱导表达。在IPTG诱导3h后,一个预测分子量为40.8953ku的GST—MaBBI1融合蛋白被大量表达。IPTG诱导后的GST—MaBBI1融合蛋白是不溶的并累积成包涵体,通过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和复性的方法得到可溶的GST—MaBBI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在体外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贡柑果皮显微结构及其对贮藏温度的响应研究51-55

摘要:成熟的贡柑果实采后装在保鲜袋中于室温下贮藏30d,果皮上的蜡被近乎完全消失,表皮层厚度大幅减小,黄皮层显著变薄,白皮层显著增厚,油胞囊腔内径扩大;室温下贮藏90d,保持健康的贡柑果实已无明显的表皮层,中果皮厚度显著减小,尤其黄皮层厚度及所占比例大幅减小,细胞间隙显著扩大,白皮层靠近内果皮的细胞更加稀疏化,油胞囊明显凹陷而内径进一步扩大。在两种低温下贮藏,贡柑果皮厚度前期增大,但果皮各部分显微结构的变化不明显,冷藏期愈长低温对其果皮的保护作用愈显著。结果表明,贡柑采后前期果皮新陈代谢旺盛,冷藏对其果皮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突出,主要机制是对其果皮蜡被、黄皮层及其内油胞囊的有效保护。

不同浓度NAA、IBA和GA3对细叶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影响56-61

摘要:研究了NAA、IBA、G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细叶云南松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以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A处理细叶云南松苗高增长量、茎和叶干物质重均极显著小于对照,根干物质重、根长和根表面积也小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20、30mg/LNAA处理地径增长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细叶云南松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均不断减小。(2)不同浓度IBA处理均有利于细叶云南松苗高和根系的生长,35mg/LIBA处理对茎和叶干物质的积累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对苗高增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45mg/LIBA处理根长和根尖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根体积也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3)GA,不利于细叶云南松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而50mg/LGA,处理对细叶云南松根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说明35mg/LIBA对细叶云南松苗木地上生长的效果最好,45mg/LIBA对地下部位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NAA有利于地茎的增长,GA,对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3种生长调节剂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有利于解决细叶云南松造林后的蹲苗问题。

南京城市公园中观赏海棠园林价值的综合评价62-71

摘要:以南京莫愁湖公园中30个观赏海棠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的南京市城市公园中观赏海棠树种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海棠树种资源园林综合价值的最终得分,分为高(Ⅰ)、较高(Ⅱ)、一般(Ⅲ)、低(Ⅳ)和较低(Ⅴ)5个等级。园林综合价值高,Ⅰ级的树种有4种,优秀比例约为13%;园林综合价值较高,Ⅱ级的树种有17种,良好比例约为57%;综合园林价值一般,Ⅲ级的树种有9种,一般比例约为30%。参考最终的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推荐了较适合南京地区园林应用的海棠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化应用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不同覆盖材料对幼龄胶园土壤养分及温度的调节作用72-76

摘要:为筛选最适宜幼龄胶园覆盖材料,通过3cm、2cm、1cm生物材料覆盖和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养分及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材料3cm、1cm处理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薄膜覆盖处理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秸秆覆盖处理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铵态氮、全氮和全钾含量6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薄膜覆盖和裸地的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差异,生物材料3cm、2cm、1cm和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显著低于裸地。

颗粒土壤改良剂制备及崩解特性研究77-81

摘要:以微晶化磷矿粉、沸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圆盘造粒和崩解试验分别研究了微晶化处理时间、磷矿粉与沸石粉质量比、颗粒粒径以及粘结剂Ⅰ、崩解剂Ⅱ添加量对造粒与崩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磷矿粉细度和沸石含量的减小,成粒率增加。研磨3h,磷矿粉与沸石质量比1:0较1:30成粒率增加14.16%,但1:30与1:15处理成粒率相差不大,仅为2.88%;当质量比为1:0时,研磨3h成粒率相比1h增加15.16%,但4h成粒率仅比3h成粒率增加1.08%。当颗粒粒径大小为3~5mm时,研磨4h质量比1:15崩解时间为31s,相比研磨1h制备的颗粒崩解时间增加72.2%;此外颗粒大小对颗粒崩解时间也有影响,同一条件下崩解时间排序为:5~10mm〉3-5mm〉1~3mm处理。

水稻降镉剂JGLY-2的施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初探82-89

摘要:为了探明水稻降镉剂的施用方法及应用效果,通过包衣、浸种、叶喷3种施用方式的发芽试验,测定了降镉剂JGLY-2处理种子或秧苗后水稻的发芽率、苗素质及苗体镉、锌、锰、铁含量。结果显示:降镉剂3种施用方式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包衣比1:20、浸种比1:20、叶喷5g。与对照相比,用降镉剂3种施用方式处理后,秧苗镉、锰含量分别降低30.30%~49.57%、7.46%~19.18%;秧苗干重、锌含量分别提高0.62%~8.62%、0.20%~15.94%。表明水稻降镉剂能显著降低水稻镉含量,减轻镉胁迫对水稻的危害,是一种降低水稻镉污染的有效药剂。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气象因子对海南稻飞虱发生的影响90-97

摘要:基于1961-2010年海南18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海南稻飞虱发生资料以及水稻种植面积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多元回归方法对海南水稻稻飞虱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量化了气象因子变化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海南稻飞虱发生面积以平均10 4hm2/10a的速度增长,其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平均温度、年高温日数、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强度和年暴雨日数距平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距平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国其他稻作地区相比,海南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弱,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强。

一种芽胞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缺陷培养基的研究98-104

摘要:为寻找一种不支持芽胞杆菌正常形成生物被膜的培养基,比较枯草芽胞杆菌R31和168菌株在MSgg、NB、LB、BGM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的生物被膜形态差异,确定R31和168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差异;根据R31在MSgg、NB、BGM培养基中振荡培养的生长方式设计出BGM1和BGDM培养基,测定R31在BGM1和BGDM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并比较R31菌株和168菌株在BGM1和BGDM上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然后测定枯草芽胞杆菌TR21菌株、解淀粉芽胞杆菌R21g9菌株、短芽胞杆菌L1菌株、胶质芽胞杆菌L2菌株在BGM1和BGDM培养基上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显示,R31在MSgg、NB、LB、BGM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薄皮,在MSgg、LB固体培养基和NA上形成具有褶皱的菌落,在BGM上形成光滑的菌落,R31在这些培养基中形成的生物被膜比168菌株厚实。R31在MSgg和BGM中早期(2h)以游离状态生长,对数生长期(4h)菌体黏连出现链状,对数生长中后期(8h)菌体呈现网状结构,但在NB培养基中主要以游离状态生长,显示营养而非培养条件影响R31的生长方式。于是将BGM培养基中的酵母提取物换为牛肉膏获得BGM1培养基,将BGM1培养基的胰蛋白胨改为细菌学蛋白胨得到BGDM培养基,并发现R31和168菌株可以在BGMl上形成薄皮和菌落,不能在BGDM培养基上形成完整的薄皮和具有褶皱的菌落。待测菌株均能够在BGM1培养基上形成厚薄程度有差异的薄皮和有褶皱的菌落,均不能在BGDM培养基上形成薄皮和具有褶皱的菌落。在BGDM中添加甘油或Mn可以恢复R31形成薄皮和扩散的褶皱菌落。芽胞杆菌在BGDM培养基上不能正常形成薄皮和具有褶皱的菌落,BGDM可以用于筛选促进生物被膜形成的物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贮藏加工·质量安全
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在线无损检测105-111

摘要:通过应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算法,探索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线无损检测的可行性。139个样本被分成建模集和预测集(103:36),分别用于建立检测模型和验证检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漫透射近红外光谱,经过一阶微分、多元散射校正和移动窗口平滑组合预处理后,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经比较发现,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强,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3%、0.9059。通过对比发现,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函数有利于提高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在线无损检测。

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112-118

摘要:研究鲍鱼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度、装载量以及盐溶液浸泡浓度对鲍鱼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的干燥速率曲线包含加速、恒速及降速3个阶段;研究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的水分比与干燥时间的关系,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满足Page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能够准确描述鲍鱼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
五味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119-123

摘要: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味子(Shisandra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ohaemolyticus)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味子、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MTT)评价两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副溶血弧菌的作用,五味子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8.67(±0.2)mm,MIC为1.56mg/mL,MBC为3.125mg/mL;黄精的抑菌圈直径为11.26(±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3.125mg/mL。当药物浓度达到3.125mg/mL以上时,五昧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