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专题论述、物质信息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874X
  • 国内刊号:44-1267/S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3
  • 创刊时间:196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1
  • 综合影响因子:0.6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气象因素对花生单产影响研究

摘要:为探讨我国花生主产省花生单产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精准评估花生单产受气象因子的影响,选取了全国305个气象站点33年(1980—2012)的气象因子(日照、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和同期花生主产省花生单产数据,应用滑动平均法计算花生的趋势产量,再以所分离的气象产量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的Fisher积分回归方法计算了各因子各生育期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系数,科学构建气象因子与花生单产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省份花生全生育期日照、降水量和气温对气象单产的影响较大,花生单产气象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可精准评估花生单产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指导花生生产。
1-8

保水剂特性及其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干旱的方式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保水剂能够发挥作用的土壤水分条件。盆栽模拟试验表明,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可以增加20.49%~50.82%的土壤含水量,为甘蔗在干旱条件下提供水分,缓解其所受到的干旱胁迫。在控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的甘蔗其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质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和脯氨酸的含量比对照低。保水剂每667 m2施用量为3.0 kg时,其效果较好。保水剂可以通过延缓水分蒸发维持湿润的土壤环境,从而达到抗旱效果;但保水剂不是供水剂,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应同时采用其他抗旱措施进行抗旱。
9-15

云南黄金走廊烟叶品质亚型划分及特点分析

摘要: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进行品质亚型划分,并分析每个亚型烟叶的品质特点,收集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53个县代表性烟叶样品,对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风格特征等79个指标进行分析,利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划分黄金走廊烟区亚型,找出亚型间主要差异性指标,总结各亚型烟叶品质特点。结果表明:根据烟叶品质,可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划分为3个品质亚型。其中,亚型I烟叶成熟度好、油分较足,叶片较厚、叶面密度较大、填充值较高,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烟叶清甜香、果香、烘焙香、酸香香韵比较突出;亚型II烟叶颜色桔黄、成熟度好,烟叶拉力、单叶重较大,延伸率、平衡含水率较高,烟叶氮碱比较高,5-甲基糠醇、面包酮、新植二烯含量较高,烟叶干草香、烘焙香、坚果香香韵比较突出;亚型Ⅲ烟叶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油分较足、色度较强,烟叶含梗率较低,还原糖含量较高,糖碱比较高,烟叶蜜甜香、青滋香、辛香香韵比较突出。
16-19

云南省千家寨不同坡向大理茶群落结构比较

摘要:大理茶(Camellia talinensis)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近年来遭受人类的过度砍伐与采摘,已逐渐濒危。以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云南省千家寨野生大理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其不同坡向群落的树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大理茶为乔木第二层的优势种,其第一层的优势种为香花木姜子(Litsea panamonja)、腾冲栲(Castanopsis wattii)、截头石栎(Lithocarpustrun catus)等;大理茶在东坡、南坡的群落中为优势种,在西坡、北坡的群落中为亚优势种;高度级、径级分析均表明,物种丰富度、多度呈现出随高度级、径级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说明上层植物为下层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坡向对大理茶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影响,其中,西坡具有较高的树种多样性(S、D、H),南坡、北坡居中,东坡的最低;南坡与其他各坡向树种相似性较低。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0-24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荷兰豆芽苗菜营养成分分析与食用价值评价

摘要:采用食品检测常规方法(国家标准)和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丰盛604和丰盛改良604两种荷兰豆芽苗菜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12种普通蔬菜的基本营养成分相比,两种荷兰豆芽苗菜的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以及能量值均为最高,每100 g鲜菜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74、1.88 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9.08%和36.70%,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均高于FAO模式谱水平,尤其是赖氨酸比例达FAO模式谱的近两倍,远超过菜心、水芹、稻米和玉米等其他作物。
25-28

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

摘要:以托鲁巴姆、本地野生刺茄和赤茄作砧木,长丰二号红茄、农夫长茄为接穗,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经过春夏秋三季共3茬的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提高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尤其春季最为显著;在生长方面,嫁接能延长茄子采收期,使总产量增加12%以上。茄子嫁接苗的抗性主要由取决于砧木,而长势及产量多由接穗决定,因此,选用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做嫁接,能增强茄子的抗病抗逆性,提高茄子的产量。
29-32

不同砧木嫁接对兴桂六号西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四倍体西瓜新品种兴桂六号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其大面积嫁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选用7个砧木与兴桂六号进行嫁接试验和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7个砧木嫁接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8.95%~96.30%;生长势均强于实生苗,最强的为白籽南瓜,其次为超丰F1,再次为大蒲瓜;枯萎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57.14%~92.86%;产量比对照增产18.13%~55.13%;嫁接与实生苗的果实在瓤色、果实质地、口感风味方面差别不明显,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皮厚不同程度增加。用广西本地葫芦、超丰F1、杂交葫芦与兴桂六号西瓜嫁接,能明显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有效预防枯萎病,显著提高产量。
33-36

黄金蒲桃对低温逆境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

摘要:黄金蒲桃是华南等小部分地区引种栽培的特色园林树种,但低温寒害是影响其扩大引种栽培范围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重庆永川地区自然降温和模拟降温两个不同低温条件下的黄金蒲桃为材料,研究黄金蒲桃对低温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和模拟降温条件下,黄金蒲桃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比对照增加,且在自然最低温度和低温胁迫时间延长时达到最大值。对自然降温和低温胁迫后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的冷害指数进行观察发现,4℃低温处理72 h和在大棚自然越冬的冷害指数远低于室外露地大田栽培自然越冬,说明黄金蒲桃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基本可以在重庆永川地区安全越冬生长。
37-42

屋顶绿化植物松叶佛甲草的耐热抗旱性研究

摘要:以景天科植物松叶佛甲草Sedum mexicanum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其植物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形态特征表现较好,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缓慢,MDA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经梯度高温处理试验,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显"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并根据公式计算得高温半致死温度为62.27℃。与其他景天属植物抗旱耐热性指标比较,松叶佛甲草的抗旱耐热性指标属于较好水平,表明松叶佛甲草是能较好适应屋顶干旱环境的候选品种。
43-46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

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 A组代换系氮生产效率研究

摘要:为研究冬小麦不同品种植株性状和氮效率的差异,于2008—200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对中国春-Synthetic 6xA组7个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进行研究,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正常施氮(CK)和低氮(N-)两个处理,在不同施氮条件下对7个染色体代换系及中国春植株单株干重、全氮含量、氮累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单株氮累积量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其中4A在正常供氮或者高氮条件下才会有较高的氮素利用率,对低氮环境很敏感。
47-51

滴灌施肥条件下红壤中磷的分布特征

摘要:采用模拟滴灌施肥方法,研究了200 mg/L和500 mg/L KH2PO4两种滴施磷肥浓度条件下磷素在红壤中的有效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施肥浓度对全磷和有效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均有影响,随着距滴头距离的增加,全磷含量呈相对均匀的速率降低,而有效磷呈先快后慢的速率降低;高浓度施肥有利于磷素向距滴头更远处移动,且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因此,滴灌施磷时建议采用较高磷浓度施用。
52-55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鸡粪中洛克沙胂代谢物的响应

摘要:研究施用含饲料添加剂洛克沙胂(ROX)代谢物的鸡粪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相对含量较高的As(Ⅴ)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存在较低的负相关关系,低含量DMA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存在较低的正相关性关系,低含量As(Ⅲ)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在相同培养时间段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相近性较高,且未表现出对土壤砷形态含量差异的响应。在60 d培养期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土壤中各种砷化物含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主要受含量较高的As(Ⅴ)与毒性较强的As(Ⅲ)的影响,但全程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ROX添加量的浓度差异效应。
56-60

不同地类红壤坡面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研究

摘要:选取我国云南地区抚仙湖流域典型流域尖山河小流域为试验区,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小区作为试验对象,对径流小区内土壤不同土层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红壤坡面上,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均表现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土壤剖面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即0~20 cm〉20~40 cm〉40~60 cm,且随深度增加含量差距减小;在坡耕地、次生林、人工林和灌草丛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土壤全氮的含量表现为灌草丛〉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土壤速效氮的含量表现为坡耕地〉次生林〉灌草丛〉人工林。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土层深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不同,表现为坡耕地〉灌草丛〉人工林〉次生林。
61-65

北方旱地废弃菌棒最佳还田量田间试验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以不施肥和施用化肥为对照,研究北方旱地平菇菌渣还田的最佳施用量,以及还田后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菌渣对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玉米生长状况、果穗性状和玉米籽粒产量均优于20 000 kg/hm2、25 000 kg/hm2的菌渣施用量和化肥施用处理,玉米各生长期植株和叶片数也高于其他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7.39%,比化肥施用处理增产8.06%;同时,平菇菌渣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机氮和速效磷、钾含量,有利于培肥地力。土壤养分含量均为施用量越大,培肥效果越明显,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较CK1提高16.58%~34.98%和45.70%~86.20%。平菇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玉米生长状况最佳,果穗性状最优,籽粒产量最高,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是较理想的施用量。
66-69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黑曲霉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摘要:以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指示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其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运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设计、Box-Behnken(BBD)设计及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将分离并鉴定的黑曲霉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麦芽糖和麦麸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有显著正效应的MgSO4及有显著负效应的CaCl2和吐温80等3个因素,使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抑菌圈直径,最后用BBD设计及RSM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培养基组分为麦芽糖25.00 g/L、MgSO40.38 g/L、K2HPO40.10 g/L、KCl 0.50 g/L、CaCl20.05g/L、FeSO40.20 g/L、麦麸8.50 g/L、酵母膏1.50 g/L、吐温80 0.46 mL/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优化后的发酵液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37.49(±0.34)mm,比未经优化测得的抑菌圈直径24.79(±0.72)mm增大了51.23%。
70-75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基线及抗药性现状

摘要:应用药膜法测试了小菜蛾敏感种群对最新杀虫剂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基线,比较了4个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小菜蛾溴氰虫酰胺抗性田间种群。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敏感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为0.54 mg/L;岑村、惠州和石井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分别为10.64 mg/L、37.72mg/L和21.92 mg/L,达到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分别为71.1 mg/L、63.73 mg/L和40.82 mg/L,为高抗种群;连州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为0.23 mg/L,处于敏感状态,对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为0.98 mg/L,属低抗水平。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抗药性的发展趋势与氯虫苯甲酰胺一致。
76-78

进境检疫性害虫咖啡黑长蠹生物学特性及入侵风险性分析

摘要:咖啡黑长蠹(Apate monachus Fabricius)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林木、果树、木材等。对该虫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及经济重要性、生物学、生态学、传播方式、防治技术等进行综述,分析了该虫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和风险性,为该虫的鉴定、检疫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79-82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贮藏加工

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水产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隐患,建立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有机磷残留分析技术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对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评述了前处理方法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式和净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评价了有机磷农药的仪器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的优缺点,对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基质效应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概述,展望了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