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专题论述、物质信息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874X
  • 国内刊号:44-1267/S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3
  • 创刊时间:196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1
  • 综合影响因子:0.6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产生F2群体的海拔对低温条件下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摘要:以小花谷和南34杂交F2在4个不同海拔下自交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在2200m海拔的低温条件下种植分析比较了其主要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小穗育性和着粒密度对低温冷害都较为敏感,均可用来度量孕穗开花期的耐冷性,并且随着产生F2群体海拔的升高明显增加;然而,穗长和穗节长在中海拔产生的F2群体中表现明显高于在高海拔和低海拔产生的F2群体。此外,在不同海拔产生的F2群体中不同穗部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率、遗传进度和偏度系数等遗传参数的表现也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生F2群体的海拔对穗部性状的表现具有非常明显的效应,其中对小穗育性和着粒密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1-3

裸粒水稻花序和小穗的发育进程研究

摘要:裸粒水稻是水稻和小麦远缘杂交的产物,此前的研究已表明0sMADS1基因功能的改变是其特有花部性状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仍对其花序和小穗的发育进程缺乏详细的认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从枝穗分化期至顶端小花内外稃分化期,裸粒水稻的发育仍与水稻没有明显区别,但在其后花器官的发育上较为紊乱,花器官确定性丧失,从而产生额外的花器官和次级小穗。这些观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裸粒水稻形态变异的分子机理。
4-7

湛江地区甜糯玉米引种试验

摘要:为了加快广东湛江地区甜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步伐,2010年在广东湛江对新引进的19个甜糯玉米品种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玉米新品种产量、品质和综合抗性差异较大,其中郑黄糯2号、郑彩糯3号、郑甜糯1号、郑甜糯2号和金莲雪糯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每667㎡产量在1161-1338kg之间,均高于对照品种华珍(每667㎡产量1141kg),可在湛江市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12-13

宁薯10号茎尖离体培养及种薯生产

摘要:为了保持宁薯10号甘薯品种的优良种性,延长种薯的田间应用年限,运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指示植物检测方法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bRMS+6-BA1.0mg/L+NAA0.1mg,L为宁薯10号茎尖初代培养基,成苗率达94.4%;以26-BA0.2mg/L+NAA0.05m班为茎切段继代增殖培养基,繁殖系数达2.54倍;宁薯10号脱毒苗产量比对照原品种提高16.5%,达到极显著水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14-16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海南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研究

摘要: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部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部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17-20

生根粉对甘蔗组培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

摘要:提高甘蔗组培瓶苗根系的素质,以增加假植成活率和提高假植苗的质量。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探讨不同生根粉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200m班浓度范围内的生根粉对甘蔗组培瓶苗生根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生根粉浓度为100m∥L时瓶苗根素质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生长表现最好,瓶苗表现根系多、根粗长,假植苗表现苗高大粗壮、叶色浓绿、新长白色粗根多,适合大田移栽,成活率高。
21-23

烟草主要香味物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摘要:利用9个烤烟品种(系)和一个白肋烟品种TN90,按NCⅡ设计方法配置25个杂交组合,对影响烟草香型风格的3种主要香味物质含量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烟草香型风格的3种主要香味物质的遗传特性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以改良烟叶浓香型风格为育种目标时,红花大金元、革新3号是比较理想的亲本;以改良烟叶清香型风格为育种目标时,G80、GDH88是比较理想的亲本。选育浓香型烟叶风格品种时,较理想的组合有NC2326×GDH88、Va116×GDH88、G140×TN90;选育清香型烟叶风格品种时.较理想的组合有NC82×G80、NC82×N90、NC2326×TN90。
24-26

绿茶新品种川沐28号和马边绿1号的生化特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摘要:摘要:对2010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绿茶新品种川沐28号和马边绿1号的生物学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名优茶品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川沐28号和马边绿1号的营养芽萌发期分别比部级良种福鼎大白茶早4-5d和2-4d,均属于早生品种;且芽头肥壮,易采独芽。两个新品种的生化品质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且配比适宜,具有优良品质的物质基础;用其鲜叶制作名茶品质较优、滋味鲜浓。因此,从生化特性及制茶品质来看,两个供试新品种在四川茶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27-30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丝瓜新品种夏绿4号的选育

摘要:夏绿4号是以自交系C-34为母本、自交系玉三17为父本配制的有棱丝瓜杂交一代。耐热,中早熟,生势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棒形,头尾匀称,瓜条直,皮色深绿,风味脆甜,瓜长50~60cm,横径约4.6cm,单瓜重400-500g,耐贮运,丰产,适宜夏秋植,每667㎡产量为2500-3000kg,高产者可达4000kg。
31-32

碧丰二号苦瓜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博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春引进碧丰二号油青苦瓜进行试种,结果显示,碧丰二号苦瓜抗病性及抗逆性良好,丰产性及商品性高,平均每667㎡产量早造达到4130kg、晚造达到4510kg,产量表现优异,适宜于当地种植推广。经过两年的标准化示范种植,总结出一套适合碧丰二号苦瓜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通过进一步的示范推广,为农户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33-34

DA-6缓解茄子幼苗高温胁迫研究初探

摘要:通过对茄子幼苗喷施10、20、30、40、50mg/L5个不同浓度的DA-6,再将茄子幼苗置于白天40℃、夜晚32℃的高温下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DA-6对高温胁迫下的茄子幼苗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可溶性蛋白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A-6的茄子幼苗相对于对照,各项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当DA-6浓度为20mg/L时,茄子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EC值、SOD活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等指标综合反映较好,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因此,DA-6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的影响,且浓度1)220mg/L为宜。
35-39

黄秋葵新品种美洲1号引种试验

摘要:通过对加勒比地区引进的黄秋葵新品种美洲1号进行引种和栽培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洲1号黄秋葵是一种熟期晚、果大、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好的品种,在汕尾市等南亚热带地区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40-41

9个香蕉栽培品种在广西的引种试验初报

摘要: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广西的香蕉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具有优异性状的香蕉新品种。从广东省引进9个香蕉栽培品种,并与广西主栽品种威廉斯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引进品种的综合表现均有各自的优异特性,其中W3假茎高达271.67cm,单株产量略高于对照威廉斯,果实品质表现最佳;W14假茎最矮,生育期比对照早24d,果实品质好,但单株产量低于对照4.82kg;W2、W4、W8和W12产量高,果形好,果指长,色泽光亮;W7、W9和W10风味或口感均比对照好。引进的9个香蕉栽培品种在田间的初步表现良好,具有优于当地品种的特异性状或与对照品种性状相当,值得进一步在广西示范推广。
42-44

我国城市植物选择研究展望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将更加关注城市绿地建设。植物选择对于建设高质量城市绿地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植物材料并给人们带来美学享受.还可为改善城市环境和人群健康服务。然而我国目前针对城市绿地植物选择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亟待开拓创新。通过综合评价我国城市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和应用等研究现状,剖析我国在城市植物选择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植物选择实例,探寻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基于城市生态学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未来城市植物选择的研究方向:建立城市植物选择信息系统、继续探索城市植物的多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的进一步结合。
45-49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

钾水平对甘蔗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摘要: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钾水平对两个甘蔗品种(BC2-32和YT55)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使两品种的总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降低;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根干重,根冠比均比YT55高,地上部则相反;随着钾浓度的升高,BE2-32的总干重增长幅度tBYT55大;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各器官氮、磷含量以及全株氮、磷积累量和利用效率,BC2-32的地上部氮、磷积累量分别占全株氮、磷积累量的比例以及氮利用效率在各钾处理下均比YT55低,而磷利用效率在较低钾处理下低于YT55,在较高钾处理下则相反;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全株钾积累量,降低了钾利用效率,在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钾素利用效率都高于YT55.
50-53

施肥水平对甘蔗/大豆间作体系中植株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摘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的影响以及问作优势。结果显示:间作大豆的各项植株指标与单作大豆差异不显著,不施肥可以刺激单作和间作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大豆根瘤数和根瘤重,而间作甘蔗各项指标大多数显著低予单作甘蔗,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下降幅度加大,但总根长两者间差异不显著;间作甘蔗的氮、磷、钾积累量均小于单作的甘蔗.以钾的降低幅度最大,而间作大豆仅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磷、钾的积累量显著低干单作大豆,氮素在四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种施肥水平下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说明间作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问作的氮、磷、钾总养分累积量高于单作,由此可见甘蔗与大豆间作优势不是表现在个体上,而是表现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上。
54-57

广州市南沙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摘要:采用HC1-HN03-HF、HCIO4硝化法和BCR(C0mmunity Bureauof Referenee)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南沙经济区土壤中重金属Zn、Ph、Cd、Ni、Cu和Cr的含量及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沙经济区土壤中,重金属Zn、Cd、Ni、Cu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污染程度较轻;与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南沙经济区土壤中的zn、P11、Cr、Ni、Cu、Cd含量均超出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9.49、4.9、1.7、4.29、5.68、11.06倍。土壤中,Zn、Cu、cr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52.39%、48.34%、66.23%和23.30%、41.96%、27.67%;Pb元素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46.88%和31.48%;Ni元素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占其总量的72.45%;Cd元素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离子交换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41.81%和27.55%.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最高。
58-61

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摘要:为了解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的荔枝园水肥管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海南岛中西部荔枝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依据海南省第2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南中西部果园土壤多为酸性,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普遍偏低,交换性钙、镁的含量较高;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铁、锰、锌的含量等级均达一级标准。荔枝园所处地形和管理方式是其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