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专题论述、物质信息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874X
  • 国内刊号:44-1267/S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3
  • 创刊时间:196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1
  • 综合影响因子:0.6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重点基金

水稻线粒体nad5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

摘要:以TRIzol法提取的水稻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以重组PCR技术扩增得到nad5的ORF,构建含有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nad5双元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5.1::35S::Rf1b5'::nad5,以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水稻遗传转化。克隆得到的水稻nad5基因大小为2 013 bp,构建了携带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nad5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超表达nad5基因的阳性植株。
1-2

转录因子Relish在斑节对虾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摘要:对克隆获得的转录因子NF-κB/Rel家族成员Relish基因在斑节对虾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所获的PmRelish是Relish基因的亚型之一,与凡纳滨对虾LvRelish高度相似,结构域组成相同,其中RHD、IPT和DD结构域均具有100%的同源性,ANK结构域的相似性也高达97.7%。NF-κB/Rel家族进化树分析显示,PmRelish与对虾、昆虫等节肢动物的Relish聚为一支,并与P105(NF-κB1)和P100(NF-κB2)最为相近。PmRelish的表达在4个幼体发育时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糠虾阶段表达量最高。PmRelish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特征相似,即未成熟期的表达相对较低,其中PmRelish在10~12 cm体长雄虾精巢中表达量最高,卵巢中的表达则在成熟期(V期)最高,为卵原细胞期的14.3倍。
3-7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超级稻Y两优2号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试验

摘要: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5.0、280.0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10 370.0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0∶0.50∶1.02,氮磷钾肥增产率为63.3%,施肥净收益为6 442.0元/hm2。施肥不足时,产量和施肥收益的增长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过量施肥时,产量的衰减以氮肥最快、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施肥收益的衰减以磷肥最快、氮肥次之、钾肥最小。
8-11

水稻混作对其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摘要:为探明水稻混作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选择两个品种水稻种子以1∶1比例混合种植,进行水稻苗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混作有使水稻苗高变矮、苗期地上部生物量减少、地下部生物量增加的趋势,也能有效减少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
12-14

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摘要: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上位叶长、株高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占了主要地位;其次是穗位高、穗上位叶角、穗上位叶宽。其中穗上位叶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4818,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365。因此,育种时株型性状的选择应该以穗上位叶长和株高为主,同时兼顾穗位高、叶片数等与产量的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15-16

7个新选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摘要: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对不同来源的7个糯玉米自交系的茎粗、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所研究的10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供试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WX5、N8、WX1,SCA高的杂交组合为WX5×N8、WX3×N26、WX2×WX1、WX1×N26和WX4×N8。
17-20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2号的选育

摘要:华夏2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油、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2 d,2006—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在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5点次平均每667 m2产量178.93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1.83%;2008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3点平均每667 m2产量180.32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该品种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油新品种,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12年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21-22

转Bt甘蔗遗传多样性与性状分析

摘要:采用6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对13个转Bt基因甘蔗品系及其供体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态性位点率偏低。第1组的多态性位点率为21.00%,第2组多态性位点率为31.80%,总的多态性位点率为42.50%。聚类分析明显把15个品系(种)分为2大类,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第1组全部的6个材料聚为Ⅰ类,第2组的9个材料聚为Ⅱ类。外源Bt基因的导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质的多样性,但增加幅度不大。虽然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不高,但性状变化比较明显,经济性状普遍变差,抗虫性可分为1~5级。
23-26

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AHP法对甘蔗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应用AHP法对甘蔗毛群数、株高、脱叶性、茎径、宿根发株数、有效茎数、抗病性、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等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得到10个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0.0134、0.0227、0.0302、0.0408、0.0653、0.0881、0.1162、0.1606、0.1984和0.2645,且随机一致性比例C.R.=0.0981〈0.1,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结合AHP法分配权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3-393和粤糖03-373综合表现突出,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中,位于第1位和第2位,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应用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作物新品种具有可行性,同时为甘蔗新品系选育提供了参考。
26-29

烟叶不同部位成熟度与质量的关系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相互关系,以确定田间烟叶成熟度标准和直观的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中部烟叶烘烤前后的鲜干比有随成熟度提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烟叶烤前和烤后长宽比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从中上等烟比例、均价、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结果来看,下部烟叶7~8成黄处理最好,中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上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
30-32

烤烟细胞壁物质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烟草细胞壁物质由非活性物质组成,为烟草提供结构框架的物质。研究了烤烟叶片细胞壁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烤烟叶片细胞壁物质与烟叶等级、部位、颜色、身份、油分、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关系及其调控措施。
33-35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量与烟叶不同凋萎程度的烘烤效应研究

摘要: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不同装烟量与烟叶不同凋萎程度的烘烤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装烟量与烟叶凋萎程度的烘烤效应不同,有一定差异。轻度凋萎密集装烟(T2处理)与未凋萎半密集装烟(T1处理)相比,综合烘烤效应较好,烤后烟叶内在质量有所提高,烘烤成本明显降低。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新植二烯除外)有所增加,其中二氢-2-甲基呋喃酮、糠醇、2-环戊烯-1,4-二酮、香叶基丙酮含量分别增加154.64、107.14、66.67、92.08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提高8%,装烟重量增加77.07%,单位干烟叶耗煤量降低36.42%。
36-38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园林

五指山高山绿色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思路

摘要:阐述五指山高山绿色蔬菜内涵、六大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探讨其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包括以区域规划引起高山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抓好高山绿色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立法依法治山,保护环境,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加大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扶持龙头企业集群;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与组织化进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群;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9-41

赤霉素对菠萝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通过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外施赤霉素,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单果重增加,但果实品质有所下降,果实硬度较对照下降11.60%~18.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下降4.01%~11.61%,而酸含量则提高5.61%~13.21%。
42-43

不同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成分比较研究

摘要:研究不同石斛的生物量和在不同月份的多糖及总生物碱含量,为确定最佳采收期提供指导,为评价不同石斛品质和人工种植的前景提供依据。以上一年生长的石斛茎为材料,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株高乘以茎粗粗略估计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石斛的多糖含量均在3月时较高,但不同年份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石斛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时期各不相同;在3月份采收时,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束花石斛的生物碱含量最高,紫瓣石斛和金钗石斛二者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且其生物量也较大。以多糖含量为主的石斛类药材在广州种植时3月份进行采收较佳;以多糖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铁皮石斛最佳;以总生物碱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束花石斛最佳;而以多糖、总生物碱和生物量来综合评价时,紫瓣石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4-46

同色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试验

摘要: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子成熟度及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对同色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50 d的种子在1/4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100 mL/L椰子水、1.0 g/L活性炭和2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播种后90 d萌发率可达70.3%;授粉后240 d的种子在含有0.5%有效氯的次氯酸溶液中处理40 min能最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成熟种子的萌发率从14.3%提高到69.0%。
47-49

黄花风铃木种子活力快速丧失及多胚苗现象

摘要:首次研究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种子的贮藏特性及多胚苗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种子种皮轻薄具薄翅,千粒重12.1 g,含水量7.8%,发芽率87%,在常温25℃下保存45 d即完全失去活力。15℃以下低温适宜种子的活力保持,贮藏180 d后发芽率高达87%~100%,苗重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所提高。新鲜种子多胚苗发生率高达67.5%,15℃贮藏180 d后多胚苗率仍保持56.7%;多胚种子产生2~6株多胚苗,其中以2~3胚苗居多。
50-52

月季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月季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启动培养和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培养中的培养基及激素的选择、组培苗移栽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月季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