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广东农业科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广东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

广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重点基金
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生物多样性特点(英文)1-6

摘要:根据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该海域记录的鱼类种类有620种,隶属于26目98科301属。地理分布以印度-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西太平洋3种类型为主,典型珊瑚礁鱼类的科属类型突出,证实了该水域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量以及高生产力的特性。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得出,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77、11.58、23.85),(3.07、6.33)和(2.06),与东沙群岛海域较为接近,且明显高于东海陆架区海域,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数值分别为60.0和164.0,其中△+低于东海陆架区(65.7),高于东沙群岛海域(55.2),说明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组成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海区近而比东沙群岛海区远,这可能与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主要受南海反气旋式环流系统所支配,环境因子变化大有关。对比我国同处于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海区的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并对10科典型的珊瑚礁鱼类进行相对丰富度和相似性指数分析,发现任意两海域之间典型珊瑚礁鱼类科的相对丰富度差异均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同处西太平洋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心,起源同源有关。西沙和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较为相似,基本体现了距离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的特点;其鱼类组成的多样性符合以世界物种多样性高的三角区为中心,呈降低的梯度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支持西沙和中沙群岛海域鱼类地理位置靠近世界物种多样性高的三角区。

水产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英文)7-13

摘要:针对水产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公益性、研究性特点,以及传统考评体系过于形式化,导向性、激励性不强,缺少量化指标等问题,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与特征,提出了建构科学合理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思路与措施,以期加强和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水产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科研战略目标的实现。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首先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细化考核指标,选择合理的量化指标确定考评指标因素权重,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主体可信度权重,然后将每一指标分档次打分后,计算被考评者的综合绩效得分,这样就可得出考评结果。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蓝藻集胞藻6803ndhM基因突变株及其分子鉴定14-16

摘要: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已在蓝藻细胞中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M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壮观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M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M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M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M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试验基础。

珠三角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17-2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国家之一,如何确保农村的饮水安全是党和政府及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珠三角为讨论对象,以因子分析法为主要手段,以2008年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就珠三角及该区域内各市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若干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即使是在降雨充沛、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较丰富的珠三角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亦不乐观,且其保障程度在该区域内各市之间差异较大。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三控”施肥专栏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进展21-23

摘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自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以来,作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被广泛用于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活动中,在广东各地迅速推广,并辐射到江西等省区,取得了显著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多年多点示范表明,该技术比习惯栽培技术增产8%左右,节省肥料成本20%左右,每667 m2增收节支100元以上,倒伏和病虫害明显减轻。还介绍了近年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24-24

摘要: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2年3造的示范应用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和磷肥用量分别减少31.9%和57.8%,钾肥用量增加8.3%,总肥料用量减少27.5%。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7.3 kg(增幅10.4%),节省肥料成本41.36元,增收节支125.74元。同时,"三控"施肥技术抗倒性增强,病虫害明显减轻。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仁化县的示范应用效果25-26

摘要:2009—2010年晚季在广东省仁化县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和连片示范。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法相比,采用水稻"三控"技术每667 m2增产54.7~60.6 kg,增幅11%左右,增加收入121~168.4元。水稻后期倒伏大幅减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明显减少,少打农药2次。

江西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示范27-28

摘要:针对江西省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氮肥施用量大、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从广东引进"三控"施肥技术,在南昌、安福和广昌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平均每667 m2增产稻谷41.9 kg,增幅7.9%,节省农药肥料成本32.05元,增收节支109.15元,病虫害和倒伏减轻。该技术在江西不同示范点都表现节本增产,经济效益好,且易操作,适宜在江西推广。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水稻节水高产栽培间歇灌溉技术29-31

摘要:通过对稻田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和间歇灌溉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水稻间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最节水、灌水次数及田间排水量最少,且可明显减少病虫危害和增加水稻单产;由此提出了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稻田渗漏量及适当减少蒸发量的间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可适合我国南方大部分水稻作物种植区推广应用。

超甜玉米新品种广甜7号的选育32-33

摘要:广甜7号是广州市农科院以自选自交系ZT08-M为母本、ZT01-F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8—200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优质、高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已通过2009年国家东南区试,是获得2010年复试的两个品种之一。2008年开始试种、示范,普遍反映较好,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广甜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甘蔗抗旱育种研究进展34-35

摘要:干旱对甘蔗产业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干旱胁迫下甘蔗生理生化变化,总结甘蔗的抗旱鉴定技术,并对甘蔗抗旱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广东农垦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实践与探索36-37

摘要:针对广东农垦近年来发展现代甘蔗生产的实践,从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健康种苗的繁育、秋冬种植配套地膜覆盖、节水灌溉、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总结了广东垦区甘蔗新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翻白草花梗离体培养研究38-39

摘要:以翻白草花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升汞消毒12 min效果最佳,萌动率为64.7%;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5 mg/L;丛生芽的增殖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3 mg/L+NAA0.15 mg/L,平均增殖倍数为7.2;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3 mg/L+5%马铃薯,生根率达到90.0%,平均根长1.2 cm,苗粗壮。

生切烟醇化期致香成分变化规律研究40-43

摘要:选取3个叶位的生切烟,对生切烟丝自然醇化期间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醇化的生切烟丝多数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并在醇化至10~15个月时主要致香成分多数出现含量峰值,以后随着醇化时间延长又开始下降。醇化时间过长对生切烟的品质不利,适宜的醇化时间为10~15个月。

国外烤烟分级标准及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44-45

摘要:介绍了国外烟叶生产先进国家烤烟分级标准,分析了我国当前烤烟分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烤烟分级标准的相关建议。

珠海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调查46-48

摘要:通过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整理、野外线路调查及药农访谈相结合等方法对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有被子植物77科227种、真菌4科6种、蕨类植物12科19种、裸子植物4科5种。并对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园林
脱落酸和烯效唑对菜心抽薹特性和生长的影响49-51

摘要:针对菜心未熟抽薹现象,以早熟品种油青四九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和烯效唑,分别在2~3叶期、4~5叶期、6~8叶期3个时期,单一和混合施用对菜心现蕾期、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叶期和4~5叶期,脱落酸和烯效唑混合处理既可推迟菜薹现蕾期,也可提高菜薹产量,以2~3叶期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产量最高。在6~8叶期,脱落酸和烯效唑处理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菜薹现蕾期,但降低了菜薹的产量。

2008年秋季早熟菜心品种区域试验52-54

摘要:2008年秋季广州市种子站和惠州市种子站联合进行了早熟菜心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苔菜心、油绿粗苔菜心、油绿501菜心、31号甜菜心、翠绿王甜菜心、大种45天油青菜心、美绿菜心7个新品种均为油青早熟菜心,适宜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