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德育研究、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理论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981
  • 国内刊号:21-1088/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3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农业教育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高校领导论坛

论青年学生网络伦理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年学生成为网络使用者中最大和最重要的群体。网络在促进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交流的同时,也使网络伦理矛盾冲突日趋明显。在阐述网络伦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问题,并就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网络伦理教育、心理疏导、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和网络空间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3-6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发展研究

求解钱学森之问,中国需要重审自由教育

摘要:钱学森之问真实性不容质疑,确有探讨的必要性,而且迫在眉睫。求解钱学森之问,需以"杰出人才"特质分析为基点,从理论维度还是实践维度探求自由教育与"杰出人才"特质的关系,可以窥见出自由教育天然地为解"钱学森之问"而存在。中国对于自由教育的误识在极大程度上遏制着"杰出人才"的"冒"出,因此,中国亟需重审自由教育,探求在专业教育与自由教育融合基础上的全民的、全教育系统的、全纳型的自由教育。
7-12

农林院校大学校长学术影响力探析——基于我国32所农林大学校长科技论文产出分析的视角

摘要:以我国32所农林院校大学校长的论文产出为调查"211工程"对象,对发文量、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的篇数以及H指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就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而言,地方农林大学校长在论文产出"量"上的贡献度较大;而来自"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农林大学的校长则在论文"质"上的贡献度更大。国际期刊论文分析结果显示,重点农林大学校长无论在论文产出的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有更大的贡献度。
13-17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依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绩效评价的特点,结合平衡计分卡法原理,从客户、财务、内部运行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四个层面构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首批10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绩效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中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在深度对接农业科技需求主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最后,从创新与技术需求主体的对接机制、完善省部联合与校地共建制度、优化专业人才队伍培育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8-23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教学管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困与解探析——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

摘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我国高校现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存在着重视不够、专业师资缺乏、教学资源建设乏力、教学路径拓展不够等建设困境,需下大力气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抓好队伍建设、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破解。
44-47

东北地区农林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计量分析

摘要:以东北5所农林高校图书馆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东北农林高校图书馆科研论文数量、来源期刊、论文的支持基金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定量数据侧面反映东北5所农林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并就如何为馆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馆员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提出建议。
48-50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课程与教学

基于课程网站的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与教学理念的融合日益加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着眼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网站平台上的展开,针对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基于课程网站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原则设计和教学内容设计,并总结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51-54

“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安徽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也提上议事日程。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通过明确实践教学改革目标,构建了"平台—网络—基地—师资—考核""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从实践教学平台扩充与完善、实践教学网络、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为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了发展方向。
55-58

“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摘要: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兽医药理学教学实践中,针对适合的内容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证明,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以"学"为主的引导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9-61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生工作

论微博与90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摘要:目前,90后群体步入大学,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这正恰逢"微时代"的到来。微博的兴起及其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既丰富了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为他们参与国家政治、影响社会事务的决策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率高,但政治参与度低;希望通过微博参政来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但复杂的微博环境、薄弱的参政能力使其政治参与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个富有个性的群体批判意识鲜明,他们的理想化情绪容易与现实政治发生矛盾,从而导致政治参与的消极化倾向。如何在微时代做好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引导工作,是政府和高校应当重视的课题。
62-65

90后大学生人际冷漠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当前90后是大学生的主体,针对90后大学生人际冷漠现状进行分析,将当代大学生人际冷漠问题归结为"半熟人际""利益人际""陌生人际"三种类型,并从"治根""治标""保障"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66-69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生态型就业指导系统的构建

摘要:新媒体时代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互动内容不深、互动平台错位、互动被动化、互动范围狭窄等问题。基于调查问卷分析,提出将和谐、联系和发展的生态学理念引入就业指导工作,构建生态型就业指导系统。该系统由主体(学生)、客体(助学者)、新媒体介体和环体(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组成的,四者之间存在着交互行为。培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就业系统,有效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真正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实现就业指导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74-77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培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源头与主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特点,明确大学生"村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实现入学与入岗的有序衔接;提出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的系列举措,以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探索构建跟踪培养的长效机制,以实现高校与大学生"村官"的有效互动,形成全方位的培养格局。
78-80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我国涉农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对2012年67所涉农高校培养规模的分析,认为近年来农科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更多的综合大学开始招收农科专业研究生,但农林院校仍然是我国农科人才的培养主体。我国农科研究生教育地区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高校培养规模最大;中央教育部门所属院校和省级教育部门所属院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从中央到地方的研究生培养层级已经基本形成。
81-8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探讨

摘要:以专利分析为线索,选取天津7所典型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情况以及校研、校企、校校专利合作的广度—深度分布的比较研究,准确定位天津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的类型,并对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利合作状况进行数据化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研发实力和所在区域优势是影响高校产学研合作行为的两大重要因素。同时对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85-88

农科研究生村官的专业优势与发展路径

摘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也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选拔的大学生"村官"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而农科专业的研究生由于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作为大学生"村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比例并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农科专业背景的高级人才,农科专业的研究生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推进农科专业研究生"村官"计划,不仅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而且也需要培养单位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89-92

顶层设计视域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以某农业大学为例

摘要:以顶层设计的理论为指导,以某农业大学为例,对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目前所处的困境,指出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服务于地方农业和经济发展,并给出在各培养环节所应采取的对策。
93-97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四元三维”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摘要:考核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育的目标和效果有导向性作用。在充分把握高职院校现行的课程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考核评价的先进经验,建立以"教师、学生、同学、家长"为考核主体、以"知识、技能、素养"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四元三维"的课程考核体系,并对考核的实施、保障、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等进行探讨。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