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德育研究、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理论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2-1981
  • 国内刊号:21-1088/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3
  • 综合影响因子:0.46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农业教育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高校领导论坛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博弈分析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寻求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均衡,成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在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经济学假设及博弈目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教务处、教师、学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构建出利益相关者博弈模型,并求出博弈均衡最优解。
3-6

“五位一体”: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机理研究——基于职教转型视角的实践创新

摘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从外延上处理好开放度不够(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区域发展需求对接不够)的问题,在内涵上处理好互动性不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在目标、内容、过程与绩效方面的互动性不够)的问题,在主体上处理好开发度不够(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带动作用不够)的问题。建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双能力队伍的培养)的科学发展机制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7-10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发展研究

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现象探析——大学生就业难的视角

摘要: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现象的实质是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扩大,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降低了高等教育经济收益,增加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但对高等教育非经济收益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城市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收益更少,更偏好教育的经济收益以及承受教育投资风险能力更弱。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进一步扩大及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提高农村籍大学生比例的对策在于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提高高等教育收益、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
11-15

河南高校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势与对策

摘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6-19

大学生村官: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选择与启示

摘要: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大学生村官,在政策保障支持、生源基础、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地方农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全人”的培养,在道德建设、社会责任、实践能力、调查研究、群众工作等方面统筹规划,要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农村的用人。
20-22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德育研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既可以通过其思想来源得到展示,又可以借助其主要问题予以体现,也可以根据其理论精髓得以彰显。深入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作用。
23-25

论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轭与模式生成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主要通过对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群体等进行帮助来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二者核心价值理念、工作在目的与功能以及方法方面的一致性能够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并推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治疗型学校工作模式、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以及社区型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应用将会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26-29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科与专业建设

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与管理策略探析

摘要: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研究机构进行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促进跨学科项目启动和运行的措施、跨越学科边界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奖励体系、不同学科文化的对话与融合、获取有限资源的组织优势、经费筹措与管理体系、协调相关单位人事关系的制度与政策和基于项目评估的资源分配调整办法这8个方面构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对这些支撑条件的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管理改革依据。
30-32

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摘要:都市农业是一种以高科技、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度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其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协同推进。农业院校以服务农业为己任,针对都市农业背景下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学科建设制度”等策略,构建符合都市农业发展的学科体系,促进都市农业科学快速发展,并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
33-37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教育教学管理

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建议

摘要:推动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行业特色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给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农业高校顶层设计、政府投入力度以及评价体系构建对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38-40

浅论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MOOC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研究MOOC的产生、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MOOC和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与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41-43

论民办高校“六个三”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不仅对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且对于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职业指导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民办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四个缺乏与四个不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六个三”体系是实现民办高校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有效路径。
44-47

园艺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分析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园艺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立足社会需求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园艺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48-50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构建与改进措施分析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交叉性较强的专业,作为农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定位,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尤其重要,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为基础,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构建了一套将专题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综合实习体系,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旅游景区的顶岗实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1-54

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森林生态学为例

摘要: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55-57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生工作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摘要: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58-61
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提升研究生原创力的学术生态建设探讨

摘要: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原创能力,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研究生的学术生态关系和学术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学术生态因素,指出当前该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研究生原创力的学术生态建设对策。
74-78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例

摘要:“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各省市教育改革规划的实施和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会商机制的建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通过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构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平台。通过分析该计划实施的现状,明确提出“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可以设想将长三角研究生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生教育功能区,探索建立一个统一管理该功能区的机构,以此推动区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深入发展。
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