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 国际刊号:1001-4233
  • 国内刊号:42-102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06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8.51
  • 综合影响因子:4.3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章首先厘清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指出工程伦理是阐述、分析工程(包括活动和结果)与外界之间的关系的道理;接着分析了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的若干内容,进而就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工程伦理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建立工程伦理学科,建立工程专业的行业组织并要求其明确包括伦理规范的行业规范,建立专业的工程师组织并形成伦理上的集体自律,对工程研发和工程应用的伦理规范进行目标研究、后果分析和过程监控,在工程教育中纳入工程伦理内容。
1-4

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

摘要:【访谈人物简介】岑可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在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生物质能利用与制氢技术、储能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流动和电站锅炉。
5-9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工程教育前沿

大国的“计算”战略——德、美、俄的计算工程及其人才培养设想

摘要:作为工业强国的德国、美国和俄罗斯,均已在计算工程及其教育领域形成较为系统的战略视野和对策。德国以工业4.0的理念具体规划和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同时积极推进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美国在"竞争胜出就是计算胜出"信念支持下,尝试通过建模仿真实现工程科学的变革式发展,并提出培养CS&E工程师;俄罗斯则凭借其强大扎实的数学及自然科学根基,全面分析现代工程发展趋势,强调在构建一个高科技计算工程环境的"教育—研究—创新"前瞻性架构基础上,努力造就具有计算能力的现代工程师。我国在计算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的研究方面已有若干进展,但因学科分立且自行其是,至今尚无与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并形成强大人才储备的国家"计算"战略。本文着重评介德、美、俄的相关进展,简单讨论它们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10-20

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应用内容分析方法的多案例研究

摘要:国际联盟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大学之间人才合作培养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6个典型的国际工程教育大学联盟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来识别工程教育大学联盟建构过程中的关键维度和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目标、运行机制、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教育大学联盟建构的现实经验,本研究尝试构建了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概念模型,为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
21-26

工程教育,让世界更美好——2015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TEE 2015)综述

摘要:以"工程文化与伦理和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为主题的第三届全面工程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TEE2015)于2015年4月17~18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工程文化、工程伦理是全面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让世界更美好"愿景的重要基础,质量认证则是中国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为此,研讨会围绕"应树立怎样的工程伦理观"、"工程学与人文学科的相互融合"、"企业的责任关怀和工程伦理与文化"、"国际工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及其新进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进程及反思"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此外,本次会议首次提出并了"工科毕业生誓言"。
27-35

论工程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导向

摘要:设计能力的提高是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的工程设计教育,不仅要关注理性的知识和方法,还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较短的学时内达到好的培养效果,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创新观念,包括需求驱动的创新观念、创意引领的设计观念和知识服务观念。
36-39

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备条件。高校创客教育的推行以创客空间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创新、实践、分享"的创客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及创业就业能力。相较于美国高校,我国高校的创客教育起步较晚,需要从创客空间、创客课程、创客教师及学生学习方式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40-44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理性视角:从失衡走向回归

摘要:本文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失衡以及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中的科学理性和工程理性失衡的问题。通过梳理我国近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寻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培养模式选择中理性失衡的原因,提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理性发展的建议。
45-48

协同创新视角下中美研究型大学远缘跨学科学术合作状况研究

摘要:高校远缘跨学科之间的学术合作及其产生的成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协同创新的情况。本研究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相似度较高的5所理工类学校为案例,利用UCINET6.0等软件对这五所高校的远缘跨学科合作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包括:通过对样本的数量分析发现国内外远缘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产出的差距;通过对点度中心性的分析,对远缘跨学科的合作分布特征、稳定性和网络结构进行划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高校远缘跨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9-5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工程学习:模式变迁与理论阐释

摘要:伴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工程学习经历了"学徒模式"、"传播模式"和"反思模式"。笔者吸收并借鉴情境主义发展理论的观点及思想,提出了"共同体模式",即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在工程实践共同体中实现知识获取、能力发展以及身份建构。"共同体模式"不仅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平等性,而且兼顾了个体反思与社会互动。
55-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基于中国39所“985”大学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研究型大学教师为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大学职能分析、行为事件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提取教师胜任特征要素,以此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以来自中国39所"985"大学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获得了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的构想结构;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了构想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发现,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含基本特质维、人际特征维、概念认知维和科研内驱维4个维度20项胜任特征要素。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的建议。
64-69

论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

摘要:学术劳动力市场类似于普通劳动力市场,存在主、次市场分割的现象。但二者在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结合三份国际和国内调查数据,对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假设进行了四个维度的验证。本文认为,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包括中科院中客观存在,该假设更多适用于中国及发展中国家,未健全的学术分流制度等是造成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学术能力是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是对强调性别、种族对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西方研究的一种补充。
76-8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外国高等教育研究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新纪元:“创业美国计划”的出台、实施与特点

摘要:"创业美国计划"(2011)是奥巴马政府尝试整合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在全美创造和鼓励更多高成长企业的纲领性计划。受该计划影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围绕"人才—国家"、"精英—大众"两个维度,在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以创业计划大赛服务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突破性技术的创新创业以及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各利益相关者职责明确、加强协同,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82-87

中美工科高校学术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入选ESI工程学学科领域的147所工科排名靠前的大学,通过对其学术水平的对比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大学学术成果在数量上基本持平,但质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可以归纳为学术水平分布的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国研发人员、资金投入对学术产出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学术水平的制度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对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应加强对学术成果原始创新的要求,淡化对量化指标的片面追求。
93-98

美国社区学院认证体系的特征分析与启示

摘要:美国社区学院认证的目的在于确保学生获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本研究对社区学院的认证体系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5个维度进行了特征分析,梳理了认证标准的价值导向,对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99-10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研究生教育

教育博士培养模式:问题与变革

摘要:教育博士(Ed.D.)学位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典范。本文基于已有文献探究了教育博士的发展逐渐与教育哲学博士(Ph.D.)趋同的表现及原因,重点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5所典型大学正在进行的教育博士改革趋势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它们的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和毕业成果的特点。这些国家的经验对于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04-110

研究生教育质量预警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预警的内容、方法、标准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以研究生生师比、生均科研经费、生均等表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构建了预测和预警模型,并利用教育部直属理工农医类高校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综合利用各种数学预测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对相关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前发现研究生教育质量要素指标的相对变动趋势并作出预警。本文对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预警研究和具体实践具有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111-115

研究生课程中教师应起到怎样的作用

摘要:研究生培养在我国科技创新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课程教育仍然是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生课程中教师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对此问题的研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在研究生课程中教师应起到与教材或讲义互补的作用,包括"激、拓、增、培"四个方面,即激发兴趣、开拓视野、增进信心和培养科学精神。以教学实践中的若干具体细节为例,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