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 国际刊号:1001-4233
  • 国内刊号:42-102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06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8.51
  • 综合影响因子:4.3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院士论坛

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

摘要:文章从教育规模扩张、教育结构改善、教育投入增大、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改革发展、国际合作加强等六个方面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从供需矛盾、目标和模式趋同、工程实践缺乏、教学体系不适应工程需要和学生素质下降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中国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五大前景:学校竞争将加剧,工程人才的供需矛盾将缓解;学校办出特色有赖于改革工程师制度和行政化的办学体制;产业转型将有利于解决产学结合培养人才问题;教师将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全方位努力。
1-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工程教育前沿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关系到参与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标准的达到。本文首先讨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然后依次讨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作用机理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最后指出采用研究性学习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参与高校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参与高校的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5-15

美国K-12工程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衔接及启示

摘要:在以技术主导的21世纪,工程教育前移、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介绍了美国K-12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工程课程、课外活动、工程学校三方面分析了K-12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途径与方式,并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工程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小学与高校共同探索合作途径的对策与建议。
24-29

“新美国大学”框架下的ASU创业实践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新美国大学概念框架,探讨创业的重要性和ASU的“大学是创业者”活动;再以克拉克提出的创业型大学的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整合的创业文化五个核心要素为视角,分析ASU建立创业型大学的措施和特点,以期对我国大学转型变革提供启示。
30-3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动态

2011年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全球研讨会综述

摘要:由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EE)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11年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全球研讨会(Global Symposium)于2011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程教育与全球经济”(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Global Economy),美国工程教育学会领导人和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近100位校长、工学院院长、工程教育学者、政府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了会议。
40-45

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在津举行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11年10月31日在天津大学举行,共有71位理事或理事代表参加会议。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教授,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国际工程教育组织联盟副主席余寿文教授,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林萍华教授,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教授,学会秘书长雷庆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副校长杨丹教授主持。
46-4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基于社会服务产出类型的工科大学分类法研究

摘要: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工科大学分类方法,即以社会服务产出类型为分类依据,综合考虑高校三大职能的产出要素,以要素聚合法产生不同的工科大学类型,为解决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以及切实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新思路。
47-53

美国大学教师管理研究(下)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师管理的实践,包括教师雇佣与职务结构、聘任过程、任用、考核、待遇、资源配置等方面,并提供了6所学校的案例。研究特别关注美国大学教师管理的制度与文化特色以及过去30年来的新变化。最后,本文给中国高校教师管理改进提出了三个建议:加强基本制度与文化建设;引进入力资源管理;在学术界全面倡导学术专业主义。
68-83

五元合一:美国工科本科生实习系统研究

摘要:实习是工科学生获得直接的、真实的工程经验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工科本科生实习困难重重的当下,我们亟需了解国外的学生实习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本文以美国学生实习的运转机制为研究对象,评析了学生、学校、企业、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学生实习的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其角色如何定位,责任何在及如何履行,彼此之间如何相互依赖和制约,最终形成一个利益耦合、有效运作、边界开放、自我完善的学生实习社会大系统的过程。
84-91

大学生就业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大学毕业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工作绩效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导致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而要解决工作绩效的问题,引入胜任特征理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已有文献研究、企业访谈与专家小组讨论的结果,本文建立了大学生就业胜任特征词典;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大学生就业胜任特征结构模型,包括行为胜任特征维、情感胜任特征维、元胜任特征维、知识技能维和价值、品质与特质维5个维度,共计29个要素。通过对企业人员与在校学生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每项就业胜任特征要素的重要性看法上,企业入员与在校学生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是引发其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92-97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但目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套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这类院校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的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原则、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原则、实践实训的全程性原则,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2-10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推进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选择。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研究性教学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既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难点所在,也是促进我国高校整体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构建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紧扣研究性教学中所蕴含的带有共性的基本要素,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业考核等几个主要环节着手,以适应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111-115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在阐述构建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体系的动力因素和思想基础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体系的架构特征,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与具体实践,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设计思路和实现途径。
116-12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研究生教育

博士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探讨博士生社会责任意识问题的重要意义,应用对上海、西安两地4所高校424名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结构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博士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政策建议。
124-13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科与专业建设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按照“确定培养目标—探索能力素质主线—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制定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施教学改革—检验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各培养环节”的系统工程思想,探索和实践了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自动化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中已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36-140

基于两类生源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主要招收理工类和艺术类两种类型的高中生源,本文基于这两类生源,进行了生源类型、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毕业生状况的比较和分析,分别从培养前、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三个阶段研究这两类生源在人才培养体系上的异同。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只有将理工类的工程技术教育和艺术类的设计美学教育更好地融合,建立赶科学完备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集合技术、艺术和经济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创造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工业设计师。
146-149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建设机制研究

摘要: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单元、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引领专业建设的专业带头人,在高职教育提高质量中的作用更为关键。作者从高职院校专业分析着手,对专业带头入的目标定位、发展要求及保障条件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以专业带头人推动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
150-154

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技术素养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技术人才的技术素养内涵和智力结构要素的比较分析,指出技术素养培养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隐性工作过程”和“显性工作过程”的概念,并且给予了基于技术素养和智力因素的深入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如何实现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培养,提出了“过程”、“整合”、“记忆”、“联系”、“转换”、“情境”等六种教学策略,以及“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等课程策略。
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