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 42-1026/G4 国内刊号
  • 1001-4233 国际刊号
  • 8.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专稿、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工程教育前沿
综合就是创造——综合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13-18

摘要:本文从探讨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本质差异入手,对基于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和综合工程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新阐释,并对综合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突出问题、历史实践和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综合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特色计划、出口通道等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19-22

摘要:现代企业与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对学生在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交流等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大系统调控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很少、甚至从未进行过项目创新与设计的训练,缺乏学习目标和自我规划,不理解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以上的种种问题,使中国大学工科新生的现状与CDIO四大能力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因此,尽早对这些新生进行CDIO训练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在1级项目的初始阶段(cornerstone)对新生进行CDIO理念教育与训练的情况。在该系1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向学生讲授CDIO基本理念与方法,并向学生全面介绍基于CDIO理念而设置的本专业课程计划;其次,通过剖析一个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电子产品结构与设计,使学生认识到产品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再次,通过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请企业高层管理者讲演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规律,及其对人才的要求及标准;最后,通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使学生直接体验设计与创新。通过2006、2007级两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23-27

摘要:以陕西和宁夏320位电子信息类企业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因。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其次是短期利益,最后企业才会考虑长远策略。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动因存在着显著差异。

资源依赖:产学研结合的动力——华中数控产学研结合案例研究28-31

摘要:本文以组织理论为分析工具,选择武汉华中数控股份公司为案例,对其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认为意识到组织间资源的相互依赖是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由于产学研之间在资源依赖程度上存在差异,为了避免出现中心组织的自主性被削弱的可能,组织会试图通过组织或制度创新来影响它们的环境。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专题研究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32-38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经历了30年改革历程,经历了试点、全面改革和不断深化等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内容主要围绕高校自主权下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健全与完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五大主题而展开,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未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根据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理念,确立“质量”+“效率”的复合式改革目标,建立“简约化”的高校组织结构和“品”状组合的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在法律框架内实现高校的责权统一,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超越评估(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设想39-49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国首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实践与问题,最后,在借鉴欧美经验、联系中国实际基础上,就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一个框架性构想。

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50-56

摘要:本文围绕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相关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57-61

摘要:承认高职院校的大学属性,就必须承认其大学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合作精神”等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同样存在,高职院校也可以产生自己的“大师”。作为高等教育“工学互动组合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教师更强调教学“合作精神”。应把“大学精神”从狭隘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把高职院校教师的独特价值挖掘出来,这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券制度——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62-65

摘要:教育券制度是西方国家对教育投资体制的一种创新,其概念背后是一种典型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资助机制,它在西方教育领域的盛行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资助计划改革以及教育治理机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引入教育券制度有利于把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权交还给市场,具有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促进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协调发展,满足学生教育选择权等现实意义。

研究型大学学术环境的建构:可拓学的观点66-72

摘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可拓学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环境的多种因素,并找出关键因素。根据对关键因素的可拓变换,识别研究型大学学术环境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研究型大学学术环境的建构提供思路。

学术职业的运行规则——激励大学教师的若干原则探析73-77

摘要:在大学这类学术组织当中,学术共同体对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在增进与传播知识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的承认和荣誉,被人们更为看重,因此,设计较好的激励制度以让大学教师职业效能更好地发挥至关重要。激励制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的组织特性和大学教师的职业性质,进而遵循某些制度设计的原则。如大学的适度分层(分类);激励能真正测量大学教师表现的有效信息;激励的强度适当;对大学教师的监督最小化等等。

更正77-77

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78-81

摘要:本文通过自编问卷,从职业价值评价、职业选择动机、职业理想三个方面,对我国东西部各四所高校的1486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并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的有效管理——多案例实证研究82-88

摘要:基于绩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大学学术组织的特征,本文提出跨学科科研组织绩效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12个跨学科科研组织进行多案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合适的组织结构是高绩效的重要前提;在运行机制方面,自觉和人情、合作伙伴、精神激励、混合交流方式、传统道德等因素对组织绩效效果明显;学术带头人不仅夏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甚至于新学科的产生;学校的支持和政策也很关键。

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的特点及其启示89-92

摘要:当今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世界闻名,这与其教育投资政策的独特性有关。它的投资力度大、执行力与延续性强、经济效益高以及拥有国民重视教育投资的良好氛围等特点;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未来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

基于SFA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成本效率评价93-97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高校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随机边界法分析2002~2005年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成本效率,结果发现高校的整体成本效率值为0.59,比理论最小成本多支出41%的成本。深入分析影响效率因素后发现学校的类型、办学地点以及教师的职称结构、办学条件中的占地面积、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均显著影响高校的成本效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学科与专业建设
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98-102

摘要: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本质是促使研究与学习的融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SRTP在实施对象、研究领域、项目来源以及时机安排等方面的内在准则,创设一个良好情境,让学习者得以在研究中学习;同时转变教学观念,促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变革,探索建立以研究项目为中心的学生科研训练过程管理模式。

国家精品课程的可用性研究103-107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精品课程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与内容分析法,从2003~2006年度评选出来并且能够点击浏览的国家精品课程中选择了88门课程,结合文中所构建的国家精品课程可用性评价指标,对国家精品课程可用性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国家精品课程可用性策略,以期能够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