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催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分子催化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 62-1039/O6 国内刊号
  • 1001-3555 国际刊号
  • 1.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分子催化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分子催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快报简报、论文、综述、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

分子催化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论文
碱处理对β分子筛催化苯与苯甲醇液相傅-克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199-205

摘要:采用NaOH水溶液对β分子筛进行碱处理,利用XRD、N2-Physisorption、XRF、NH3-TPD及SEM等表征手段,使用苯与苯甲醇为反应物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对碱处理前后β分子筛的物性和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处理程度的加深,β分子筛的孔径增大,催化剂外比表面积显著增加,β分子筛的弱酸强度和弱酸总量有所下降,由此带来的反应结果是苯甲醇的转化率显著提高.对于孔径最大的催化剂,在常压下80℃时进行反应,当反应时间为140 min时,苯甲醇的转化率已达到100%,选择性有所提高.

纳米-微米铁修饰的维氏体氨合成催化剂(英文)206-214

摘要:我们以商业预还原的维氏体(Fe1-xO)氨合成催化剂为载体,采用Fe(NO)3·9H2O和H2C2O4·2H2O进行原位室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铁或微米铁修饰的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并通过XRD、SEM、TG-DTG、H2-TPR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NO)3·9H2O和H2C2O4·2H2O室温固相反应完全生成产物Fe2(C2O4)3·5H2O,且产物分散于载体维氏体催化剂表面.通过纳米铁-微米铁的修饰,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有很大提高且稳定性好.催化剂活性随着Fe负载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负载量5%时催化活性最好,反应器出口氨浓由450℃(12.4%)、425℃(11.0%)、400℃(9.4%)分别提升至450℃(15.6%)、425℃(14.8%)、400℃(13%).通过一步简单的修饰,维氏体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提高约25%~38%.由于焙烧和还原,生成的Fe1-xO或铁粒子与铁催化剂表面发生强相互作用,因此,反应过程中纳米铁或微米铁粒子能稳定存在,催化剂有较高的稳定性.

载体焙烧温度对RuO2/TiO2催化HCl氧化性能的影响215-222

摘要:以不同温度焙烧TiO(OH)2得到的TiO2为载体,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RuO2/TiO2-C(C=450、550、650及750℃)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对其在HCl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有显著影响.随着载体焙烧温度(≤650℃)的升高,RuO2与TiO2之间的晶面匹配度逐渐变高,促进了RuO2在TiO2表面的分散,其中RuO2/TiO2-650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而当载体焙烧温度过高时,RuO2/TiO2-750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大大下降,可能是由于过高的焙烧温度导致载体出现严重的烧结团聚现象,以及RuO2与TiO2之间过强的相互作用,阻碍了HCl氧化反应的进行.此外,减小RuO2的粒径可以促进HCl氧化活性的提升.动力学结果显示,催化剂表面的HCl氧化反应主要受O2分压的影响,表明O2从催化剂表面的解离吸附为决速步骤.

共沉淀法掺杂SiO2对V2O5-WO3/TiO2催化剂SCR性能的影响223-235

摘要:通过共沉淀法将SiO2组分掺入到V2O5-WO3/SiO2-TiO2催化剂TiO2载体中,并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手段,考察了不同SiO2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表面性质与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掺入到TiO2中,Si与Ti形成Si—O—Ti键,使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Si—O—Ti键的生成以及SiOx物种上的-OH基团使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增加,但新增的Br?nsted酸对SCR反应不利,并且SiO2的掺杂也使得V5+含量降低,Si—O—V键合作用使分散的VOx物种更难还原.Si组分以共沉淀法掺入到V2O5-WO3/TiO2催化剂会造成脱硝活性的显著下降.

光还原Pt掺杂三维有序大孔ZrO2复合材料的光降解与光解水制氢236-246

摘要:采用胶晶模板技术结合光还原方法制备了Pt掺杂复合材料三维有序大孔Pt/ZrO2(3DOM Pt/ZrO2).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3DOM Pt/ZrO2的晶相、组成、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t掺杂复合材料3DOM Pt/ZrO2与单体ZrO2的晶相相一致,其形貌呈现三维有序大孔结构,且孔结构排列整齐有序,孔壁为介孔结构.经光还原作用后该复合材料中Pt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并且均匀分布在三维有序复合材料表面.同时,与单体ZrO2相比,复合材料3DOM Pt/ZrO2的BET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光吸收性能发生改变,在240~350nm间呈现强吸收.另外,在多模式光降解实验中,3DOM Pt/ZrO2的光活性明显增强.同时,其光解水制氢性能差不多是P25的2.5倍.

Bi2WO6/Bi-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研究247-257

摘要: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花状Bi2WO6与TiO2和Bi-TiO2相复合的光催化剂,并使用新型LED节能灯为光源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研究发现,粉末态Bi2WO6显示出花状结构,但无光催化氧化活性,而将Bi2WO6粉末与TiO2和Bi-TiO2复合后,两者相互作用所形成异质结结构形态,尤其Bi2WO6/Bi-TiO2催化剂,所制样品展示出更佳的催化氧化活性,而经浸渍法所得样品几乎无光催化氧化活性,催化剂随着TiO2和Bi-TiO2含量的增加,复合催化剂显现出不尽相同的氧化活性规律,其中Bi2WO6与Bi-TiO2质量比为1∶2样品表现最佳,36h催化氧化甲醛转化率高达92.2%,甲醛浓度低于我国居室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且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复合半导体MoS2/Cu2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258-266

摘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MoS2/Cu2O催化剂,对其催化降解甲基橙(MO)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液相剥离和梯度离心获得少数层MoS2纳米片,然后采用水热还原法在MoS2纳米片上合成Cu2O纳米颗粒,形成MoS2/Cu2O复合半导体,并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UV-Vi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在可见光下,MoS2/Cu2O复合半导体降解MO的效率明显高于纯MoS2和Cu2O.为了获得最佳光催化活性,探究了MoS2质量分数(5%、10%、20%、30%、40%、50%)对MoS2/Cu2O复合半导体光催化降解MO的影响.最后,经过5次循环实验,MoS2/Cu2O降解率下降为82.5%,循环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子催化杂志综述
羧酸加氢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67-276

摘要:生物质衍生羧酸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是生产生物质化学品的重要过程之一.我们从羧酸分子加氢反应机理与加氢催化剂两个方面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第Ⅷ族金属,尤其贵金属作为活性金属的羧酸加氢反应机理,以及不同催化剂对羧酸加氢反应途径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羧酸水相加氢反应中Ru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丁烯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277-286

摘要:综述了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失活形式,总结了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研究进展,包含金属临氢再生、超临界流体再生、氧化煅烧再生等.对比了各类再生方法的再生效果,发现这些再生方法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催化剂再生至不同程度,但还存在着操作条件过于严苛,成本过高等问题阻碍其工业化.因而探索操作简单、低成本且高效的再生方法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溶剂热法在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及贵金属等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87-298

摘要:固体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等对其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催化剂的制备已经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焦点.在诸多催化剂制备方法中,溶剂热法以其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结晶度高及粒度可控性好等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我们以乙二醇和离子液体为典型溶剂阐述了溶剂热法的特点及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溶剂热法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以及贵金属等催化剂制备中的运用,对溶剂热法制备催化剂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