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催化杂志社
分享到:

分子催化杂志

《分子催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快报简报、论文、综述、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3555
  • 国内刊号:62-1039/O6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69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9
  • 综合影响因子:1.2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分子催化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论文

联萘酚衍生C3对称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诱导二乙基锌与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含手性联萘酚的C3对称树状小分子配体(L1),并将L1用于诱导二乙基锌和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获得的二级醇最高的对映选择性为91%ee,产物最高收率达99%.反应完成后,只需经过简单的萃取和洗涤过程就可实现对配体L1高回收率的回收.配体L1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
299-306

以类水滑石CuZnAl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对C—N交叉偶联反应的性能研究

摘要:以类水滑石CuZnAl为前驱体,经600℃焙烧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Zn/Al摩尔比的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AAS及XPS等表征,并测定了该催化剂催化碘苯与咪唑C—N交叉偶联合成1-苯基咪唑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Cu/Zn/Al摩尔比为2∶1∶1时,其活性组分Cu分散均匀且催化性能达到最佳.在130℃空气气氛中,KOH存在的条件下,反应24 h,1-苯基咪唑的产率可达到85.8%,实现了C—N偶联反应在多相催化体系中进行.催化剂可回收不产生环境污染,经5次重复使用其催化性能下降不明显.
315-322

1-正丁基-4-吡啶甲醛溴化物键合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在环境友好介质水中,1-正丁基-4-吡啶甲醛溴化物离子液体与壳聚糖发生反应生成了离子液体键合壳聚糖衍生物(BFPyBr-b-C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和热重等分析技术对离子液体键合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以BFPyBr-b-CS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无溶剂条件下对芳香胺和碳酸乙烯酯进行N-羟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23-330

淀粉模板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催化α-蒎烯氧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以淀粉为生物模板,LDHs晶核溶液为前驱体,通过共沉淀法、陈化及煅烧过程,制备了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多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X)、N2吸附-脱附(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形貌、结构与化学组成的表征,并比较它们H2O2-α-蒎烯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淀粉以"嵌入"式发挥模板作用制备出具有独特形貌、孔径分布在约2-5 nm的介孔及大孔尺寸的多金属复合氧化物多孔材料,其比表面积达760.90 m^2/g,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其中MgZnAlFe四元复合氧化物催化性能最佳,在α-蒎烯/H2O2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10.0 mg、溶剂(V(DMF)∶V(水)=4∶1)2 mL、20℃下反应4 h时,α-蒎烯转化率可达53.8%,产物2,3-环氧蒎烷、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48.9%、2 9.9%、21.3%.
339-347

Fe-P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可见光下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双氰胺、硝酸铁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制备Fe-P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使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N2吸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入掺杂剂可以抑制g-C3N4的晶粒生长,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带隙能,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表明Fe-P共掺杂g-C3N4的反应速率常数是纯g-C3N4的6倍.我们推测了P和Fe可能的掺杂态以及光催化反应机理.
359-368

Ag-BiVO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摘要:BiVO4是一种优良的可见光光催化剂,但是低电荷分离效率和表面吸附性差能严重地制约了其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我们通过简单易行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银-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Ag-BiVO4).通过XRD、EDS、XPS、SEM、DRS、PL和BET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银以Ag和Ag2O的形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nm),以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和无色小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Ag-BiVO4和BiVO4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的引入能有效提高BiV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Ag掺杂量为1.44%时,其光催化效率最高.吸附实验表明Ag的存在极大地加强了RhB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进一步实验表明Ag2O和Ag的相互协同作用使Ag/Ag2O-BiVO4可见光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其中Ag2O因与BiVO4形成p-n型异质结对其催化活性起到主导作用.
369-381

TiO2(B)纳米带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分解水产氢性能

摘要:经过钛酸四丁酯强碱溶液中水解→水热→质子交换→焙烧路线制备出TiO2(B)纳米带.采用HRTEM、FESEM、XRD、UV-Vis、BET和光解水产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的微观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路线制备的TiO2(B)纳米带反应条件温和,便于大批量合成.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实现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的调变,且不同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的材料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对比,它们的活性顺序为:NaxH2-xTi3O7·nH2纳米管〉TiO2(B)〉TiO2(anatase)〉Na2Ti6O13,表明TiO2(B)纳米带是一类较好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半导体材料.提出了TiO2(B)纳米带的可能经历了Na2Ti3O7→H2Ti3O7→H2Ti6O13→H2Ti12O25→TiO2(B)的形成过程.
382-389
分子催化杂志进展与评述

来稿注意事项

摘要:1.自由投稿,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负责稿件的保密审查).请勿一稿两投,勿将稿件寄给个人.
4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