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催化杂志社
分享到:

分子催化杂志

《分子催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快报简报、论文、综述、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3555
  • 国内刊号:62-1039/O6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69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9
  • 综合影响因子:1.26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分子催化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论文

溴化钯或乙酰丙酮羰基铑/手性配体催化醛与乙酰胺的不对称酰胺羰化反应研究

摘要:采用溴化钯为催化剂前体,与非螯合型双齿膦配体L1(DPPFF)、联吡啶型双齿膦配体L2(P-PHOS)和二茂铁基手性双膦配体L3((S,Rp)-BPPF)制备络合物催化剂,以乙酰丙酮羰基铑为催化剂前体,与手性亚磷酸酯配体L4-L6制备络合物催化剂,将其分别应用于底物环己基甲醛或苯乙醛的不对称酰胺羰化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溴化钯与联吡啶型双齿膦配体L2络合物催化剂在苯乙醛的酰胺羰化反应中给出25%ee和11%的产率;溴化钯与非螯合型双齿膦配体L1络合物催化剂在环己基甲醛反应中给出4.3%ee和15%的产率.
202-208

新型四氮锰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四氮配体(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e)及其相应的锰(MnⅡ)配合物,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过氧乙酸氧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当量及氧化剂当量等一系列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了各种底物的适用范围,最终取得了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及85%~99%的产率.
209-212

Au/N-Ti-HMS的制备及其催化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以十二胺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Ti含量的介孔分子筛Ti-HMS,并通过高温氨处理对其进行高温改性,在分子筛表面和骨架中引入碱性N原子.分别以改性前后的Ti-HMS为载体使用沉积沉淀法制得纳米金催化剂,并考察氢气、氧气共存条件下催化丙烯气相直接环氧化的催化性能.通过氮气等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DR UV-Vis)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及高倍透射电镜(HRTEM)对载体及纳米金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Ti-HMS分子筛试样具有典型的六方介孔特征,Ti以骨架四配位状态存在.以850℃高温氮化改性Ti-HMS为载体制备的纳米金催化剂,在常压、100℃条件下,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30 min后,丙烯的转化率达6.28%,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83.10%;反应270 min后丙烯的转化率降至4.74%,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82.49%.经高温改性处理后,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13-219

甲醇室温催化燃烧负载型铂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铂为活性组分,氧化铝颗粒、单晶硅片及单晶硅片支撑的氧化铝薄膜为载体,制备了甲醇室温催化燃烧催化剂,研究了载体种类、载体性质、制备方法及铂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均可使甲醇在室温下燃烧;作为甲醇燃烧催化剂的载体,氧化铝优于单晶硅,薄膜状氧化铝优于颗粒状氧化铝.当载体种类和性质均相同时,化学分散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于磁控溅射法.就活性组分而言,增大其负载量并不一定能提高催化活性,本实验中,当铂的负载量下降两个数量级后,单位质量铂上甲醇的转化量提高了26倍.
220-225

Pd/Mn/Ba/Al催化剂的NOx存储-还原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n/Ba/Al系列催化剂,并用DR IFTS、TPD、TPS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点NOx的存储量以及存储-还原循环中NOx的脱除率.结果表明,NO更容易在MNOx上形成亚硝酸盐,Mn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d/Ba/Al的低温存储活性,与Pd/Ba/Al相比,Pd/Mn/Ba/Al在30℃、100℃、200℃、300℃的存储量分别提高了87%、59%、32%、91%,循环实验表明,在200℃和300℃时,NOx的脱除率分别提高了5%和37%,而在400℃的NOx脱除率稍有降低.
226-232

有机碱介入的芳香羧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脑

摘要: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及杂环氮碱为添加剂,研究了有机碱对芳香羧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脑制备茴香醛的调变作用.考察了催化剂性质、添加剂种类、DMF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茴香脑选择氧化的影响,发现DMF作为温和的Lewis碱与pH值调节剂,对茴香脑的转化及主产物茴香醛的选择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计量的过氧化氢(H2O2∶茴香脑=2∶1)为氧化剂,0.5%邻苯二甲酸氧钒配合物(OPC)作催化剂,在DMF-CH3CN(6%v/v)介质中30℃反应5 h,底物转化率与茴香醛选择性分别为97%和89%.
233-237

氧化铝负载Co基F-T合成催化剂还原性能

摘要:采用XRD、TPR、XPS和H2-TPD等技术对Co/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还原温度低时,催化剂中Co物种还原不充分,活化不够,催化剂的F-T合成反应活性偏低;高温还原时,由于催化剂中金属钴颗粒聚集和增大使活性组分的有效活性面积减小,催化剂的F-T合成反应活性下降.还原温度在400~500℃之间存在最佳值,在此温度区间内对催化剂进行还原活化,催化剂的性能相对较好.
238-243

催化羟基化制备2,5-二甲基苯酚的研究

摘要:由2-萘酚经亚硝化、加成、络合、中和反应合成了C.I.颜料绿8(简称PG8).考察了对二甲苯/H2O2直接羟基化制备2,5-二甲基苯酚反应中PG8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溶剂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0.0 mL乙腈溶剂,0.1 g催化剂,H2O2与对二甲苯摩尔比为5,温度60℃,反应5 h,对二甲苯的转化率达到55.9%,2,5-二甲基苯酚的收率达到10.1%.
244-249

由O-苄基异脲合成苄基醚的新方法

摘要:以BF3.Et2O为催化剂、O-苄基异脲和醇(酚)为反应原料,在中性、温和的条件下合成苄基醚,可得产率从57.5%到91%.这为有机合成中用苄基醚保护醇、酚羟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50-253

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担载TiO_2制备光催化剂及其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摘要:以微孔型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为载体,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烧结法分别制备了TiO2/PSA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EDS、TGA等分析技术对PSAC及TiO2/PSAC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水溶性有机物甲基橙(MO)为探针,考察了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于目标降解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及循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所得样品均为微孔结构,且具备了光催化降解MO的活性.其中,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TiO2/PSAC复合光催化剂在高纯氮气环境下于450℃煅烧后,TiO2晶型为锐钛矿型,并以薄膜形式涂覆在PSAC表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6.7%,第三周期反应结束后降解率仍能保持在84.0%,分别高于浸渍-烧结法制备样品的90.1%和69.1%,而纯PSAC吸附对于MO的去除率为55.0%左右.
254-261

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油醇酯

摘要:对无溶剂体系中阿魏酸的转酯化疏水改性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减压反应器(0.001 MPa)中Novozym 435脂肪酶催化阿魏酸乙酯和油醇进行转酯化反应合成新型抗氧化剂阿魏酸油醇酯的方法.发现水活度(aw)明显影响转酯反应,阿魏酸油醇酯产率在aw〈0.01-0.75范围内随着水活度的增加而降低,推测底物阿魏酸乙酯和产物阿魏酸油醇酯的水解是该转酯反应的竞争性抑制因素.同时以阿魏酸油醇酯的产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温度、加酶量、搅拌器转速、反应时间、水活度、底物摩尔比等因素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脂肪酶催化阿魏酸油醇酯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5.0 mmol油醇,1.0 mmol阿魏酸乙酯,70 mg Novozym435脂肪酶,水活度小于0.01,反应温度为60℃,转速为200 r/min,反应时间为96 h,此时阿魏酸油醇酯的产率可达65%.固定化酶反复使用多次后,活性没有明显损失.
262-268

含离子液体介质中酶催化糖基化合成4-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

摘要:探讨了β-葡萄糖苷酶在离子液体/有机溶剂/缓冲溶液介质中催化直接糖基化反应合成4-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考察了反应体系组成、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1,4-二氧六环/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溶液是糖基化反应的合适介质.当三者的体积含量分别为17%、68%和15%,底物D-(+)-葡萄糖和4-羟基苯乙醇的含量分别为100 mg/mL和220 mg/mL、酶活力为12 U/mL时,在pH6.0、50℃、275 rpm条件下进行直接糖基化,产物浓度可达18.9 mg/mL.
269-275

丙酮介质中辣椒素酯的酶催化合成动力学研究

摘要:对脂肪酶在丙酮介质中催化香草醇和壬酸甲酯合成辣椒素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HPLC方法测定酶催化合成产物辣椒素酯的浓度,确定了反应初速度;采用双倒数作图分析法和产物抑制试验法研究了本合成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辣椒素酯的酶催化合成是按乒乓反应机制进行的.研究还确定了酶反应动力学方程和Vmax、KmA、KmB的值,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方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达0.997.
276-280
分子催化杂志进展与评述

英文摘要

I0001-I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