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催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分子催化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 62-1039/O6 国内刊号
  • 1001-3555 国际刊号
  • 1.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分子催化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分子催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快报简报、论文、综述、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

分子催化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分子催化杂志快报
无配体铜催化芳溴和K4[Fe(CN)6]的氰化387-391

摘要:铜催化芳溴氰化反应通常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而且配体和碱的使用也是必要的.本文发现无配体的Cu(OAc)2·H2O能够有效地催化芳溴的氰化;并且反应无需使用碱,无需惰性气体保护;为芳腈的合成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此方法可应用到多种芳溴的腈化,在16种芳溴底物反应的例子中,得到了56%-94%的产率.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论文
氨基磺酸做催化剂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β-Acetamido Ketones392-398

摘要:氨基磺酸作为一种可回收、绿色催化剂在室温下能高效地催化合成β乙酰氨基酮。反应产物通过红外、1HNMR和13CNMR表征,其结果证明为合成的目标分子.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二元官能团的β乙酰氨基酮也可通过乙酰氯、苯乙酮、间苯二甲醛和腈类化合物交联得到.而且二元官能团的β乙酰氨基酮的催化合成很少见报导.在氨基磺酸催化的酮、芳醛、乙酰氯和乙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体系中,反应有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催化剂用量少、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优势.

改性Y型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以及苯,萘对吸附的影响399-403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经金属离子改性的Y型分子筛吸附剂,并用XRF,XRD,XPS对吸附剂的化学组成,晶相结构等进行了表征.以含噻吩,苯并噻吩的辛烷溶液为模型燃料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以及苯,萘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Cu(I)Y,CuZnY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而苯对苯并噻吩吸附脱除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噻吩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大,萘对苯并噻吩和噻吩的脱除都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并由此推测,吸附剂与苯并噻吩或萘的结合比噻吩或苯更紧密,吸附的机理是耵络合.

利用SBA-15介孔内纳米碳合成含介孔的ZSM-5分子筛404-411

摘要:SBA-15介孔分子筛内填充蔗糖并炭化后,分别在碱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用含铝源及TPABr的溶液浸渍,将SBA-15分子筛孔壁的无定形结构转化成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除碳后得到含介孔的ZSM-5分子筛.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27A1MASNMR、NH3-TPD、TEM、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时间等参数对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合成的ZSM-5分子筛晶体中含有少量孔径约3.2~4.2nm的介孔孔道,其酸强度接近与常规ZSM-5分子筛的酸强度;弱酸性条件下合成的ZSM-5分子筛晶体中含有大量孔径约1.4—1.6nm的孔道,其酸强度明显低于常规ZSM-5分子筛的酸强度.

离子液体中无膦、无铜、钯催化的Sonogashira交联反应的研究412-417

摘要:研究了离子液体中无膦、无铜、钯催化剂在Sonogashira交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钯源、碱等因素的影响及底物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对各种电子效应的碘代烷和末端炔烃的Sonogashira交联反应是十分有效的,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收率.此外,该催化体系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循环四次后催化活性只有略微的降低.

Fe(Pd)P合金对PH3分解的催化作用418-421

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元铁基合金催化剂Fe(Pd)P,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发射(IC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催化PH,分解的实验,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三元铁基合金催化剂Fe(Pd)P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很高的催化活性,使用此催化剂在420℃,磷化氢的实际分解率可高达90%以上.

双二茂铁基醛亚胺钼(VI)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422-428

摘要:通过二茂铁甲醛与丙二胺反应得到双二茂铁基醛亚胺配体N1,N3-双二茂铁亚甲基丙烷-1,3-二胺(FcMP),FcMP与MoO2Cl2(THF)2的四氢呋喃溶液作用,合成了双二茂铁基醛亚胺钼(VI)配合物.以配合物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分别以苯乙烯和环己烯为底物,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量及溶剂对于烯烃均相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反应12h,环己烯的转化率为88%,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为98%;苯乙烯的转化率为84%,氧化苯乙烯的选择性为76%.催化剂经简单分离可回收使用,且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对环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ETBE的性能研究429-435

摘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纯硅介孔分子筛Si—MCM-41,并用浸渍法将磷钨酸(PWA)负载到介孔分子筛Si—MCM41上,制得了磷钨酸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x%PWA/MCM-41.利用XRD,FT—IR,Py—IR,BET,TEM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后的PWA颗粒粒径明显减小,粒径约为10个纳米,PWA在载体表面实现了均匀分布,通过叔丁醇和乙醇在高压反应釜内生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反应测试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和纯PWA相比,前者使叔丁醇(TBA)的转化率、ETBE的选择性有很大提高,当磷钨酸负载量为30%时TBA的转化率最大.最优的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条件是:载体550℃煅烧脱模,PWA负载量为30%,催化剂煅烧温度为300℃,醚化反应温度为120℃,乙醇与叔丁醇的摩尔比为2:1,催化剂的用量为1.4g.

金@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葡萄糖选择氧化性能436-441

摘要:采用硼氢化钠化学还原氯金酸的碱性溶液制备了纳米金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金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能够捕获金纳米粒子并易于形成金@壳聚糖复合材料.利用X-光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微分热重及差热分析(DTG—DTA)等对这种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发现该材料具有较小的金纳米粒子,壳聚糖的存在改变了金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该材料对葡萄糖选择氧化制葡萄糖酸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制备条件对Au/LaCoO3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442-447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3,并用沉积一沉淀法(DP法)制备了Au/LaCo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溶液pH、pH调节顺序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均有一定影响.Au/LaCoO3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沉积过程中在HAuCl4溶液中先加入载体后,再调节溶液pH=8,得到的催化剂经250℃焙烧后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ZnO对Au-Pd/CeO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影响448-453

摘要: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Pd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ZnO对Au—Pd/CeO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N:吸附、XRD、UV—Vis、TPR、H2-TPD和CO—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的引入减少了Pd活性中心,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但提高了催化剂H:选择性和降低了CO选择性.Au—Pd/ZnO—CeO2催化剂的TPR表明,在约200℃时开始有部分ZnO被还原,CO—IR显示CO吸收峰移向低频,这些结果表明Au-Pd/ZnO.CeO2催化剂中Pd和Zn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Pd和Zn之间相互作用抑制了Pd的甲醇分解活性,有利于H2和CO2的生成,使Au-Pd/ZnO—Ce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H2选择性和较低的CO选择性.

掺杂物对负载型ZrO2/Al2O3的催化性能的影响454-458

摘要:用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ZrO2/Al2O3和ZrO2-(MgO、K2O、CeO2、La2O3/Al2O3催化剂.用XRD、BET、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CO2和CH,OH为探针用原位红外对催化剂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氧化物有效的阻止ZrO2晶粒的团聚,并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CeO2的添加有利于碱性中心数的增多,La2O3有利于酸性中心数的提高.原位红外结果表明CH,OH能在ZrO2-(CeO2、La2O3)/Al2O3催化剂表面发生解离吸附,而c0:在催化剂表面均出现单齿态吸附.CO2和CH3OH在常压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中ZrO2-(CeO2、La2O3)/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多种精氨酸衍生物与ATP作用及其催化ATP水解的影响研究459-464

摘要:分别使用荧光光谱法、1H和31P核磁方法对腺苷-5’-三磷酸(ATP)和多种L-精氨酸衍生物(L)的相互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荧光滴定实验中,L对ATP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说明两者有较强的相互作用.1H和31P核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L与ATP的识别位点在ATP的嘌呤环和磷酸链上,结合力为氢键和静电作用.另外,用31P核磁滴定的方法考察了L对ATP水解的影响,发现不同的精氨酸衍生物对ATP水解的催化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说明L对ATP的识别和催化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选择性.此识别及催化作用的研究对深入理解精氨酸残基在ATP合酶中起到“触点”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邻苯二甲酸酐化学修饰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影响465-469

摘要:通过采用邻苯二甲酸酐(PA)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蛋白链进行修饰,研究了PA化学修饰对HRP的稳定性、催化活性、活性中心结构、酶对底物的亲合性和专一性等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性条件下(pH=3),4小时后PA—HRP的催化活性比天然HRP提高了7.5%;碱性条件下(pH=10),4小时后PA—HRP的催化活性比天然HRP提高了27%.PA-HRP的Km值为8.16(mmol/L),小于天然HRP的K。值12.99(mmol/L),而PA—HRP的kcat /Km值为7.86(104(L/mmol·min)大于天然HRP的kcat /Km的6.70(104(L/mmol·min).这些催化活性和动力学数据表明了PA—HRP与天然HRP相比其稳定性、酶对底物的亲和性和专一性得到了提高.紫外一可见光谱、拉曼光谱数据显示:修饰剂PA改变了天然HRP血红素周围的微环境,对酶蛋白分子的活性中心结构并没有影响.差示光谱显示PA修饰剂可以提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分子催化杂志进展与评述
甲烷氧化细菌的铜捕获机理470-476

摘要:甲烷是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由于甲烷排放的增加,近200年来其在大气中的含量以每年1%的速度急剧上升,对温室效应贡献已达到15%~20%.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甲烷氧化细菌(Methanotrophic bacteria或Methane—oxidizing bacteria)能够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通过甲烷单加氧酶(Methane monooxygenase,MMO)开始的一个酶系将甲烷最终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的碳骨架和能量.

化学-酶法合成多肽的研究进展477-481

摘要: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它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多肽类药物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用量小(以mg计)、功能多样、特异性强等特点,在细胞生理和代谢功能的调节上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多肽的重要价值,人们正在不断的探索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多肽的方法.

《分子催化》征稿启事482-482

摘要:《分子催化》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报导有关分子催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辟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及进展评述等栏目.内容侧重于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催化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催化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催化剂表面态的研究及量子化学在催化学科中的应用等.工业催化过程中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酶催化剂等的活化、失活和再生,以及用于新催化过程的催化剂的优选与表征等方面的稿件,本刊也很欢迎.读者对象主要是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中从事催化工作的科技人员、研究生、高等院校化学系和化工系师生.欢迎相关专业人员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