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催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分子催化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 62-1039/O6 国内刊号
  • 1001-3555 国际刊号
  • 1.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分子催化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分子催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快报简报、论文、综述、络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

分子催化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论文
在氯化亚锡存在下2,3-二甲基-2-丁烯与乙酐的催化酰化反应161-166

摘要:一种新的催化剂,SnCl2·2H2O,已用于2,3-二甲基-2-丁烯与乙酐的酰化反应来制备高产率的3,3,4-三甲基-4-戊烯-2-酮 (TMP). 发现SnCl2·2H2O是室温下2,3-二甲基-2-丁烯与乙酐进行酰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乙酐用量、反应时间和溶剂的加入等因素对该酰化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催化剂/2,3-二甲基-2-丁烯摩尔比在0.30/1和 0.60/1之间、反应时间为2 h时,所得酰化产品的产率最高. 该酰化反应进行到完全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催化剂用量和乙酐用量. 在需要加入溶剂的情况下,二氯甲烷或氯仿是一种合适的溶剂.

高活性锆掺杂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研究167-171

摘要:由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锆摩尔百分比为0, 10, 20, 30, 40, 50%的钴催化剂, 该系列催化剂对甲烷的低温催化燃烧显示出高活性. 其中, 10%Zr掺杂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可在370 ℃使甲烷转化率达100%. XRD 分析表明, 该法制得的催化剂中的活性四氧化三钴物种是由一种晶态的碳酸钴前体分解而成, Co3O4 为粒径在20~40 nm之间的纳米粒子. 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碳酸钴前体的热分解行为.

超临界条件下负载型配合物催化剂Cu2(μ-OEt)2/SiO2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172-178

摘要: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配合物Cu2(μ-OEt)2/SiO2催化剂, 用化学分析、 IR、 TPD和超临界反应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 CO2和甲醇在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及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双核配合物Cu2(μ-OEt)2中金属离子Cu2+与载体SiO2表面O2-以双齿配位键合, 配体以桥基形式连接双金属离子形成双核物种Cu2(μ-OEt)2; CO2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和乙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 其中乙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DMC的关键物种; CH3OH在催化剂上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 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醇的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超临界条件下, DMC的选择性为100%, 甲醇的转化率超过4%.

镧及其引入方式对锆交联累托土固体酸催化剂性能的影响179-184

摘要:以累托土为基质, 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入La, 制备了三种含La的SO42-改性锆交联粘土固体酸催化剂. 采用XRD, DTA, TG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考察了La不同的引入方式对其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先用La交换累托土, 再与Zr交联剂进行交联, 制得的交联粘土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其DTA谱图上的羟基脱除吸热峰峰温较改性前提高了63 ℃, 500 ℃焙烧后催化剂仍能保持较规整的层结构. 该催化剂用于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能使乙酸转化率达到97.65%, 反复再生使用四次后, 乙酸转化率仅下降3.83%.

丙烯气相直接环氧化Au/TiO2催化剂的研究185-189

摘要:在H2和O2共存条件下, 金催化剂催化丙烯气相直接环氧化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氧丙烷(PO)合成技术. 本文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TiO2催化剂, 考察了反应溶液的pH值、 Au负载量、沉淀剂以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丙烯环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有明显影响: 反应溶液的pH值为7.5及Au负载量为2.4%时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 当以Na2CO3、 NaOH等含Na+ 物质作为沉淀剂时, 催化性能明显优于Li+、 K+ 等其它碱金属离子; 400 ℃焙烧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 在50 ℃低温反应条件下, 环氧丙烷得率可达1.3%. HRTEM结果表明, 催化剂中Au组分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Au粒因发生聚集而变大, 从而影响了催化剂的活性. 表面XPS分析证实, 活性较好的Au/TiO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Au除部分呈氧化态外, 主要是以金属态的形式存在.

富氧条件下Au/γ-Al2O3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190-193

摘要:用脉冲反应研究了Au/γ-Al2O3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表面首先发生CO和O2的吸附, 然后吸附态的CO和O2之间反应生成CO2; 在催化剂的表面CO的吸附强度大于O2的吸附强度, O2单独存在时不能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 升高反应温度和提高含氧量都能提高CO的转化活性.

Au/CeO_2/Y和Au-MFe_2O_4催化剂用于有氧条件下CH_4还原NO_x的研究194-197

摘要:以CeO2/Y分子筛和MFe2O4(M=Ni,Co,Zn)为载体,制备Au/CeO2/Y和Au-MFe2O4负载型金催化剂.用CH4做还原剂,考察了它们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还原NOχ的活性.结果表明:在Au-Y中引人助剂Ce,使得Au/CeO2/Y的催化活性高于Au/Y;Au-CoFe2O4的催化活性高于Au-Fe2O3,反应温度为300℃时,NOχ在Au-CoFe2O4上的转化率达到39.70%.

FeZSM-5/N2O体系催化氧化甲苯制甲酚的研究198-202

摘要: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 硝酸铁为铁源应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FeZSM-5分子筛催化剂,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N2吸附/脱附, 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进行了所制样品对甲苯催化氧化制甲酚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 本文详细考察了Fe含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以及空速等各种因素对甲苯催化氧化制甲酚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400 ℃, 甲苯∶N2O为1∶4, 空速为8 000 mL·h-1·g-1条件下反应结果最佳, 最大甲苯转化率约为12.6%, 甲酚选择性约为33.0%.

汽车尾气净化用钯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考察203-207

摘要: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新型钯催化剂. 该催化剂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基体与含助剂的γAl2O3涂覆层构成载体,La、Ce、Pr、Sm、Nd、Eu、Mg、 Ca、 Ba、Sr、Ni、Fe、Mn等的复合氧化物为助催化剂, 主活性组分钯, 含量为0.05%. 在实验室配气条件下, 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三效活性的测试, 结果显示催化剂对CO.THC.NO的T50分别为188 ℃, 213 ℃, 204 ℃, 经空气中1 000 ℃/4 h的快速热老化后(相当于汽车运行5万公里), T50分别为202 ℃, 231 ℃, 222 ℃; 表明, 部分助剂引入涂层, 增大了载体的比表面积, 提高了载体的抗热冲击能力; 以氧化物形式引入的另一部分助剂同时起到分散和稳定贵金属的作用, 且钯与其产生协同作用, 对改善钯催化剂的三效性能有显著效果.

新型分子筛Ti-MMM-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208-213

摘要:通过控制TEOS的水解, 在不同时间添加与MCM-41和MFI相应的有机模板剂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分子筛Ti-MMM-1, 采用XRD、 FT-IR和低温N2吸附对其进行表征, 并用H2O2氧化环己烷和环己醇对其催化活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Ti-MMM-1是一种具有MCM-41和MFI结构的两相混合的微孔/介孔材料, IR分析表明钛原子已进入分子筛骨架, 并在环己烷和环己醇的氧化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214-218

摘要: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 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 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有机体在温和条件下完成这一反应. 研究发现, 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 在休眠的悬浮细胞中充入二氧化碳后, 反应一段时间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推动的反应, 为了补充反应所消耗的能量, 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用甲烷进行再生, 以恢复细胞中的还原当量NADH. 我们进行了反应再生的交替连续批式反应, 甲醇积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理论上, 反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这是一个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可恢复的反应过程.

制备条件对金红石型SO4^2-/TiO2微粒气相光催化活性的影响219-223

摘要:以Ti(SO4)2酸溶液为前驱体, 氢氧化钠作沉淀剂, 采用沉淀法低温焙烧制备了SO42-掺杂的金红石型TiO2微粒. 用光催化降解正庚烷为反应模型, 结合BET、 TG-DTA、 IR、 XRD等表征手段, 探讨了制备条件对金红石型SO42-/TiO2微粒气相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并优化实验条件获得了光催化性能优良的金红石型SO42-/TiO2微粒.

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钛粒子脱硫性能研究224-228

摘要:使用H2+Ar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Ti粒子并用球磨法负载到载体上, 500 ℃焙烧后制成纳米TiO2脱硫催化剂. 利用TEM、 BET、 XRD等手段, 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焙烧后纳米钛粒子主要以金红石型TiO2存在. 在不同温度、空速、SO2/CS2和老化条件下, 进行CS2的水解实验证明, 物理法制备的纳米TiO2/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耐硫酸盐化中毒能力.

分子催化杂志研究简报
深度脱硫噻吩衍生物的电子和空间性质理论研究229-233

摘要:我们采用从头计算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水平上, 其中H原子采用3-21G基组, C原子采用6-31G(d)基组, S原子采用6-31G+(d)基组对2-甲基噻吩, 苯并噻吩 , 2-甲基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等噻吩衍生物进行了几何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性质可影响噻吩衍生物的加氢脱硫活性, 但空间因素对噻吩衍生物的加氢脱硫活性影响很大, 从而证实了提高噻吩衍生物加氢脱硫活性方案的可行性.

分子催化杂志进展与评述
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34-240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现Ziegler-Natta催化剂以来, 对丙烯定向聚合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 五十年来, 聚丙烯催化剂从低活性、低规整性的第一代TiCl3催化剂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超高活性和高定向性的球形大颗粒催化剂, 近年来又发现茂金属是有效的丙烯聚合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