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法医学杂志

《法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综述、经验交流、医疗损害、案例报道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6
  • 综合影响因子:0.332
期刊级别: 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法医学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医学杂志论著

大鼠肌肉挫伤后COX6C mRNA的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肌肉挫伤后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VIc(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VIc,COX6C)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0.5、1、6、12、18、24、30和36h组,采用重力锤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大鼠肌肉挫伤模型。于相应时间提取挫伤处肌肉组织样本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提取组织中总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COX6C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损伤后6h内仅见肌纤维间出血、肌细胞肿胀等改变,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损伤6h以后逐渐出现肌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改变。COX6C mRNA在损伤后6h以前其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损伤6~36h,其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OX6C mRNA在大鼠肌肉挫伤后呈现规律性表达.结合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损伤时间的推断和研究。
177-180

大鼠过敏性休克死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死亡时间(PMI)、尸体及样本保存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室温组、冷藏组、冷冻组、人工溶血组、血清样本保存组。并设立对照组。大鼠处死采血后.按离心后上层血清颜色进行溶血程度分级。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在各组中的质量浓度。结果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室温、冷冻保存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随PMI的不同有明显变化,冷藏保存下浓度相对稳定;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均呈升高趋势。样本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25d,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过敏性休克死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明显升高,但其水平受PMI、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室温或冷冻保存。
181-184

海洛因对大鼠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LG4的影响

摘要:目的检测不同时程海洛因依赖大鼠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iscs大同源物4(discs large ho-molog4,DLG4)的蛋白表达。探讨海洛因依赖对突触后致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递增注射海洛因的方法,建立海洛因依赖的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洛因依赖9、18和36d大鼠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LG4蛋白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随海洛因依赖时间的延长,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LG4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海洛因依赖可影响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突触后致密结构,并随依赖时间的延长.影响更加明显。
185-187

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activation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CPA3、血浆中SC5b-9含量。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MC-CPA3以及SC5b-9含量均较免疫正常人升高(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发生活化。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参与了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流式细胞术分析BAT可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188-190

MSCT鉴定高坠死亡1例分析

摘要: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191-195

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与身高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采用CT容积再现技术(CT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建立其与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160例(男、女性各80例)西南地区汉族成年体检者通过CT-VRT(重建层厚1mm)分别测量胸骨柄长和体长,二者的代数和即为柄体和。同时测量受检者真实身高,分别建立男、女性柄体和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分别建立了男、女性胸骨柄体和(弘)与身高(y)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男性:y=135.0004-2.11823;女性:y=120.790+2.808柏)。两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测准确性均为100%。结论CT-VRT能作为胸骨指标测量的有效方法。采用CT-VRT测量的胸骨柄体和能应用于西南地区汉族人身高推算。
196-199

尿液中γ-羟基丁酸及其前体物质的检测和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尿液中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及其前体物质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和γ-丁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的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为相关案件提供依据。方法以GHB-d6、MOR-(13为内标,尿样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通过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进行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各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GHB及其前体物质1,4-BD、GBL的检出限分别为0.1、0.1和2~g/mL,准确度为87.6%-98.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基质效应大于80%。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靠性高,可为司法鉴定实践中涉及GHB的案件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数据。
200-203
法医学杂志案例分析

6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中毒死亡患儿的法医学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毒死亡患儿的病历材料,为此类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例因食用某品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毒死亡患儿的病历材料,从中毒症状、影像学和血生化检查以及转归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毒患儿年龄在8个月左右.主要因泌尿系统结石梗阻尿路引起少尿、无尿等中毒症状,最终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导致死亡,血清BUN和Cr均异常升高。结论结合三聚氰胺的毒理作用,推断6例患儿的死亡与三聚氰胺中毒有关。
204-205

59例过敏反应死亡案例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过敏反应死亡案例分析,探索过敏反应死亡法医学鉴定标准,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1998-2008年59例诊断为过敏反应死亡案例,对案例中死者的临床病史、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尸体检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59例过敏反应死亡案例中有58例死于药物过敏(其中77.6%为抗生素),正规医院与非法行医各占37.3%和61.O%。过敏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颜面发绀等,自接触过敏原至死亡从1min到3d,血清总IgE浓度50~576.92IU/mL,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检查结果也有明显改变。结论在排除其他死因基础上,综合分析案情、病史、临床表现、尸检结果,可以得出过敏反应死亡的鉴定结论。其中案情调查(包括过临床病史、过敏原接触史、临床表现)对诊断过敏反应死亡具有关键性作用。
206-210
法医学杂志技术与应用

福建汉族人群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摘要:目的调查福建汉族人群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参数,评估GlobalFiler^TM Express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lobalFiler^TM Express试剂盒复合扩增检测741名福建汉族无关个体,计算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尸〉0.05),21个STR遗传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为0.589~0.914,个体识别率为0.754~0.992,多态信息含量为0.520-0.940,非父排除率为0.278-0.825。其中以SE33基因座多态性程度最高。结论GlobalFiler^TM Express试剂盒的21个STR基因座有较强的系统效能,该试剂盒可应用于福建汉族人群的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
211-214
法医学杂志综述

轻微认知损害的ERP研究进展

摘要:颅脑外伤引起的轻微认知损害是司法鉴定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模式(经典Oddball模式、Eriksen flanker反应时模式等)中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法医临床学中有关颅脑损伤案件的司法鉴定提供较为客观的技术方法与手段。
215-218

代谢组学在法医毒理学的应用进展

摘要: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兴起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组群指标分析,进行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灵敏地发现由毒物作用引起的异常代谢变化,获得毒物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的信息。本文从代谢组学在滥用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毒理学研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这一法医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219-226

法医昆虫毒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法医昆虫毒理学是应用昆虫学、毒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涉及中毒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中毒死的法医学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毒(药)物对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毒(药)物在中毒尸体组织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227-229
法医学杂志新标准释义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理解与适用——脊柱与四肢损伤

摘要:5.9.3b一节椎体压缩骨折超过1/3以上:二节以上椎体骨折;三处以上横突、棘突或者椎弓骨折(轻伤一级)。【理解与适用1椎体压缩性骨折多由垂直间接暴力所致.椎体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常发生在下胸椎、上腰椎等处,椎体呈楔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其程度主要是通过X线摄片检查予以确定。
230-234
法医学杂志经验交流

螺旋形骨折成伤机制分析的法医学意义

摘要:螺旋彤骨折并非发生于外力作用点的损伤,其成伤机制有多种方式,依据成伤机制不同可以分为意外、过失干¨故:卷伤害等,准确判断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对案件的后期处理至关蚕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进行探讨.为法医临床学签定提供参考。
235-236

河南汉族人群23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摘要:人类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呈父系、单倍型遗传特征,在法医学检验中作用独特。本研究采用Pow-erPlexY23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美国Promega公司),对河南汉族人群23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旨在为法医学应用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37-239
法医学杂志院系风采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简介

摘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是中国现代法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中山医学院法医学小组,一直担负着为我国公检法司培养和输送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拥有以“祝家镇、郭景元、朱小曼”三位教授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为我国法医学科及法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39-239
法医学杂志医疗损害

溃疡性结肠炎误诊为结肠癌医疗损害1例

摘要:牛某,男,62岁,2011年6月14日,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肛门停止排气5d”人住某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肠梗阻,结肠占位”,5d后实施“剖腹探查+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术后第3天出现间断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9℃,持续达1年余。
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