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法学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家主持、学术视点、探索争鸣、实务观察、环球评论、专题策划、读书沙龙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国际刊号:1009-8003
  • 国内刊号:37-1343/D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219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67
  • 综合影响因子:4.22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法学论坛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学论坛杂志特别策划

打造投资者友好型证券法 推动资本市场治理现代化

摘要:为推动资本市场治理现代化,必须打造投资者友好型证券法。建议扩大证券外延,凡是具有投资回报期待的各类资本证券均应纳入证券法调整。主张在资本市场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鼓励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主张进一步完善IPO核准制的制度设计,审核权作为注册权的核心权能必须由证券监管机构统一行使,而不能由证券交易所行使。建议重典治乱,创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追究机制。主张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资本市场透明化。
5-20
法学论坛杂志学术视点

不动产物权登记之公信力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并非由登记这一公示方式本身产生,亦与登记之形成力、推定力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物权行为理论采纳与否,同样不能决定登记公信力。善意取得制度亦无替代登记公信力之功能。不动产登记公信力之有无完全是立法政策选择的结果。我国《物权法》应当开宗明义地赋予不动产登记以公信力,并以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制度和错误登记国家赔偿制度为其制度基础。
36-43

论科技法的理论体系构架——以克服科技创新市场失灵为视角

摘要:由于基础研究创新属于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来提供,科技创新成功与否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创新成功还可能被他人盗用,加之创新过程中还存在次优创新倾向和创新倾覆等现象,由此导致科技创新市场的自助机制无能为力,产生外溢性失灵、消费性失灵、排他性失灵和创新过程失灵四种市场失灵样态,因此,科技法体系相应地由矫治外溢性失灵的科技投入法、矫治消费性失灵的政府采购法、矫治排他性失灵的知识产权法和矫治创新过程失灵的合作研究法四个二级法律部门构成。
44-52
法学论坛杂志百家争鸣

重新审视刑罚目的论以应对恐怖犯罪挑战

摘要:传统的报应加预防的刑罚目的已不足以对抗日益严重的恐怖犯罪的危害。结合恐怖犯罪的特点,防控恐怖犯罪应当以一般预防为中心,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兼顾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为了实现刑罚目的这一调整,应当在立法原则和具体立法中均有所体现。
63-68

论刑法中帮助行为的结构

摘要:刑法中帮助行为的结构是帮助一方行为与被帮助一方行为组成的内在搭配关系,双方行为的性质与类型决定了刑法中帮助行为的成立范围。德日刑法共犯理论引申出的帮助行为的“从属式”与“独立式”结构存在局限,需要重构。刑法中帮助行为结构应具备法益侵害的本质特征、促进与必备的搭配关系、多元行为类型的组合模式。《刑法》总则与分则应就不同结构特征的帮助行为做出相应设置,以完备规制帮助型犯罪的刑事法网。
69-76
法学论坛杂志热点聚焦

机动车代驾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研究

摘要:机动车代驾存在形态多样,从代驾人与被代驾人双方的法律关系来看,有偿代驾的性质为承揽合同,而无偿代驾则根据当事人之间有无合意进一步区分为情谊行为和无因管理。以“运行支配+运行利益”的二元说作为判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一般标准,代驾人作为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归属,应被认定为责任主体,对外承担侵权责任。但当被代驾人存在过错时,在承揽合同型代驾中,其与代驾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情谊行为型代驾和无因管理型代驾中,其与代驾人之间的责任形态则为单向连带责任。
84-93

三代网络环境下网络犯罪的时代演变及其立法展望

摘要:受三代网络环境中应用功能重心的变化,网络安全风险先后经历了技术性风险、内容性风险以及多重复合风险这三个发展阶段。网络犯罪的指向从最初的技术性侵害,发展到后来的利益性侵害,直到过渡到目前的现实关系侵害。犯罪指向的变化引起不同阶段网络安全法律的策略转换,基于今后网络的发展趋势,网络安全的法律保护必须统筹“个体利益”、“抽象秩序”与“宏观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复合型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
94-10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解释学——法律解释规则理论研究

摘要:法律解释规则旨在为解释要素的恰当运用提供指南。它在应用论和位序论两个层面上展开,同时处理解释要素的具体化和位序两个问题,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规则体系。在此基础上,法律解释规则不但为法律发现提供可操作指引,而且具有证立解释结论的功能,同时作为“专业语法”,它还对法律解释共同体的思维建构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展开法律解释规则研究能够有效地回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解释学”这一问题。
109-118
法学论坛杂志法治前沿

缺员仲裁法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摘要:缺员仲裁是商事仲裁庭组成的一种“病态”形式。对于缺员仲裁是否具有合法性形成了合法说与不合法说两种理论学说,相较而言,合法说更具说服力;缺员仲裁从形式上看似乎有损商事仲裁员独立性,但从仲裁实践看其并未对商事仲裁员独立性造成实质影响;国际主要仲裁规则的规定和世界主要国家司法判例表明,缺员仲裁的适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缺员仲裁对于阻却不正当干扰仲裁程序以及提高仲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我国商事仲裁立法应明确缺员仲裁的合法地位。
119-130

环境维权“民告官”的困境与出路——以行政诉讼原告适格规则为分析对象

摘要:我国行政诉讼原告适格规则是私权模式的阐释和捍卫,重在保护私主体的人身、财产等传统权益不受行政行为的侵犯。环境维权“民告官”案件所欲保护的利益,往往是非原告所专有的审美、娱乐、环保以及精神享受等非物质性利益,被诉行为往往不限于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诉讼原告适格规则与环境维权“民告官”案件的现实冲突,要求我国行政诉讼原告适格规则应从私权模式转向公共价值模式,拓展被诉行为的范围与法益保护的范围,以适应我国环境维权“民告官”的客观要求。
131-138

农垦国有农地征收补偿问题探析

摘要:经过多年改革,农垦国有农地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已经成为用益物权,对其强制剥夺应纳入土地征收的范畴。在统一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因征收对象的不同,征收补偿的范围和标准有很大差别,应将农垦国有农地征收补偿纳入我国土地征收类型化立法中,以农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拓宽农垦国有农地征收补偿的范围,提高农垦国有农地征收补偿的标准,给予相关权利人以公平合理的补偿。
139-144
法学论坛杂志实证研究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摘要:实现参与的有效性是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目的和追求的实践价值。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公众通过参与立法过程对行政立法活动和立法结果产生积极真实的影响。公众在充分表达立法态度和利益主张的基础上,使立法者的决策能够集思广益,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实现公众参与所立之行政法规范在内容上更具公正性、正当性和合理性。在行政立法规划、制定和完成的每个阶段社会公众都有效参与其中,对行政立法具体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并产生实际影响。创造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所需要的条件有利于公众参与目标和参与效果的实现。
145-151

流浪乞讨青少年法律问题及应用对策研究

摘要:流浪乞讨青少年问题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不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人性沉沦是这个悲剧得以发生绕不开的现实成因,在每一个社会里,只要有了物质利益的驱动,罪恶便不会消散。流浪乞讨青少年问题不是个案现象,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无任何技能,不得不以偷抢为生,犯罪率极高,而成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到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未来劳动力的培养。而法律规范的任务便是如何创制和运用,将其扼杀或消解于肇始之初。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