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窃犯罪构成要件的法教义学理解

作者:张苏

摘要:扒窃犯罪不是身份犯。公共场所是不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扒窃行为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属注意规定。扒窃与普通盗窃是竞合关系而非对立关系,过分强调二者区分会导致法律适用难题。无数额论和统一数额论均与法教义学原理相悖,应通过实质解释解决出入罪问题。扒窃客观价值极其低廉财物的不构成犯罪;扒窃使用者经常使用的物品、确定身份信息的重要凭证,或者对当事人具有精神价值或情感意义的物品的,构成犯罪。扒窃对于占有人无积极价值也不能被他人直接利用的物品的,不是犯罪。随身携带的范围包括他人带在身上且明显属于其支配管理下的财物、置于身边附近且处于现实支配之下的财物、封闭在特定空间且处于观念支配之下的财物。扒窃对象的大小、体积、外观不是表明违法的要素,不应纳入构成要件的评价范围。

分类:
  • 期刊
  • >
  • 人文社会科学
  • >
  • 社会科学I
  • >
  • 政治军事法律综合
收录:
  • 知网收录(中)
  • 万方收录(中)
  •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维普收录(中)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
  • 盗窃
  • 构成要件
  • 刑法教义学
  • 客观主义
  • 刑法解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法学家

期刊级别:CSSCI南大期刊

期刊人气:5733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005-0221
国内刊号:11-3212/D
邮发代号:82-568
创刊时间:1989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4.83
综合影响因子: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