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法学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urists Review

  • 11-3212/D 国内刊号
  • 1005-0221 国际刊号
  • 4.8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法学家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法学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研讨:法治、紧急权与例外状态、专论、视点_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研究、视点、争鸣、评注

法学家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学家杂志法学前沿
本期视点: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1-6

摘要:长期以来,受历史事实、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模式。这一社会构成事实及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严重制约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设想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及具体措施。为参与“新农村建设”方略的讨论,本刊组编了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四篇法学论文,以飨读者。

论经济法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6-11

摘要:一、引言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12月31日通过、2006年2月21日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就新农村建设从八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20多天后的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其第二篇中专篇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方略、目标和任务,并在其他篇、章中就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机制等问题作了规定。

农民权利保障与新农村建设11-14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简称“三农”问题)长期是、迄今仍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都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9亿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经济成份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思想意识多元化、权利诉求多元化的特征明显增强,农民利益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民主的诉求、权利的诉求越来越多。

新农村建设与基层司法改革15-18

摘要:一、基层司法的功能 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于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转型。新农村意味着现代化的潮流已经冲击到了广阔的中国农村,农民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商品经济的洪流,方式不一,或者到大城市打工,或者耕种的土地因各种名目的开发而易主,甚至仅仅是卖出自己的农业产品并换取需要的商品。市场经济的洪水则毫不留情的动摇了传统秩序格局,但问题在于,旧有的秩序和利益保障机制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和利益保障机制又没有建立,处在新旧交替阶段的农民不得不经历巨大转变带来的痛苦。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农民,在卷入市场经济的初期,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却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法学家杂志2006年中国法学学术发展报告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法制发展19-23

摘要:法理学的学术研究总是和社会实践、主导性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2006年的法理学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这是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本年度召开了几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论文和专著。本年度的召开的重要学术会议有:2006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等主办的法律职业高层论坛,2006年3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国法律发展报告》专题研讨会”,2006年6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的“实践理性与法学方法——全国法学法学方法论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2006年10月在苏州大学召开的以“法治与社会公平”为主题的法理学研究会年会,2006年底在北京召开的“法律与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12月在深圳召开的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年会。

中国法律史学术研究成果之分析24-29

摘要:学术的发展必假以时间方能判断其趋势,但经常地对学科的研究状况及成果进行总结,并通过这种的总结,对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加以分析则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阶梯,也是学科学术史形成的必要条件。

多元法律文化研究与外国法律史学科的发展30-34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术界对多元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热。文化(包括法律文化在内)可以被比作流动的液体,没有自己固定的形态,总是通过容器的形状来表现自己,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我们承认文化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公正、正义往往是各个民族法律文化追求的终极理想;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无视“容器”、载体之间的差异,每个民族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哪怕是共同的理想。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西方的殖民扩张,西方文化模式席卷全球,“文化一元论”、“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主流观念,这当然是对文化个性的一种扭曲和抹杀。

回应与挑战:中国宪法学研究新进展35-39

摘要:一、宪法学研究基本概况 (一)重要学术会议 1.国内学术会议2006年5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法学院与《法学》编辑部共同在山东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与外国宪法学基本范畴发展的最新趋势;200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民法学与宪法学的学术对话”学术圆桌会议,共同探讨了宪法学中的民法问题与民法学中的宪法学问题;2006年12月16日在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了“公法与私法学术对话”;

论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40-44

摘要:2006年的行政法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行政法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国外的行政法理论和制度不断被介绍和引进国内,在行政程序、行政许可、行政诉讼以及部门行政法研究的各项领域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学新思维45-50

摘要:2006年度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务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罚改革、刑事和解等问题形成了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2006年度出版刑法学著作包括个人学术专著、编著与译著不啻百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刑法学术论文2000余篇。本年度刑法学学术交流频繁,举办了十余次富有成果的学术研讨会。整体上看,2006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执行法学的新发展51-53

摘要:一、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概观 (一)学术著述成果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刑事执行法学类的论文400余篇,呈现出我国刑事执行法学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就著作而言,主要有:辛国恩主编:《改造罪犯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兰洁主编:《中国监狱学会20年》(法律出版社),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马志冰等编:《中国监狱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文明》(法律出版社)等。

对话辨共识 争鸣求精进54-59

摘要:一、研究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民商法学界出版学术著作达七十余种,包括王利明著《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债权总则编》及《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亲属编》;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申卫星著《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孙宪忠著《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崔建远著《论争中的渔业权》;韩世远著《履行障碍法的体系》;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及《人格权法》;张新宝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理解与适用》;甘培忠著《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蔡元庆著《董事的经营责任研究》;姚德年著《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等等。创作之丰硕,可谓“一任满庭芬芳”。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罗列。

知识产权法研究的基础性与多样性发展60-63

摘要: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直接推动下,2006年的知识产权研究成果丰硕,在深度和视角上拓展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显示了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发展的良好势头。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64-66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着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特殊作用,进行了深人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规划、监管与中国经济法67-72

摘要:一、“十一五规划”初年的中国经济法概貌 “十一五规划”是实现新世纪目标的纲领性文献。规划初年的2006年,中国经济法学也经历着规划的思考和探索,呈现出下列特点: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73-76

摘要:一、研究概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我国社会法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立法得以快速发展。2006年9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在京成立,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法学的发展。年初,《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使得劳动合同法成为年度的热点问题;同时,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进入了实质阶段。此外,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社会保障法学界的热点问题。

环境资源法学蓬勃发展、务实创新77-80

摘要:一、学术研究概况 2006年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可谓屿彩纷呈,硕果累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注重和谐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中;第二,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对话进一步推动了环境资源法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并参与了环境资源法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促进了环境法学体系的完善、理论深度的拓展、研究水平的提升;第三,理论探讨、实务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学术活动空前活跃;第四,与环保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承担了许多重要科研课题与项目的研究,成果丰富,效益显著;第五,学术研究队伍迅速壮大,更多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学术研究成果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

理念转换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81-84

摘要:2006年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九月底召开的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上,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学界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不断提升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理论水平、推动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择其要者予以整理,权作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年度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