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法律适用杂志 北大期刊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 11-3126/D 国内刊号
  • 1004-7883 国际刊号
  • 1.9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法律适用是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法律适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研究:关注公司法修改、法学论坛、法官说法、案例研究、问题探讨

法律适用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律适用杂志大法官论坛
真抓实干 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关键之年取得卓越成效2-7

摘要:2017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见效之年,人民法院应当在"实"字上做文章、下功夫,真抓实干,确保取得卓越成效。要提高实效意识,以执行实效诠释忠诚和担当,以务实客观的评价标准展示实效,以扎实管用的举措创造实效。要加强目标管理、规范管理、风险管理和统一管理,向科学管理要实效;要在财产查控、财产处置和执行监督方面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步伐,向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执行装备现代化要实效;要在运用强制执行手段和促进债务人自动履行之间、反消极执行和反乱执行之间、全面运用现代化执行手段和承续优化传统执行手段之间建立健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机制,向机制建设要实效;要在创新执行理念、执行体制、资源配置模式、执行手段方式方面有新突破,向改革创新要实效;要明确若干执行禁令、实行"一案双查"等措施,开展规范执行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整饬队伍,解决"灯下黑"问题,向专项行动要实效;重点要加强执行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廉政和作风建设,向素质能力要实效;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综合治理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格局,抓好联合惩戒工作,进一步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向内外联动要实效;要加强正反两方面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执行难,切实做好重大敏感执行案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向理性宣传要实效。

关于附带民事责任正当性问题的思考8-17

摘要:在处理刑、民责任竞合的问题上,我国采行的是"刑民责任并科原则"。也就是说,被告人既要承担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然而,民事赔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救济,而不是要对刑事被告人进行报复或者惩罚。并且鉴于被告人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如果继续把赔偿责任放到被告人身上,那么再完善的制度设计,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因此,要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报复思维,把原来那双"紧盯被告人不放的眼睛"从"被告人身上适度移开"。

法律适用杂志特别策划:《民法总则》问题研究
《民法总则》关于“监护”规定的释评18-24

摘要:《民法总则》立法在延续《民法通则》既有架构与模式的基础上,扩大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强化了政府的监护职责,重视父母担任监护人的特殊性,全面加深被监护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具体制度上,新立法新创事先委任监护人、临时监护、监护人资格撤销恢复等机制,对既有规则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可操作性。但是监护制度的系统化、类型化和专业化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释评25-30

摘要:《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一章将意思表示概念和理论贯彻始终,构建了基本完整的意思表示规则,纠正了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要件的立法错误。此外,该章通过新设通谋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规则、复合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为暴利行为、增加第三人欺诈、胁迫以及重修违法行为无效规则等,体现了《民法总则》重返传统法律行为制度的姿态。然而,意思表示理论贯彻的不彻底、单方虚伪表示规则的阙如、通谋虚伪表示的对抗效力等瑕疵,表明离完整法律行为理论要求还有明显的体系欠缺;而对于变更权的删除,既是对最新立法趋势的漠视,也体现了对我国既有立法成绩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民法总则》关于“”规定的释评31-36

摘要:《民法总则》继承与发展了《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意见》、《合同法》等既有制度,对我国现行制度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发展。《民法总则》以法律行为作为的客体,以直接作为基本形式,并扬弃了指定的分类,体现了制度对以往制度的合理继承。职务规定以及对无权人责任作出的详细规定等,则体现了本章对制度的合理发展。但是,对授权以及无因性未予明确规定、对无权人责任制度规定得不够完善,又说明其仍待加强;而对违法的规定以及间接制度的阙如等,则反映出制度一章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民法总则》关于“民事责任”规定的释评37-43

摘要:《民法总则》第8章"民事责任"系《民法通则》第6章"民事责任"规定的延续、创新和极大发展。于民法典的总则编即《民法总则》中规定独立的"民事责任"一章,系我国民法的重要特色和创造,其理论基础与正当性是民事责任和债,以及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界分、独立及其沾连。本文对我国《民法总则》第8章"民事责任"中的各项具体规则进行了释评,阐明了各民事责任规则的价值、功用、学理(含法理)基础,抑或其构成要件或适用等。

法律适用杂志专题研究: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
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法律适用疑难问题44-49

摘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较之传统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打击此类犯罪的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各种法律适用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打击实效。本文以实践中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入罪标准、从重处罚情节、证据审查判断、程序等问题进行梳理研究,以期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科学运用——基于“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分析50-54

摘要:"两高一部"印发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审时度势,坚持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根据此类犯罪的具体特点从多个方面明确严惩内容,同时做到区别对待,以宽济严,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运用。意见的出台,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适用杂志法学论坛
刑事禁止令适用疑难问题研究——基于刑事审判的观察55-60

摘要:刑事禁止令制度出台五六年以来,存在着由"热"到"冷"、先扬后抑的转变过程,个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自身的适用规则再细化再明确的问题,也存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如何衔接、如何协调、如何破解"有令难禁"等问题。考察刑事禁止令实施的五六年运行实践,评估、梳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样问题并提出可待参考的方案,是本文的研讨趣旨所在。本文以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为中心,探讨了刑事禁止令适用的准则、实践中存在的启动、可诉性、期限变更以及违禁行为追究时效等司法难题。

食品安全案件“行刑衔接”程序机制的审视与重构61-66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案件"行刑衔接"程序基本法缺失,相关规定多散见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尚未形成完善的程序机制。"行刑衔接"程序机制在发起主体、移送材料、立案监督、判后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行刑衔接"程序机制不应是单向的"流水线式"作业模式,而应是包含监督、制约、救济在内的"网状式"作业模式,应确立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程序机制中的主导地位,赋予被害人的主体地位,构建多方位的、立体化的运行模式。

理论厘清与制度重构:关于民事送达难的实证分析67-72

摘要:民事送达难的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审判效率。民事送达难问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及法律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结于人民法院自身工作不力的原因。这既有理论层面对民事送达的功能定位不准的因素,也有法律制度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等其他层面的因素,因此,必须从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等多个层面对送达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法律适用杂志法官说法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探析73-78

摘要:我国没有规定独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为证明标准。遵循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和刑事诉讼证明活动规律,我国应当建立起递进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将"合理根据"作为侦查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充分确信"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确定无疑"作为审判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之法律规制79-88

摘要: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房地产法律制度为了保证房地产行业企业的资质适格,防止土地非法流转,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规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但公司法律制度又对土地使用权入股并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土地权益的实际流转持允准的态度。制度的缺漏,带来理论及实践上的争议与困境。为此,笔者立足于土地使用权的特性,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与市场之间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心展开,分析了对于该种行为进行规制之必要,并就制度的修善提出建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十个具体问题——从三起公报案例谈起89-98

摘要:大规模城镇化建设既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被称作"天下第一难"的房屋征收拆迁问题。《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解决了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突出问题,但给实践仍留下不少待解问题:征收与补偿的同时性未明确体现,征收时点、评估时点和补偿时点三者关系缺乏规定,不合理迟延补偿仍存,被征收人公平补偿权难以充分保障,征收决定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明确,补偿决定对被征收人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选择权尊重不足,对征收与搬迁过程中的不同行政行为的裁判基准时摇摆不定,被征收人非理性维权时有发生,公民诉权保障与司法资源有限性矛盾突出。本文通过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先后刊登的于栖楚案、陈山河案和安业案例及其裁判要旨,"唤醒"并合理解释我国征收拆迁既有法律规范,并推动实现征收补偿的法治化。

法律适用杂志问题探讨
跨行政区划法院设置与管辖制度研究99-104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设置的整体组织架构与管辖制度的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起一套相对完整的跨行政区划法院司法制度,实现诉讼格局上的调整与完善。本文以准确把握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顶层设计为理论基点,密切关注改革试点运行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将特殊案件作为管辖界定标准,辨析和厘清特殊案件的类型与范围。在此基础上,从立法修改、体系建构、管辖制度完善等几个层面提出了"分阶段三步走"的跨区划法院未来发展的改革思路及相关建议,既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又兼顾现实需要。

二审民事案件适用独任制审理的理性逻辑与进路探索105-109

摘要:独任制扩展至二审符合民事审判组织设置的内在规律,且具有内在正当性。为此,一方面应以独任制合理扩展至二审为核心重构二审民事审判组织体系,即应将独任制和简易程序脱钩并增设独任制普通程序;另一方面应在司法改革过程中以独任制与"员额制""团队制"和"责任制"的结合为重点实现二审独任制审判组织的合理建构。

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和应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10-115

摘要:在内外部因素互相叠加的复杂背景下,法院舆情危机事件不时发生。面对此起彼伏的舆情和舆论指摘,人民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应对的意识、能力和机制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重点分析了法院舆情危机的特点,如程序正义成为重要诱因、实体正义成为主要议题等。对当前法院面临的舆情危机态势分析认为,当前法院舆情危机具有危机高发、次生危机高发、中基层法院舆情危机高发等态势。通过对法院舆情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了当前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和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法院舆情危机预防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完善法律法规、建章立制、明确司法责任、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打造职业共同体、构建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等等。

关于基层法院入额法官履职情况的初步研究——以B市Y区法院为样本116-120

摘要:本文以B市Y区入额法官履职情况为样本,调查研究了该基层法院以入额法官为中心的审判团队构建和专业化分工情况,对比分析得出审判团队专业化分工提升员额法官执法办案效率关键在于选任相应水平的法官助理,并提出法官助理选任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