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35-1225/G4 国内刊号
  • 1008-3421 国际刊号
  • 0.2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是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历史与图书馆研究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史学研究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史学贡献1-8

摘要:作为具有批判精神的启蒙史学家,吉本在书中有许多新观念、新思想。吉本把孟德斯鸠等先辈开创的启蒙史学发扬光大,理论之光烛照了史学的黑暗。能寻找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出内在的关联性。吉本的垂训史观脱离了低俗,显示卓尔不凡。揭穿了宗友的神秘面纱,敢于闯荡教堂奥秘。揭示宗教的本质是人不是神。人类创造了宗教,塑造了神,神又愚弄了人类。把宗教神秘、神圣化是人类的一大错误。吉本初露民权民治思想具有前瞻性意义。《罗马帝国衰亡史》不仅是罗马帝国历史的最权威著作,而且在史识与史学思想上都为世界史坛做出重大贡献。

南宋道学周边考据学的形成与影响9-13

摘要:两宋学术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但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继承性。经历两宋之际的学派整合与文化重组,王安石的新学逐渐式微,而元祐学术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承续。南宋中期以前,众多文士因家学、地方传统、个人学术选择等原因,受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文史传统影响较大,形成与道学不尽相同的重视文献考据的"汉学"学术路向。二者相互论争、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多元的南宋学术。南宋中期以后,逐渐进入主流的道学,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但其发展也正是在周边考据汉学的影响下,走完了自身逻辑和历史过程。

陈三立佚文《清故太常寺卿袁忠节公神道碑铭》发微14-18

摘要:《清故太常寺卿袁忠节公神道碑铭》是新近发现的一篇陈三立的佚文,系陈三立于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935—1936)间为袁昶所作,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是庚子事变研究的新材料,也为探讨陈三立晚年的思想发展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佐证。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经济与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19-24

摘要:碳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多渠道加以解决,主要有:树立发展碳金融业务的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水平,完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配套环境,提升碳金融业务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多途径培养碳金融专业人才。

饭店中餐基层员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25-31

摘要:当前饭店中餐基层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与严重,已影响到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和饭店发展的方方面面。采取调查访谈法,通过对五家饭店中餐基层员工的访谈、调查,收集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挖掘中餐基层员工职业倦怠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影响饭店中餐基层员工职业倦怠的十大因素为:情绪智力、工作特性、角色冲突、领导因素、公平感、企业实力、社会和组织支持、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其中有正向因素有负向因素。而饭店中餐基层员工职业倦怠的发展经历了情感耗竭——情绪智力、社会和组织支持——成就感降低的过程。

酒店实训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32-39

摘要:在旅游业界,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十分突出。文章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11届、2012届、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归纳了酒店实训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并构建了产生此影响的关系结构模型。探究结果表明,酒店实训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是学生感知酒店管理模式的落差,其二是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变化。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简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家格非作客我校“香樟夜话”39-39

摘要:2013年12月26日下午,著名作家莫言、苏童、格非走进我校,与文学爱好者、读者见面。晚7时,莫言、格非,应邀作客我校"香樟夜话",与师生近距离对话文学,校长陈盛教授代表学校向莫言、格非两位作家赠送纪念品。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经济与管理研究
漳州东南花都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40-43

摘要:东南花都是集花果园和农业科技园为一体,以两岸农业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旅游开发还属于初始阶段。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漳州东南花都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东南花都应深入市场调查、做好市场定位,整合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市场营销,加强园区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等,以促进景区的深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4-47

摘要:在传统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其用人机制存在诸多不足,亟需规范管理,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人才的招聘选择,培养使用,长期留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在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思政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探析48-53

摘要: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既有一般基层党组织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重要的组织机构,为高校挖掘人才和为社会发展培养精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高校应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群众路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54-57

摘要: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和艺术,党的群众路线仍然是十分宝贵的重要资源。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体来讲,就是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始终代表学生的根本利益,始终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教育研究
合并重组的高职院校转型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探索——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58-61

摘要:合并重组高职院校必须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大好机遇,科学定位,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文化融合等举措,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善学位点自我评估制度的思考62-67

摘要:加强学位点自我评估制度建设,是培养单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自我评估的意义入手,进而提出自我评估应遵循实事求是、定性定量相结合、整体就高评估等原则,最后构建出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外语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关照下的文化负载词英译——以《论语》中“君子”、“小人”称呼为例68-71

摘要: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研究《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集中探讨其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君子"、"小人"等称呼语的英译。采用同项比较法,对比《论语》四种英译本中对于"君子"、"小人"的不同译法,从而得出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相关翻译方法与技巧。

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文化渗透研究72-76

摘要: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听力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处理和获取信息,从而获得文化渗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杂志文艺研究
“雨后薄暮里的宁静”——解读新华文学《风沙雁文集》77-82

摘要:风沙雁是新加坡一位成绩瞩目的华文作家,他的作品充盈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本国文化日渐衰弱原因的思索。文章从内容的多样性、自我直观的抒情方式、富有南洋风情的中华神韵语言等方面对《风沙雁文集》进行解读,探求作家在文学本土性与故土性的融合中追寻自我的"爝火",探寻风沙雁散文在新加坡文学中的独特价值,认识文学发展的空间拓展。

游走在反叛与顺从之间——解析《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83-86

摘要:本文解析了《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淑性格的多种冲突。通过对淑内心矛盾的分析,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传统制度对人性的桎梏,揭示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道德是如何扼杀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合理愿望的。淑作为维多利亚新时代女性,富有反叛思想,并将此思想诉诸行动,然而其潜意识的对社会陈规陋习的顺从最终导致了其反叛的失败。淑在反叛与顺从间的游走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追求精神解放的个体即使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仍无法避免遭受失败的结果。

学堂乐歌中的女性形象87-95

摘要:学堂乐歌这一盛行于清季末叶,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救亡意义的音乐运动。在那个启蒙开化的世纪之交,随着新思潮的涌动,女性问题也油然获得关注,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得以重视。学堂乐歌首先从音乐的角度对这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及传播,我们不难从音符的背后窥探出这其中所显现或隐含的女性形象。自女性意识、女权主义萌发之时,学堂乐歌的先辈们在倡导不缠足、提倡婚姻自由、要求男女平等、女性受教育及妇女从军等现实问题上,用学校集体唱歌这一新鲜的血液,浇灌出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也获取了历时、共时的历史脉络中之共鸣及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