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5-1078/S 国内刊号
  • 0253-2301 国际刊号
  • 0.4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福建农业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福建农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优秀学者论坛、园艺科学、农产品加工、动物科学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粮食作物
甬优2640作中稻—再生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1-3

摘要:2017年在浦城县仙阳镇两个"百亩再生稻机械化种植示范片"示范种植甬优2640,表现熟期适中、头季与再生季产量高、耐机械碾压、再生季低位腋芽萌发好、再生力强、米质较优等优良特性。总结甬优2640再生栽培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技术。

食用型木薯新品种在云霄薯区的试验与评价4-6

摘要:以SC9、SC1424、SC6068和SC8229为材料,GR911为对照,在漳州市云霄县进行木薯引种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产质量的观察、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产量高,食用性好,SC9、SC1424、SC6068和SC8229鲜薯每667m^2产量分别为2.38、3.06、3.85和3.05t,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食味、口感、松软度等感官指标,对4个食用型木薯新品种的鲜薯进行品尝,SC1424综合评定食用性最优。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经济作物
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7-12

摘要:烟草为忌连作作物,长期连作使烟草病虫害加剧,土壤有害微生物积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占据主导优势,使得土壤营养元素失衡、作物自毒作用加重、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酶活性改变。土壤微生态失衡,是烟草连作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生物质炭的多孔性、偏碱性及其养分特性,使其成为定向调控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恢复并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克服烟草连作障碍的重要途径。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生物质炭定向调控根际微生物的种群特征,恢复并重建健康的根际生态系统,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及细菌数量,使土壤微生物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化,使病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失去主导优势,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最终达到缓解和根治连作障碍的目的。通过分析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成因,综述生物质炭对烟草连作障碍的调控作用,并提出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

油茶低产林改造与丰产稳产技术探讨13-15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被称作"绿色油库"。介绍油茶林的基本情况、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成效,从应用垦复、修剪、施肥等方面总结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丰产、稳产、高产的目的。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食用菌
大杯蕈菇柄多糖溶解性研究16-18

摘要:为推动大杯蕈菇柄产业发展,以大杯蕈菇柄多糖为原料,考察温度、浓度、盐离子及pH值对多糖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多糖受温度、浓度影响较大,适宜溶解温度为60℃;受盐离子影响较小,溶于一价及二价无机盐溶液;在碱性条件下的溶解度高于酸性及中性环境,且酸性及中性环境中溶解度变化较小。

巨菌草代料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19-22

摘要:为了开发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引进巨菌草为栽培基质开展秀珍菇的配方评筛,通过对10个试验配方进行菌丝生长情况、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配方3(棉籽壳25%、陈化木屑50%、麸皮15%、巨菌草10%)、配方4(棉籽壳25%、陈化木屑45%、麸皮15%、巨菌草15%)单产最高,分别为435.33g·袋^-1、434.67·袋^-1,与对照配方(棉籽壳20%、陈化木屑65%、麸皮15%)无显著性差异;配方3、4的走菌时间比对照缩短了8d和14d。因此,利用10%~15%巨菌草粉替代杂木屑比较适宜秀珍菇的代料栽培,可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的技术储备。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中草药
16种液体处理剂对铁皮石斛组培苗促生作用研究23-26

摘要:选用玉蜀黍赤霉、枯草芽孢杆菌、石斛小菇3种细菌和真菌菌株以及与水杨酸、硝酸镧、色氨酸、赤霉素结合配制16种液体处理剂,并以灌根方式处理,接种大棚铁皮石斛组培苗。结果表明: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4g·L^-1石斛小菇+5mg·L^-1硝酸镧、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1mmol·L^-1水杨酸处理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1mmol·L^-1水杨酸、4g·L^-1石斛小菇+5mg·L^-1硝酸镧、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1mmol·L^-1水杨酸茎粗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接种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4g·L^-1石斛小菇+5mg·L^-1硝酸镧、4g·L^-1石斛小菇+5mg·L^-1赤霉素+1mmol·L^-1水杨酸液体处理剂处理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液体处理剂有良好的促生效果。

三七引种及育苗技术27-29

摘要:三七为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在云南文山种植历史悠久。为开辟新种植区,在福建省仙游县试种,现将实际引种情况进行总结,对育苗技术进行详述,并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归纳,为福建省三七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园艺作物
闽引黄皮果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30-31

摘要:闽引黄皮果蔗是一个优异的果蔗品种,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外观品质好、高产稳产、甜度适中、口感好等特性,适宜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通过总结该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包括选种及种苗处理、选地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闽引黄皮果蔗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火参果引种表现与设施栽培技术32-34

摘要:引进火参果在海南省三亚市设施大棚内进行栽培,经济效益较高。阐述火参果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生长特性,并总结火参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育苗、定植与田间管理、坐果、采收、病虫害防治及其他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量化修剪技术在极早熟葡萄品种碧香无核的应用35-36

摘要:为使葡萄修剪做到简单易行、省工、高效,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大棚对极早熟葡萄品种碧香无核进行量化修剪技术。碧香无核在明溪县种植表现自然无核、抗寒、抗病、挂架期长、极早熟、品质好等特性,每667m^2产量在1 250kg以上,产值在2万元以上,可作为葡萄观光园采摘优选品种之一。通过多年栽培种植经验,总结碧香无核葡萄量化修剪技术。

清流县台农一号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37-40

摘要:台农一号百香果极富多样化功效与作用,是百香果中的优选品种。以福建省清流县为例,总结台农一号百香果高产栽培措施的应用实践,分析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清流县台农一号百香果种植的改进措施。

闽清县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41-43

摘要:闽清县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面积推广佛手瓜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准备、适期移植、加强田管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闽清县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本甜柿简易棚架栽培技术44-46

摘要:2004年德化县引进甜柿优良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及繁育小苗定植,采用简易棚架栽培方式,经过10多年种植示范推广,日本甜柿表现出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从棚架优势、建园定植、棚架搭建、合理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日本甜柿简易棚架栽培技术。

高海拔山区朝天椒丰产栽培技术探讨47-49

摘要:朝天椒在屏南县熙岭乡种植,适宜当地高海拔气候条件,每667 m2鲜椒产量1 800~2 200kg,产值达6 800~12 500元。总结朝天椒在当地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种、整地施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土壤肥料
双孢蘑菇施用有机水溶肥试验研究50-51

摘要:为探讨有机水溶肥对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喷施宝有机水溶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喷施宝处理Ⅰ双孢蘑菇的单朵重、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分别较施用清水处理Ⅱ增加0.2g、0.3mm、0.2mm、0.2mm、0.2mm;施用喷施宝处理Ⅰ双孢蘑菇的产量最高,为10 600kg·hm^-2,较施用清水处理Ⅱ增产16.8%,达极显著水平;施用喷施宝处理I双孢蘑菇产值169 200.0元·hm^-2,较施用清水处理Ⅱ增收23 845.5元·hm^-2。双孢蘑菇上施用喷施宝有机肥可增产增收,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添加葡萄糖对果园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量的影响52-54

摘要:在土壤中添加基础营养基质葡萄糖,观察不同葡萄糖量和不同时间土壤释放CO2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葡萄糖添加量12mg·g^-1时CO2释放量达到峰值。在培养的5h内,各添加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且在培养3h时达到高峰。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农业经济
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驻村扶贫实践与思考55-58

摘要:针对小梨洋村的特点,总结了3年驻村扶贫工作实践,在培养种养能手、建立联动生产模式、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推进乡村旅游5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巩固提升的建议:巩固并强化支部领导核心,牢固把握产业驱动发展,加固外部资源投入渠道,稳固扶贫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