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福建茶叶杂志 省级期刊

Tea In Fujian

  • 35-1111/S 国内刊号
  • 1005-2291 国际刊号
  • 0.3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福建茶叶是福建省茶叶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学术期刊。福建茶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报道、综述、技术研究、市场·贸易、经济管理、保健·旅游茶馆·茶艺、教育实践等

福建茶叶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福建茶叶杂志综述
微生物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5

摘要:本文对微生物在茶饮料、茶功能成分以及茶叶废弃物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微生物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福建茶叶杂志试验研究
永福高山茶加工过程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研究6-8

摘要:对不同季节金萱、青心乌龙品种制作永福高山茶加工过程在制品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其加工过程中在制品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永福高山茶做青结束后的在制品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鲜叶,做青过程中,呈M型双峰变化规律;日光萎凋和摇青均有利于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而晾青过程中酶活性表现为下降趋势.

乌龙茶中7种苯甲酰脲类农药残留的浸出特性9-13

摘要:本文建立了HPLC-MS/MS测定乌龙荼及其茶汤中7种苯甲酰脲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 ~ 1.00 ng/mL,定量限为0.09 ~ 3.02 ng/mL,回收率为90.3 ~ 103%.7种农药残留在乌龙茶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特性:除虫脲在冲泡过程中较容易被浸提出,其次杀铃脲、氟苯脲、氟铃脲、氟啶脲、氟虫脲和啶蜱脲;氟虫脲和氟啶脲在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特征,似乎只受他们的溶解度控制,而其他5种农药的浸出特征主要受茶和热水之间的分配系数控制.本研究有助于乌龙茶的安全饮用的准确评价.

广西金秀野生茶树的形态学特征研究14-21

摘要:金秀野生茶树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3种(见表2),其中六巷茶树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白牛和圣堂山茶树为乔木树型,共和、六段、杨柳屯和东温茶树为灌木树型。树姿多为半开张,只有圣堂山和生长在八角林中的白牛野生茶树树姿为直立型。乔木型茶树是原始型,灌木型茶树是进化型。与前人对云南大茶树、江华苦茶、以及陈亮等对广西十万大山野茶进行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武夷岩茶中除虫脲残留量22-23

摘要:本文讨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武夷岩茶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方法,经分析总结可知,在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45nm的条件下,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分析可知除虫脲的保留时间为4.28min,经回收率测试可得回收率在88.7% ~ 91.5%之间,RSD为3.87~5.01,可以符合实验要求.

“烟茶1号”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24-26

摘要:“烟茶1号”茶树新品种,于2005-2011年在烟台牟平区、海阳市、招远市进行了区域试验,并对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主要性状进行了全面鉴定.经7年的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烟茶1号”属小叶型,一芽一叶黄绿或紫,茸毛多,萌芽期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早6天,氨基酸含量5.8%、荼多酚含量27.3%、水浸出物含量51.2%,抗寒、抗病虫程度较好,抗旱能力一般,适宜烟台地区大面积栽植,产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增加10%左右,201 3年获得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福建茶叶杂志生产技术
浅谈坦洋工夫红茶精制拼配技术26-29

摘要:本文总结了坦洋工夫红茶的精制与拼配技术,阐明了坦洋工夫精制及拼配过程所需掌握的技术要求与关键因素.希望能为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提供实践经验.

武夷岩茶烘焙技术29-31

摘要: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性强,是形成岩茶特有香气和独特茶汤口感风韵的关键工序.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炖火原则及火功与岩茶品质风味的关系.旨在为武夷岩茶的加工提供实践经验.

建瓯百丈水仙茶加工制作技术的探讨32-33

摘要:水仙茶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而千年古茶都和中国贡茶之乡的建瓯所生产的百丈水仙又是闽北水仙中的一朵奇葩。生长在百丈村的水仙茶青具有;鲜叶肥大,厚而柔软,叶色黄绿中带淡,采摘下的鲜叶在一小时内就能散发出淡淡甜甜的清香。

尤溪红茶采制工艺技术34-36

摘要:通过介绍尤溪红茶采制工艺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尤溪红茶的初制加工技术,以期进一步开发优质尤溪红茶提供技术参考.

高香型天山红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36-37

摘要:天山红工夫红茶是宁德市蕉城区近年来继“天山绿茶”公共品牌之后,又一新创建的红茶品牌。而高香型天山红工夫红茶又是天山红工夫红茶极品中的极品.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褐油润,内质香气馥郁悠长;花香显露,具密甜花果香;滋味甜醇爽口、汤中显香、汤色金黄明亮清澈、叶底肥壮、呈新铜红色。具独特的韵香和品质风味,饮后齿颊留芳。在历次各种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多次荣获全国金奖及福建省名茶,尤其是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比活动中,一举荣获四个金奖。其优异的品质赢得茶叶界专家们的赞赏和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已成为闽红工夫红茶中的一朵奇葩。

福建茶叶杂志病虫防治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十三)茉莉煤烟病38-38

摘要:茉莉煤烟病在安徽、福建、湖南、广西等地茉莉花种植区均有发生,其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茉莉花产量和质量。

福建茶叶杂志思考·探索
武夷岩茶制作章法之研究39-43

摘要:武夷岩荼制作技艺创新之初就蕴含了制作章法.作者研究发现,武夷岩荼制作章法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程序和规则,而制作技艺则是程序和规则条件下的操作技巧.为此,本文试从章法定义入手,展开对岩荼制作章法、制作章法与制作技艺的关系、制作章法对形成岩茶品质特征的作用,以及制作章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寿宁县茶叶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43-44

摘要:寿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农业县。茶产业是寿宁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县现有人口28万,农业人口21.3万人,涉茶人口18万。全县十四个乡镇均产茶,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与茶业息息相关。茶业是我县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六堡茶成为广西茶叶黑马的剖析45-47

摘要:六堡荼是中国历史名茶,近年来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受到人们的热捧,成为广西茶叶的一匹黑马.本文通过对六堡茶本身独具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利好因素及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推动等方面进行剖析,阐述六堡荼成为广西茶叶界黑马的原因.

对茶叶加工园区建设的思考50-5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象山村茶叶加工园区的建设情况,找准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加工园区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生产经营组织化、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地域品牌、建设营销体系等,以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园区升级.

德化茶叶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探索52-54

摘要:德化县隶属产茶大省福建省,与铁观音之乡安溪一县之隔,毗邻佛手茶产地永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产制茶地理区位优势.全县总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73万亩,占总面积的81.6%,地势颇高,75%的地域海拔在800米以上[1],适宜培育高山有机茶园.然而,德化县茶叶产业体量较小,规模不大,茶叶年产量占泉州市总产量的2%以下;产业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全县茶叶产业可开发空间巨大.本文通过描述德化县茶叶产业现状,分析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挖掘德化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自身优势,来探索规划未来德化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

浅谈“建阳水仙茶”的发展趋势55-56

摘要:福建建阳是水仙茶的发源地。水仙茶属小乔木型,自然生长的树冠高幅达5m左右,一般树高2m左右,树幅2.5m左右,树枝半开张,分枝部位高,主干明显,分枝较疏,枝节长3.5cm左右。叶片呈近水平状着生,或呈45度左右斜生,叶长10.02~14.9cm,长者达19cm,叶宽4.43~5.7cm,宽者达6.8cm,长宽比约2.6,大部分为长椭园形,叶尖渐尖,叶片多数平展,个别略向面折,叶面平滑富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