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子政务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Government

  • 11-5181/TP 国内刊号
  • 1672-7223 国际刊号
  • 2.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子政务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子政务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研究:数字化治理、资讯、学术篇

电子政务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子政务杂志专题研究:智慧社会建设
智慧社会的概念演进、内涵构建与制度框架创新2-8

摘要:''报告首次提出'智慧社会'概念,但由于缘起于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态变革的宽泛性与复杂性,当前学界对于'智慧社会'概念的理解并未形成共识,由此导致的模糊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慧社会建设的进度与绩效。基于理论梳理从知识生产角度对'智慧社会'概念作出了界定与分析,指出智慧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要通过制度框架变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生产的需求和规律。在此概念的指引下,提出智慧社会具有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三个核心特征,并需要在制度框架创新过程中注意四个层次和三对关系。从社会环境的信息化改造、生产关系的重构与变革、治理全球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一般性政策建议。

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国外经验借鉴9-17

摘要:通过对发达国家具有典型代表的数字英国战略、日本的超智能社会(社会5.0)战略、美国的智慧城市战略和新加坡的智慧国家战略进行综合研究,构建了比较分析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战略规划、技术支撑和推进模式三个层面剖析英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的智慧社会发展战略,总结提炼了共性特点及各自特色,最后提出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战略构建建议。

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技术与制度的分析维度18-26

摘要:智慧社会是党的提出的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建设智慧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高质量地建设智慧社会,有必要系统梳理我国建设智慧社会的现实基础,明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技术与制度的分析维度,深入讨论了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技术基础与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分解为物理层、网络层、数据层、智能层、应用层;制度基础分解为国家信息化规划,建设智慧城市与农村的政策,建设智慧经济、民生、生态与政务的政策,建设智慧基础设施的政策。在现实基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路径选择。

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风险表现、分析及防范研究27-34

摘要: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智慧社会建设在战略规划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的不同风险表现。其中,战略规划阶段的风险包括价值理念的技术导向性、战略定位的趋同性、政府决策制定偏差和法规政策体系缺位;建设实施阶段的风险表现为组织协同的不确定性、公众参与'悖论'、资源分配'马太效应'、城乡一体化建设失衡和规范标准缺失;运营维护阶段的风险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系统管理和运行风险,包括运营维护模式的可行性、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系统衍生性风险,主要是信息渗透导致的文化冲突。为有效防范智慧社会建设风险,需要顺应智慧社会建设各阶段的风险演进规律,构建系统协同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把握风险防范重点,积极化解风险防范难点。

电子政务杂志默认
卷首语7-7

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社会也被视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本期'专题研究'聚焦'智慧社会建设',试图揭示智慧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慧社会建设的有益经验,考察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预测并防范智慧社会建设中可能的风险。

卷首语-I0003

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社会也被视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本期"专题研究"聚焦"智慧社会建设",试图揭示智慧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慧社会建设的有益经验,考察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预测并防范智慧社会建设中可能的风险。

花开心间-F0002

徽州雨巷-F0002

电子政务杂志互联网治理专栏
“互联网+基层治理”:基层整体性治理的数字化实现路径36-45

摘要:权力体系、利益诉求及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碎片化是目前困扰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问题,而整体性治理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缝合机制。作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路径之一,机构改革的周期、成本和底限决定其在应对碎片化问题时存在短板,而'互联网+基层治理'则能很好地充当一种弥补机制。整体性治理于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诞生,其实现也有赖于数字化手段的应用。采用比较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绍兴市杨汛桥镇与北京市平谷区基层治理创新经验的对比,发现'互联网+'对于整合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体系和利益诉求具有重要作用,但要推动基层进一步走向整体性治理,还需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基层治理中的渠道疏解、主体扩充、关系重构和观念扭转。

论我国网络直播监管体制的完善46-56

摘要:'互联网+'政策的实施为网络直播注入了新活力,在网络直播蓬勃发展的背后,由于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各种行业乱象严重阻碍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梳理我国网络直播监管体制的变迁脉络,发现我国网络直播监管体制存在顶层制度设计不足、监管权限分散、监管对象不明、监管模式落后和监管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当前,国家机构改革为完善网络直播监管体制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从优化顶层制度设计、明确监管对象、构建网络直播合作治理模式、完善网络直播监管程序、建立网络直播监管配套机制等方面入手,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直播监管体制,这是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电子政务杂志学术篇
基于区块链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型研究58-67

摘要:针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中存在的跨部门相互信任困难、数据隐私保护薄弱、交换不及时、数据不一致、业务协同困难、数据可溯性差及信息共享和公开范围不广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公开的关键因素和运行机制,结合P2P网络、密码学以及人工智能理论,提出去中心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公开的解决思路,并给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总体架构,从而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的网络体系、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交换区块链目录体系、去中心化数字证书及信任体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智能交换体系。该模型对有效解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中信任孤岛、数据所有权、对等管理、标准一致性和非实时交换等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公开在政府及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背景下具有较强适应性,对促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科学化、民主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具有积极意义。

“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驱动型政府创新--基于杭州市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的实地调研68-75

摘要:有别于常见的一般性描述和总体式分析,为凸显'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操作和理念层面的具体特征,以杭州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政府创新实践为案例,主要采用深度访谈、体验式观察与文献检索获取信息,首先通过微观分析梳理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外显变革与内在调整,而后通过与整体性治理和政绩驱动型政府创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突显出此次改革的理念革新:数字治理与数据驱动。最后,从'内修'与'外联'两个维度,提出了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建议。

陕西省市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测度研究76-83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政务不断发展,公众利用互联网参与政府治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政府能否有效回应公众诉求成为衡量其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试验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回应渠道、回应率、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进行测度并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市级政府电子政务的总体回应率不高,存在大量无回应的现象。在已回应的结果中,政府的回应速度较快,但回应质量一般,且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较大。为提升陕西省电子政务回应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完善电子政务回应的制度建设,并且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在改善电子政务回应系统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互动交流功能。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解读、困境与路径84-92

摘要:大数据技术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性需求根植于治理环境的高度复杂性、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过程的动态化和治理结果的不确定性之中。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具有清晰有序的治理模式、动态调适的规则体系、精准高效的治理机制、包容共享的治理格局等多维目标指向。而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还面临着协作困境与信息孤岛、技术理性与制度滞后、技术风险与治理危机、工具理性与价值迷失的多重实践困境。研究认为,应从协同治理与数据共享并进、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同步、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并举、价值引领与技术治理融合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论93-100

摘要:随着智能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明确智能机器人从事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有必要首先确认其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理性'是区别法律主体(人)与法律客体(物)的根本依据,通过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理性及行为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确认智能机器人应当享有刑事责任主体地位。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划分可参照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标准,将理性程度作为基本尺度。具体而言,可将'理性'具化为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与理性指数,将智能机器人划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机器人、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机器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机器人三种基本类型。

行政法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述评101-108

摘要: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已在信息管理学界、公共管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并产生诸多成果,但从法学角度进行研究还尚处在起步阶段。从行政法学角度发掘政府数据开放的内在行为逻辑与问题,有助于厘清政府数据开放主客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政府数据开放顺利进行。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对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的主体概念、基本原则、基础理论与价值、困境与挑战进行了现有法学文献的总结与评析。政府数据开放作为一种行政法律行为,必然有许多法律问题无法通过管理手段解决,因此如何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将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中的公私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纳入到法治化路径中是重中之重。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109-121

摘要:为了推动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与完善,分析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特点,总结并归纳其发展模式。研究选取截至2018年5月10日已建立的相对规范的45个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分析单位,建立基于平台层、数据层两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框架。归纳出当前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发展的四类模式:平衡发展型、平台优先发展型、数据优先发展型、渐进发展型,同时探讨不同发展模式背后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相关建议。

电子政务杂志资讯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9)》和2018年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75-75

摘要:2019年3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9)(下称'法治蓝皮书')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人民网、《新京报》《新民晚报〉等30余家重量级媒体出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