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与试制、科技动态、专家论坛、企业之窗、博士论文、会议消息、新品介绍、产品导购等。
  •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国营第715厂
  • 国际刊号:1001-2028
  • 国内刊号:51-1241/TN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6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3
  • 综合影响因子:0.3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TiO2/Ag/PAA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

摘要:采用循环阳极氧化-腐蚀法制备了V型多孔阳极氧化铝(PAA)模板,在PAA上热蒸发沉积Ag薄膜后,再原子层沉积TiO2薄膜,制备了TiO2/Ag/PAA三维纳米复合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TiO2/Ag/PAA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显著提高。当Ag薄膜沉积厚度为30nm,TiO2的原子层沉积厚度为20nm时,所得TiO2/Ag/PAA复合结构的吸收率为94.5%~99.0%。
1-4

纳米LaFeO3的微波辅助液相合成及其甲醛敏感性研究

摘要:以分析纯La(NO3)3、K3[Fe(CN)6]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液相法合成纳米LaFeO3,并与配合物热分解法进行对比。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均为正交钙钛矿结构纳米LaFeO3,但微波辅助有利于减小纳米LaFeO3的粒径。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纳米LaFeO3对所测试气体的响应均显著高于配合物热分解法,在最佳工作温度225℃时对甲醛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对100μL/L甲醛的灵敏度高达346.7,即使对10μL/L甲醛也有一定响应。
5-8

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对单层石墨烯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摘要:运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单层石墨烯进行处理,通过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来表征处理前后的变化,重点探讨了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对单层石墨烯微观结构的影响。在拉曼光谱中,处理后的石墨烯出现了明显的D峰和D′峰,同时G峰和2D峰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而G峰峰位右移,2D峰峰位左移。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表明处理后向石墨烯中引入了较多的官能团。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处理前后SiO2/Si基底上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发现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石墨烯表面高度明显增加,同时褶皱减少。
9-13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十大未来最具潜力的新材料

摘要:(上接2016年1期第32页)世界的一切活动皆基于材料,未来绚丽多彩的世界更需要魅力无限的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让我们的未来的世界变得那么神奇?国外媒体预测了十种未来最具潜力的新材料。4块体钻石制造厚膜钻石的CVD设备已经开始规划,可以预测不远的将来制造块体钻石的设备将是一个发展的趋势。钻石是一种完美的建筑材料,它异常坚固,但是又轻;由常见的碳元素合成,几乎完全地导热,
13-13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Fe3Si纳米颗粒低温固相制备及磁学性能研究

摘要:以乙酰丙酮铁(C15H21FeO6)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分别作为铁和硅的前驱体,280℃低温固相法合成Fe3Si纳米颗粒,同时加入钠盐(NaCl)调控颗粒的尺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超导量子磁强计对所制备的Fe3Si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发现该法可以高效制备稳定的DO3型Fe3Si纳米颗粒,加入的NaCl能有效调控颗粒粒径。随着Fe3Si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Fe3Si纳米颗粒的居里温度、截止温度均有明显降低,饱和磁化强度也有所减小。
18-21

Nd2O3掺杂对BCZT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摘要:采用固相法,研究了不同Nd2O3掺杂量对(Ba0.85Ca0.15)(Ti0.9Zr0.1)O3(BCZT)无铅压电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2O3掺杂的BCZT陶瓷的主晶相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相,并没有明显的第二相。随着Nd2O3掺杂量的增大,BCZT陶瓷的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P)和介电损耗(tanδ)先增大然后减小,BCZT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和体积密度(ρ)先减小然后增大。当Nd2O3的质量分数为0.2%时,在1 420℃烧结的BCZT无铅压电陶瓷综合性能较好:d33为228 pC/N,KP为38.9%,εr为2 846,tanδ为0.018,ρ为4.805 g/cm3。
22-25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碳纳米材料薄膜超级电容器问世 厚度约30μm可嵌入服装当电源

摘要:天津大学赵乃勤教授课题组与天津工业大学康建立教授合作,近期研发成功了迄今最薄的碳纳米材料薄膜超级电容器,其厚度约30μm,仅为A4纸的1/3。轻质超薄是这款超电容的显著特点。为获得高的器件综合性能,该研究团队从器件结构优化设计出发,使其兼具超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25-25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超级电容器用LiBOB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以草酸、硼酸及氢氧化锂为原料,通过水相中发生酯化反应和在乙腈中进行中和反应结合的方法合成LiBOB(双草酸硼酸锂)。通过电导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探索溶剂组成、LiBOB浓度及商业主流电解质盐Et4NBF4添加量对LiBOB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LiBOB电解质盐不同溶剂组成的电解液组装的模拟碳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范围在02.7 V,循环伏安曲线出现了类矩形的特征;充放电可逆性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良好。LiBOB-Et4NBF4工作电解液的电导率最优可达12.5×10–3 S/cm。
26-30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金属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摘要: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目前最重要的电能储存装置之一,其数秒内的快速充放电、上万次的循环寿命、百分之百的充放电效率及高的安全性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所无法比拟的。但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超级电容器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如何在保持超级电容器高功率、长寿命的前提下提高其能量密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0-30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低噪声快速建立的全片内LDO设计

摘要:提出了一种集成于射频芯片的低噪声、快速建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分析了传统LDO的主要噪声源,在综合考虑芯片的噪声、静态电流和面积后,采用超低频低通滤波器,对LDO的输出噪声进行优化。基于SMIC 0.18μm工艺,采用Caden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10 Hz到100 k Hz之间的输出积分噪声电压为17μV,建立时间小于18μs,总静态电流为24μA,满足LDO的应用要求。
35-38

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的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

摘要:提出了一种在微带线下的新型缺陷地结构(DG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将传统的DGS结构单元与新型DGS结构单元结合,采用低阻抗微带线,设计了一种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传统哑铃型DGS结构在较宽的阻带内提供衰减,新型DGS结构提供陡峭的阻带衰减响应,得到陡峭的阻带衰减和良好的阻带宽度。模拟仿真和实物测试表明,该滤波器的3 d B截止频率为1.8 GHz,插损小于1 d B,通带内S11均低于–20 d B,阻带在–20 d B以下的频段为2.9219.59 GHz。与传统DGS低通滤波器相比,其尺寸减少了32%,实现了低通滤波器的宽阻带和小型化。
39-42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摘要:设计了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oof SPPs)的带通滤波器,在介质基板上覆上一层超薄金属铜,并将金属表面刻为周期波纹状金属条,同时结合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将金属条设计为MZI结构,并对MZI的干涉臂设计了两个取向相反的金属条结构,构成滤波器耦合部分,分析了耦合间距以及耦合单元个数对带通滤波器带宽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3 d B从4.8 GHz到8.3 GHz的带宽。基于人工等离子体激元的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为今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在微波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43-46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新方法能在几飞秒内操控电子有助研制高效太阳能电池和能量采集设备

摘要:当硅或石墨烯表面受光照后,其内一些电子会激发到高能态,在几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内快速完成一连串反应。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研人员找到一种新方法,能在光激发电子的前几飞秒内操控石墨烯中的电子。这种超快电子控制技术能在高能电子互相碰撞之前改变它们的方向,最终有望研制出更高效的光伏装置和能量采集设备。
46-46

新方法用二维材料控制电子

摘要: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控制电子的新方法,能把电子封闭在由原子厚度的材料制成的设备中。这项由该校理学院先进二维材料中心教授安东尼奥·卡斯托·尼托领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几乎所有现代技术比如电机、灯泡和半导体芯片要通过设备控制电流,电子不仅小而且运动快,还相互排斥,人们很难直接控制电子的运动。若要控制电子的行为,很多半导体材料需要掺杂化学物质,
51-51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水性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研究

摘要: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粘结剂,以水性石墨烯浆料、导电炭黑为导电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性导电油墨。分析了其导电机理,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性导电油墨导电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单独作为导电剂时,随着石墨烯含量或者导电炭黑含量的增加,体积电阻率减小;当石墨烯含量或者导电炭黑含量大于一定值后,体积电阻率有所回升。当石墨烯与导电炭黑的混合物作为导电剂时,制备的水性导电油墨比其单独作为导电剂的导电性更为优异。同时,水性导电油墨的体积电阻率随着丙烯酸树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52-55

无铅低熔点耐酸玻璃粉的研制

摘要:采用高温熔融水淬的方法,制备了无铅低熔点耐酸玻璃粉,研究了化学组分及其含量对无铅玻璃耐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w(Bi2O3)为50%60%,w(B2O3)为10%12%,w(SiO2)为20%30%,w(Al2O3)为3%5%,w(Li2O)为1%3%时,可获得膨胀系数在(6575)×10–7/℃,软化点在480490℃,玻化温度在(600±10)℃,附着力优良,在质量分数5%的H2SO4中浸泡48 h,玻璃的光泽基本不变的无铅玻璃粉。
56-59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新型锂离子电池可在0℃下高效运行

摘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具有快速自发热功能的锂离子电池。这一新型电池的出现有望弥补传统锂离子电池在0℃以下低温环境中性能下降、掉电快的短板,让电子产品在低温环境中高效运行成为可能。锂离子电池但一旦置身0℃以下的低温环境,电池性能就会大幅下降,
59-59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基板稀土微合金化对Sn3Ag0.5Cu/Cu钎焊界面反应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在Cu基板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稀土元素Ce、Er后,与Sn3Ag0.5Cu(SAC305)无铅钎料进行钎焊并时效处理后的界面反应及其化合物(IMC)生长行为。结果表明:钎焊完成后,在SAC305/Cu钎焊界面只观察到Cu6Sn5,而SAC305/Cu-1Ce及SAC305/Cu-1Er界面还有Cu3Sn形成;在时效处理过程中,纯Cu基板上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最快,Cu-1Ce基板次之,Cu-1Er基板最慢,且形成的IMC厚度也是依次递减;加入质量分数1%的Ce、Er元素对IMC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Er的抑制作用较Ce强。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