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与试制、科技动态、专家论坛、企业之窗、博士论文、会议消息、新品介绍、产品导购等。
  •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国营第715厂
  • 国际刊号:1001-2028
  • 国内刊号:51-1241/TN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6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3
  • 综合影响因子:0.3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综述

压痕测试无铅焊料蠕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摘要:介绍了压痕蠕变测试原理,综述了压痕测试Sn基无铅焊料蠕变特性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讨论了相关因素(第二相、晶粒尺寸、温度以及应力)对压痕蠕变的影响,总结了压痕测试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压痕蠕变测试在焊料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1-7

白光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

摘要:白光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因具有超薄、可以柔性化、透明化、面发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固态照明器件。目前白光OLED的器件主要为单层、双层、三层、四层发光区以及叠层和微腔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各自的优点。器件结构的优化和改进,使得白光OLED器件的效率可以媲美荧光灯。介绍了白光OLED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综述了白光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几种增强白光OLED的结构。
8-11

导电油墨及纳米导电粒子在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导电油墨的组成、分类和导电机理,并介绍了导电油墨在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全印制印刷电路以及电子纸等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纳米银、纳米铜、纳米碳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纳米粒子在导电油墨中的应用研究。最后指出,纳米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导电油墨的发展,未来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多功能以及智能化也将成为导电油墨的发展方向。
12-16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靶基距对磁控溅射 AZO 薄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氧化锌铝陶瓷靶(98%ZnO+2%Al2O3,质量分数)为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载玻片衬底上制备了AZO(ZnO:AI)薄膜样品,研究了靶基距(40~70mm)对所制备AZO薄膜微观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靶基距下制备的薄膜均具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随着靶基距的增加,所制AZO薄膜的结晶质量变好,结晶尺寸变大,电阻率降低,禁带宽度变小,且所有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均在80%以上。当靶基距为70ITlm时所制AZO薄膜的性能最好,其电阻率为8×10-4Ω·om,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为82.3%,禁带宽度为3.42eV。
17-20

预退火对溶胶-凝胶法制备 Cu2ZnSnS4薄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涂技术制备了Cu2ZnSnS4(CZTS)薄膜前驱体。将一部分前驱体在s气氛中于500℃硫化1h,另一部分先在250℃预退火0.5h后再在500℃硫化1h。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所制CZTS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预退火对CZTS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预退火制备的薄膜比未经预退火制备的薄膜更为纯净,表面更加致密,其禁带宽度(1.49eV)更接近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佳禁带宽度(1.50eV)。
21-23

厚膜电路用抗温冲钯银电极浆料研究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厚膜电路用抗温冲钯银电极浆料。该浆料是将优选的不同形貌及粒度分布的超细银粉、超细钯粉、无铅玻璃粉、改性添加剂和有机载体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通过丝网印刷和烘干烧结,在质量分数96%的A1203基板上形成电极层。检测结果表明,在-60~+125℃,温冲100次,该电极层不开裂、不脱落,电极层附着力在40N以上,满足了厚膜产品的需要,同时,该浆料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
24-28

石墨烯/碳点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以石墨烯和碳量子点(碳点)的乙醇溶液为原料,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得了新型的石墨烯/碳点复合物(GP/CQD),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点的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石墨烯片层的堆砌作用进而增大电极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解质的浸润和电子的传榆。这种石墨烯/碳点超级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效率高达92.1%,比容量高达245.7F/g,且在大扫速下仍可保持良好的超电容性能。
29-32

碳纳米管改性对 LiMn2O4倍率及高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尖晶石LiMn204,并对其进行碳纳米管(CNTs)表面包覆改性,得到了LiMn20dCNTs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表征了所制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了CNTs包覆量对LiMn204材料在大倍率及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纯LiMn2O4,LiMn2O4/CNTs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和形貌更加良好,CNTs的最佳包覆量为质量分数5%。包覆5%(质量分数)CNTs的LiMn204比来包覆的LiMn2O4具有更优异的常温大倍率放电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在55℃和0.5c倍率下循环18次后,LiMn20dCNTs的容量保持率为78.3%,而未包覆的LiMn204的容量保持率仅有63.5%。
33-37

Ni 掺杂量对 Fe3Si 合金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摘要:利用机械合金化,真空退火工艺制备了Fe75-xNixSi25(x=0,2.5,5,7.5)合金,借助SEM、XRD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分析了Ni掺杂量对Fe3Si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j掺杂量的增加,退火后的合金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微波吸收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当Ni掺杂量为摩尔分数2.5%时,所制Fe72.5Nbsi25合金粉末的吸波能力最强,当涂层厚度为4mm时,该样品的吸收峰频率和峰值分别为7.5GHz和-14.7dB,在2~10GHz其反射率低于-5dB的频带宽度达到了5.2GHz,显示出良好的微波吸收宽频特性。
38-41

串联式设计小容量 MLCC 的容量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两种不N内电极结构对串联式设计小容量(标称容量≤1 pF)MLCC的容量的影响,作出了这两种内电极结构的等效电路并进行分析,再对具有这两种内电极结构的MLCC的实际样品进行了测试以验证分析结论,结果发现两种样品的实际容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不利于设计命中率,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MLCC的外电极对具有这两种内电极结构的MLCC的容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42-44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美制造出性能独特的高灵敏磁性材料

摘要:《应用物理学快报》杂志刊登了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物理学家伊凡·舒尔研究团队的最新发现:一种依靠微小的温度变化就能改变其磁性的高灵敏磁性材料,新材料或许能用来制造磁性储存器,提高计算机硬盘的存储性能。
44-44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低压化成铝箔箔脆原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适用于50~100wV铝电解电容器的高比容低压化成铝箔的脆性(简称“箔脆”)容易导致电容器的多方面严重质量问题。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思考,提出了箔脆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改良深度腐蚀工艺与化成过程的液体馈电工艺条件,即通过减弱后期腐蚀强度和降低液体馈电温度,提高了铝箔的夹芯层厚度和均匀性,使耐折弯强度(折曲强度)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箔脆问题。
45-47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ZrO2/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湿敏元件的性能研究

摘要:从高度分散的ZrO2溶胶出发,制备了ZrO2/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有机.无机复合湿敏元件,研究了NaPSS掺入量对湿敏元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复阻抗谱分析了湿敏元件的感湿机理。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NaPSS有利于改善湿敏元件的灵敏度和线性,当NaPSS与ZrO2的质量比为1:100时,所制复合湿敏元件的性能最好,其湿滞小(2%RH),响应.恢复时间短(吸附时间:2S,脱附时间:15s);复阻抗谱分析说明湿敏元件对湿度的电响应经历了一个从低湿下的电荷转移到高湿下的离子扩散导电的过程。
48-52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紫外光照下 WO3的 H2S 气敏特性研究

摘要:以热氧化钨丝法制备的WO3纳米材料为基材制备了厚膜气敏元件,在常温、紫外光激发条件下实验测试了所制纯WO3气敏元件对不同体积分数的H2S气体的气敏特性曲线,探讨了元件对H2S的灵敏度与紫外光的辐射通量密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常温、无紫外光照下WO3气敏元件对H2S不敏感,而在常温及紫外光激发下WO3气敏元件对H2S的灵敏度显著增大,且随着紫外光辐射通量密度增加,元件对H2S的灵敏度先增大而后减小。关键词:电子技术;H2S传感器;气敏性能;WO3;紫外光照;辐射通量密度
53-56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中美科学家在光流控制方面取得突破

摘要:据中美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控制光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这一成果将有望推动光伏电池、光学探测系统等领域的发展。
56-56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研究与试制

基于温敏介质的温控太赫兹波带阻滤波器研究

摘要:采用对温度敏感的锑化铟(1nSb)材料做基底设计了一种温控太赫兹波带阻滤波器。通过控制外部温度的高低来改变锑化铟基底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实现对太赫兹波滤波器中心工作频率点的动态调节。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度由140K增加到200K时,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从0.920THz增加到1.060THz,向高频方向移动了0.140THz,且中心频率点的透射参数均小于-20dB,获得良好的可调带阻滤波功能。
57-60

一种新型自供电式压电能量回收接口电路

摘要:阐述了经典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二次同步开关电荷提取电路(DSSH)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两种电路各自的优缺点。基于DSSH电路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回收效率高等优点,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自供电优化设计方案,克服了其难以实现能量自给的缺点。使用LTspice建模仿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该电路最终回收功率约可达经典电路的400%。搭建了振动能量回收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路实际输出功率可达经典电路的2.31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61-67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读通信

新加坡开发出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

摘要:将来有一天,你的手机或电脑没电了,只需拿到太阳下晒一晒就能继续使用了,因为它们的显示器同时也是太阳能电池。这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科学家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的最新成果,他们开发出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不仅能把光转化成电,电池本身还能按照需要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