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论评杂志社
分享到:
《地质论评》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3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问题讨论、研究进展、科技述评、通讯资料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国际刊号:0371-5736
  • 国内刊号:11-1952/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382
  • 创刊时间:193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4
  • 综合影响因子:2.62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地质论评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

摘要:“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长期存在不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火山-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特征,大量新的测年数据以及淡色花岗岩(MPG)和含堇青石花岗闪长岩(CPG)等岩体的分布及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再次探讨“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构造环境和演化特征。笔者等认为“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与1.1-0.9Ga的“格林威尔运动”无关,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后的不同陆块(如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等)的大陆边缘沉积,经830-780Ma之晋宁运动期碰撞造山,进而构成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古陆新的增生大陆边缘。晋宁期碰撞造山的特征是:在时间演化方面经历了早期初始强烈碰撞、挤压变形-松弛拉张接受不同规模裂陷盆地或裂谷火山-碎屑沉积-终期再碰撞演化过程;在空间变化方面则显示为构造环境的多样性。以湘、赣边界剪切断裂带和鄱阳湖-赣江剪切断裂带为界,形成三种不同的构造环境。湘黔桂代表的西部区段和赣西北代表的中部区段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陆对接碰撞构造环境。但二者在挤压和拉张强度和规模的差别,导致两区段构造形态的不同。赣皖浙东部区段为活动大陆边缘具多列岛弧及弧后盆地的洋-陆俯冲-碰撞构造环境。
401-413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解析

摘要:郯庐断裂带(郯城一庐江断裂带)北段在中一新生生多期不同性质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样式。各种构造样式和地层间切割或覆盖关系的匹配研究,为限定断裂带活动期次及时代,建立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同构造样式反映了断裂带由老至新经历了以下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①密山县知一镇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1±3Ma,是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并扩展到东北地区的产物;②四平市叶赫镇负花状断层系以及早白垩世早期东北断陷盆地群的形成,是郯庐断裂带北段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强烈的走滑-伸展作用的重要依据;③四平市石岭子镇佳木斯-伊通断裂大型逆冲断层系和断层相关褶皱、桦甸县敦化-密山断裂“逆地堑”、沈阳-哈尔滨逆冲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特征最明显、分布最广泛的构造样式,它们形成于晚白垩世嫩江运动-晚白垩世末期,反映了这-时期郯庐断裂带北段遭受到广泛而又强烈的右旋走滑-逆冲作用;④佳伊、敦密古近纪地堑是右旋走滑、伸展双重机制控制的产物;⑤在渐新世末期古近纪地堑的构造反转结束了地堑的演化;中新世郯庐断裂带北段上地幔剪切控制了新生代含幔源包体火山口沿断裂有规律的分布。上述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由老至新组成了郯庐断裂带北段较为完整的构造演化序列,它们是不同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产物。
414-425

再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

摘要: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保存条件良好,其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砾屑灰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等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确定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及沉积相意义重大。根据砾石的颜色、含量、产出形态、粒径和圆度等,本文将栖霞组砾屑灰岩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综合国际上对砾屑灰岩的成因认识及前人对本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研究,对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砾屑灰岩应为斜坡沉积产物。另外,由于斜坡坡度的差异,分别发育不同的砾石形态、砾石与基质的组合及岩相特征。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斜坡相沉积可以进一步分为斜坡上部、斜坡中部和斜坡下部。
426-433

鲁东诸城地区恐龙足迹化石和原形恢复研究

摘要:鲁东诸城皇华镇地区下白垩统莱阳群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兽脚类、鸟脚类、蜥脚类)。足迹化石赋存地层为龙旺庄组灰绿色、黄绿色泥质细砂岩、粉砂岩,为滨浅湖一河流相沉积环境。足迹特征显示:蜥脚类恐龙体重大,四足行走,前后足迹面积相近,似椭圆形;鸟脚类和兽脚类恐龙为两足行走,足迹为三趾型;兽脚类恐龙体重最轻、数量最多。三大类恐龙行进速度介于散步一小跑之间,有转弯、减速、驻足等状态,无奔跑行迹,行进方向大多数为自东向西,行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推测恐龙可能在集体迁徙。结合足迹形态特征及保存现状,将该区恐龙足迹变形程度划分为未变形、弱变形、中等变形和强变形4种,并在前人侵蚀模型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恐龙足迹复原方法与侵蚀机理,为更精确地分析恐龙种属、大小、生活习性、生物力学性质等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434-443

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盆地特征与成盆机制

摘要:与造山带结合,动态、系统地探讨伸展盆地的成盆机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本文以后碰撞环境下的伸展盆地为对象,与其它类型伸展盆地相区别,尝试探讨其大陆构造属性和成盆机制。后碰撞伸展盆地一般平行于造山带展布,受相邻活动造山带控制,形成于造山带后碰撞构造环境。盆地的转换、叠合过程与相邻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表现为动态的耦合关系,即由前陆盆地与主碰撞造山带相耦合,发展为伸展盆地与后碰撞造山带相耦合。其成盆机制实质是地壳缩短增厚后的去“山根”作用,拆沉作用造成加厚地壳减薄,并诱发基性岩浆活动,在地表形成裂谷或断陷,接受河湖相沉积。
444-450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奥陶纪”-词译名考

摘要:统一的地质年代译名对于学术发展起促进作用。目前所使用的各纪的译名(包括“奥陶纪”)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和使用,但各个纪译名的由来则少有人关心和深究。对于“奥陶纪”一词的译法,有的认为和其他大多数的纪的译名一样,由日本音译而来(如维基百科中奥陶纪词条);有的认为是中国学者翁文灏在1911年所译,如安生健在1998年所著的《地质时代名称彻底追及事典》一书中便持这样的观点,但未给出明确的出处。
451-452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朗县白岗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的相界反应及其意义

摘要:西藏白朗县白岗村蛇绿混杂岩中有-罕见的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小岩块,被松软的蛇纹岩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裹其中。岩块中发育有碎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中出溶单斜辉石、切过出溶单斜辉石的贯入单斜辉石和外来碎粒单斜辉石及钙质辉石+铬尖晶石→钙铁石榴子石相界反应。同时,在岩块和包壳岩石的橄榄石中出现针状硅镁石出溶物。计算这些矿物的温度压力表明,它们的温度压力都处于〉800℃,〉1.8GPa以上的地幔石榴子石域超高压环境,而且,经历过一个上升→俯冲→上升的“N”字形历程。
453-470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的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

摘要:本文设计完成了三种双滑脱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并运用粒子成像测速(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技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各阶段模型剖面上的速度场分布,进而对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双滑脱层模型中,基底滑脱层控制了整体的构造样式,浅部滑脱层决定局部的浅层构造。笔者等将实验结果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双滑脱体系构造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一结论。PIV分析显示,逆冲断层的产生经历一个平行层缩短的变形过程。该过程在塑性层上、下具有明显差异,塑性层上的变形传递得更快更远。当缩短进行到一定阶段,断层开始发育,发生初始破裂,断层下盘的变形消失,应变集中在断面上,断层上盘沿断面同步逆冲。
471-480

广西那龙地区中三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摘要:右江盆地西南缘广泛出露早一中三叠世火山岩,目前对这些火山岩没有精确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本文选择广西那坡县那龙地区下三叠统罗楼组与中三叠统百逢组之间的一套厚层状分布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锆石主微量元素及全岩的地球化学研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年龄为241.2±1.9Ma(MSWD=0.69),代表火山岩的结晶年龄。锆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富集重稀土元素,具有明显Eu负异常及Ce正异常,含有较低的Th、Th/U、Ce/Sm和δEu值及相对较高的Hf、Yh/Gd和U/Ce值,指示原岩岩浆源区有地壳熔体的组分。火山岩全岩SiO2含量为51.28%-56.17%,并显示低TiO2含量(0.79%-1.28%)和高Al2O3含量(13.52%-15.51%)的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Eu负异常(δEu:0.60-0.7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h、Cs、Ba、U、Sr、Pb、Th、K)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h、Ta、zr、Hf、P、Ti)及重稀土元素,与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一致。Ce/Pb及Nb/U值接近大陆地壳,Zr/Y值和Zr含量偏高,表明原始岩浆源区可能为地壳熔体和俯冲洋壳熔体组成的混合物,岩浆在形成上升过程中有深海沉积物或地壳物质的加入,岩石成因与俯冲作用有关。但Ba/Th值(2.92-69.75)小于300,表明原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流体混染的程度比较小。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得出,广西那龙中三叠世岛弧火山岩的发现,代表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洋东延部分存在一个俯冲消减带。
481-494

四川盆地富硫天然气与盆地周缘铅锌铜矿的成因联系

摘要:金属元素的搬运和沉淀是热液矿床成矿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热液矿床中金属元素主要呈硫的络合物和卤素络合物形式搬运。MVT铅锌矿床等硫化物矿床盐度较高,包裹体成分中阳离子以Na^+、K^+、Ca^2+、Mg^+为主,阴离子以Cl^-、F^-、CO3^2-为主,很少有HS^-、S^2-,表明金属元素主要以氯的络合物形式搬运,外来硫的加入是导致铅锌成矿物质以硫化物形式沉淀成矿的关键。四川盆地天然气中富含H2S,其与周缘MVT铅锌矿床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据此推测天然气中的H2S可能是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形成MVT铅锌矿床的主要硫源,天然气中的H2S与铅锌成矿流体在古油藏中作用形成含沥青的铅锌矿床;当含硫化氢的天然气运移离开古油藏后与含矿流体混合时,形成不含沥青的铅锌矿床。另外,石油热裂解产生的不含H2S的天然气使得含铜热液中的铜还原,以自然铜形式沉淀形成含沥青的玄武岩铜矿;石油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过程中,还会发生溶蚀作用,扩大碳酸盐岩孔隙,为成矿提供空间。
495-510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摘要:马厂箐矿集区铜、钼、金矿化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地质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乱硐山矿段夕卡岩型铜钼金矿化和人头箐矿段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热液白云母进行同位素定年,得到夕卡岩化矿石中白云母样品(B119)^40Ar-^39Ar坪年龄为35.25±0.36Ma,等时线年龄为35.0±1.8Ma,反等时线年龄为34.8±1.9Ma。蚀变岩型金矿化矿石中白云母样品(B118)^40Ar-^39Ar坪年龄为35.35±0.32Ma,等时线年龄为34.44±0.99Ma,反等时线年龄为34.4±1.2Ma。这与正长斑岩(35.6±0.3Ma)、花岗斑岩(35.0±0.2Ma)、斑岩型铜钼矿化成矿年龄(35.8±1.6Ma)和(33.9±1.1Ma)较为一致,显示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与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岩性组合有关,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一岩浆一成矿系统的产物。
511-518

小型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根据钻探、物探资料,拟建南京地铁3号线滨江路站一五塘村站沿线穿越的灰岩地层中有数量较大的洞径为2-3m的小型溶洞。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的分析发现,岩溶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溶洞发育规模小但数量多,对开挖后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法研究了小型溶洞尺寸、与隧道位置关系等不同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溶洞尺寸和位置变化时,围岩塑性区也发生变化,塑性区面积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溶洞位于拱肩时塑性区面积最大,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大,位于拱腰时最小。隧道开挖后拱顶和拱底处最易破坏,相近条件下串珠状溶洞比单个溶洞的危害性要大。
519-525
地质论评杂志科技述评

元素碳碳同位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元素碳几乎完全来源于植被的燃烧,长期广泛地分布于大气、土壤、沉积物、岩石、水体和冰体等自然界载体中,记录了大量的古环境信息。利用元素碳碳同位素(δ^13C_EC)指标来反映古气候、古植被信息是将元素碳应用到古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利用δ^13C_EC指标进行古环境研究的现状,总结出对于“直接利用δ^13C_EC指标进行古环境恢复”这一关键问题还存在不同认识。燃烧前后物质的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变化是利用δ^13C_EC进行古环境研究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近20年来对C3、C4植物开展了大量燃烧实验,主要结论是C3植物燃烧前后物质的碳同位素变化(△δ^13C)较小,在±1‰以内,而C4植物变化范围较大,在0‰--9‰之间;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元素碳外源输入等可能影响δ^13C_EC指标的因素。建议在利用δ^13C_EC指标进行古环境重建之前,有必要对δ^13C_EC进行详细的基础研究工作,进一步研究表δ^13C_EC与地表植被相关性以及元素碳外源输入等问题。
526-532

滑坡监测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摘要:本文从降雨临界值研究、监测技术方法、区域性监测预警系统三个方面对滑坡监测预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归纳了国内外28个国家或地区的滑坡降雨临界值及统计方法,三个模型——日降雨量模型、前期降雨量模型和前期土体含水状态模型,基本概括了当前降雨诱发滑坡临界值的确定方法;但由于降雨人渗触发滑坡的复杂性,不同机理的滑坡“需要”不同的降雨临界值;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对雨量雨强雨时一土体渗流场动态变化一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按监测对象的不同,滑坡监测可分为四大类,即位移监测、物理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外部诱发因素监测;按监测手段的不同,则可分为人工监测、简易监测、专业监测三大类;目前国内外在滑坡监测技术、方法、手段上并无太大差距,专业仪器已成为常规设备,只是由于价格因素得不到普及;一些新技术如InSAR、三维激光扫描等能很快应用到滑坡监测领域;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也都实现了自动化和远程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有向web-GIS发展的趋势。利用一个地区的滑坡易发区划或危险区划,结合降雨临界值,可以设定不同的预警级别,在区内布设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监测雨量加上预报雨量,就可进行滑坡预警预报,国内外的区域性降雨型滑坡监测预警大体都是这个思路和做法,该方法在对公众进行警示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预警的范围太大,在具体的单点防治上,难以做到有效。我国在近10年开展了大量的监测预警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根据统计数据,其成功预警率却并不理想,这一方面表现在成功预警实例中专业预警所占比例过低,另一方面同时表现在发生的大量的地质灾害在已有的预警点之外。制约目前工作有效性的主�
533-541
地质论评杂志研究进展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剥蚀量恢复研究

摘要:应用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对渤海海域9个不同坳陷内的18口典型井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沉积-剥蚀过程分析,分解出了760Ma、220Ma、70Ma和30Ma四个低频波动周期,以及18Ma、8Ma和2Ma三个高频波动周期。通过分析反映“组”、“段”级别的、以18Ma和8Ma为周期的波动曲线特征,预测了孔店期-沙河街期沉积-剥蚀过程;系统地计算出了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主要不整合的剥蚀量,确定了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孔店组末期、东营组末期和馆陶组末期地层剥蚀厚度分别为:0-516m、0-213m和0-682m。通过波动曲线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构造转换带分别是孔店期位于渤中、沙河街期和东营期位于BZ13-1-2井区和LD10-1-1井区、馆陶期位于LD10-1-1井区、明化镇期位于BZ3-1-3D井区;定量地恢复了与油气运聚密切相关的孔店晚期、东营晚期和馆陶晚期不整合剥蚀量平面分布,再现了关键时期沉降沉积区和隆起剥蚀区区域分布规律。上述认识对于深入研究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油气分布规律,开拓沙河街组及其以下层系油气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542-552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梁-ZK02孔的磁性地层及其古环境研究

摘要: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梁-ZK02孔岩芯进行详细的磁性地层研究,确定钻孔岩芯的B—M界线位于315m,Jaramillo位于405-430m,Olduvai位于772-816m。在磁性年代学框架基础上,以蒸发岩沉积序列作为主要依据,结合碎屑岩变化以及孢粉分析,认为该地区在第四纪发生过三次较大的沉积环境变化,分别发生在2.5-2.2Ma,1.2-0.7Ma与0.4Ma。青藏高原第四纪的隆升是造成上述三次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早期的隆升对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影响较大,导致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由温凉湿润转换为寒冷干旱。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干旱并非简单的逐渐加剧,而是早更新世末期以来,气候湿润期表现得更为湿润,这种现象可能由高原隆升增加了夏季风的强度导致,冰川和积雪面积的增大也起到了叠加效应。
553-564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下汤地区2.3Ga岩浆作用和1.94Ga变质作用——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鲁山下汤地区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岩石呈包体形式存在于中元古代花岗岩中。片麻状花岗岩具深熔特征,岩浆锆石年龄为2.30Ga;岩石高SiO2和K2O,低∑FeO、MgO和CaO,具稀土总量较高(∑REE=165.8×10^-6)、轻重稀土分离较强[(La/Yb)n=37.8]及弱负铕异常(Eu/Eu^*=0.76)的稀土模式;εNd(t)(t=2.30Ga)=-0.75;tDM(Nd)=2.66G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变质原岩为辉长闪长岩,捕获锆石年龄为2.25Ga;岩石低SiO2和MgO,高Al2O3和P2O5,具稀土总量高(∑REE=373.4×10^-6)、轻重稀土分离不强[(La/Yb)n=9.4]及较强负铕异常(Eu/Eu^*=0.44)的稀土模式;εNd(t)(t=2.25Ga)=-1.21;tDM(Nd)=2.75Ga。片麻状花岗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都记录了1.94Ga变质锆石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岩浆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30Ga)=-6.71-0.38,tDM1(Hf)=2627-2910Ma,tDM2(cc)(Hf)=2823-3255Ma。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捕获锆石组成域的εHf(t)(t=2.25Ga)=-19.58--1.73,tDM1(Hf)=2664-3360Ma,tDM2(CC)(Hf)=2968-4011Ma。结合前人资料,得出如下结论:华北克拉通南缘豫陕晋结合部地区存在-规模较大的约2.3Ga地质体分布区;华北克拉通南缘很可能存在规模巨大的〉2.7Ga基底;中部造山带与孔兹岩带具有类似的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演化历史。
565-576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试议王鸿祯教授的治学道路

摘要:王鸿祯(1916-2010),山东苍山人。地质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昆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主要研究成果有: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
57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