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论评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质论评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eological Review

  • 11-1952/P 国内刊号
  • 0371-5736 国际刊号
  • 1.8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6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质论评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工作服务城市发展与安全、城市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利用、基础地质研究进展、能源资源研究及勘查进展、矿产资源研究及勘查进展、深地资源勘查理论与技术进展、自然资源经济与管理、地质遗迹、地学科普与教育与旅游地学、现代地质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主题、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

地质论评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山西黎城中元古代砂岩层面多种痕迹特征及成因初析1-9

摘要:山西黎城地质公园中元古界砂岩夹页岩的层面上除波痕、泥裂等常见构造外,有“石蚯蚓”、弧形迹、星形迹等多种遗迹,用简单的力学原理难以解释它们的形成机制。初步分析认为,自由弯曲水平潜穴(meander burrows)或爬迹(Nereites)、交叉“S”或“8”字形遗迹可能为生物遗迹或与微生物席有关的构造;而星形迹两端变尖,常组成三射星形,与已报道的冰晶痕相似。更可贵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痕迹间具有渐变过渡的特征,这提示我们研究这些痕迹的成因必须统筹而系统地考虑问题。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中、英文版)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6-6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其意义10-24

摘要:大巴山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上扬子前陆交接部位,其西北缘地区发育规模大、方向各异、叠加特征明显的褶皱构造体系。通过关键地区的褶皱及其叠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空序列的研究鉴别出至少是三期褶皱构造,包括北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北北西向和北西向褶皱。本文详细介绍北西向褶皱的厘定依据和空间构造要素,研究其对晚侏罗世形成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叠加改造及过程。根据区域变形的特征分析,以及下白垩统地层卷入北西向褶皱变形的事实,推测这组褶皱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或其后的收缩变形事件有关,但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巴山地区北西—南东向褶皱的厘定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大巴山西缘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壳变形历史的认识。

论河西走廊陆盆的演化和最终形成期25-31

摘要:河西走廊:酒西、酒东、民乐三盆地,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拉张、翅倾运动形成的箕壮断陷被新近纪挤压坳陷所覆盖,形成统一的河西走廊北西西向的盆地,特点是第四纪印度次大陆强烈的推挤欧亚大陆,使祁连山强烈回返,向河西走廊逆掩、逆冲,最终形成河西走廊陆盆。各箕壮断陷之上,上覆古近纪—第四纪地层,使断陷内埋深已超过3.5km。古地温大于60oC,使下白垩统烃源岩达到生烃成熟阶段,部分烃源岩目前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处于新近纪,挤压坳陷阶段形成的背斜和非背斜岩性圈闭,受第四纪强挤压,与具有异常高压的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相匹配,可形成自生、自储、自盖的油气藏。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不整合面的证据32-42

摘要:确定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的形成时代是了解上扬子地区这一重要板内变形带动力学机制的关键所在。详细的野外工作显示,该构造带中、上三叠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说明其没有发生过印支期褶皱。区内上三叠统与下侏罗统,中、下侏罗统和中、上侏罗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又指示其褶皱变形发生在晚侏罗世之后。区内白垩纪盆地边缘下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较平缓的上白垩统地层也覆盖在下伏较陡立的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从而指示该构造带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前。综合分析后限定川东—湘鄂西北部的“侏罗山式”褶皱带的褶皱变形发生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初期间,而不是过去认为的印支期或早燕山期。

广西凌云下甲二叠纪沉积灰岩墙和角砾灰岩体的成因及地质意义43-48

摘要:20世纪70年代,广西地质八队在凌云下甲水晶矿区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的沉积灰岩脉呈近直立状穿插在中泥盆统东岗岭阶或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中,同时在同层位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生物碎屑灰岩胶结石炭纪—早二叠世生物碎屑角砾形成的角砾灰岩体。但对其成因解释与地质事实矛盾。笔者识别出沉积灰岩脉内有地震软沉积物流充填物和正常海底沉积物,同时识别出灰岩脉是台地边缘同沉积断层的伴生张裂隙,角砾灰岩体是同沉积断层产生的陡崖崩塌物及断层角砾岩。从而认为中二叠世时,由于频繁的同沉积正断层活动,使中、上泥盆统成为凌云地区碳酸盐岩台地的陡崖。一次新的断裂活动,在陡崖上形成张性裂隙,或者使已有裂隙张开,并诱发地震。最初,地震引发的碎屑流灌入裂隙,首先落入裂隙中的是中二叠世以前形成的固体岩石,可来自石炭系等,接着是台地上形成的内碎屑流,最后在安定期,台地形成的内碎屑也可缓慢落入裂隙中。与此同时,台地的断层陡崖崩塌,形成角砾灰岩体,其成分大部分是地震诱发的角砾岩。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49-57

摘要:青海南山的隆起对解析青海湖—共和盆地地区构造和区域环境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共和盆地西北部晚新生代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上新世地层中存在一期角度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沉积碎屑矿物发生了突变:上部地层碎屑组成与现代南山基本一致,而不同于其下沉积地层。常量元素含量、风化特征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青海南山可能并不是下伏地层的物源区。结合地层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可以推断,温泉右行走滑断裂的运动致使柴北缘—南山俯冲断裂的再次活动是造成共和盆地向青海湖盆地下俯冲、青海南山隆起的主因。该俯冲运动使其南侧的地层发生掀斜(倾向西南),原来地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上新世地层顶部的角度不整合面。之后,青海湖与共和盆地最终成为两个独立的盆地,青海南山成为两侧沉积地层的物源区,两者均开始了截然不同的演化过程。

阿尔泰山南缘中—酸性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探讨58-72

摘要:阿尔泰山南缘中-酸性斑岩侵入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地层中,斑岩体规模较小,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对哈腊苏、卡拉先格尔、喀腊萨依、托斯巴斯陶和乔夏哈拉等5个与铜矿有关矿区的斑岩研究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的特点,其中SiO:含量为53.4%~66.2%,A/CNK为0.98~1.27(大多数小于1),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不具Eu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为明显的Nb和Ta的负异常。但是Harker图解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不同地区的斑岩不存在演化关系。斑岩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基本上与与其共生的玄武岩相同,因此根据实验岩石学以及稀土模拟结果推测,它们可能是岛弧阶段底侵的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源区相当于下地壳无水的角闪岩相,但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其中石榴子石和角闪石比例的差别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区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差别的主要原因。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全国喀斯特石林地质地貌研究成果报告会在长沙召开72-72

摘要:2008年11月22~2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喀斯特石林地质地貌研究成果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公园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主办,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同承办。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喀斯特石林地质地貌成因及对比研究”课题完成的情况下,为总结和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成功而召开的“研究成果验收报告会”。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73-78

摘要:本文主要从沉积、成岩方面及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分析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除了沉积作用外,低地温梯度、高沉积速率、高加热速率、高生烃强度和异常压力等因素影响了成岩作用的进程和强度,对深部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造成了中部黄骅坳陷深层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层段多,物性好,而东部辽河坳陷次之,西部冀中坳陷最差。

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正断层联接及其转换带特征79-84

摘要:渤海辽东湾坳陷发育的大量正断层通过硬联接和软联接的形式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丰富的转换带。根据正断层的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将正断层软联接类型分为同向、对向和背向叠覆型三类,其形成的转换带类型相应分为转换斜坡、斜向背斜和地垒。发育在正断层叠置段内的转换带传递了正断层之间的伸展应变量,使其在三维空间里保持应变守恒。辽东湾坳陷转换带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孤立正断层、转换带形成、转换带复杂化和转换带破裂等四个阶段。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2007年度与地质学有关中国主要期刊总被引频次表84-84

地质论评杂志问题讨论
台缘裂缝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黄土滑坡的意义85-90

摘要: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后缘裂缝是黄土滑坡典型特征之一。陕西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滑坡。研究区塬边裂缝发育,滑坡密集分布的太平至蒋刘段目前共分布着28条裂缝,总延展长度为1424m。塬边地形形态控制着裂缝的发育、成因机制,因此,根据裂缝所处塬边地形形态,将南塬裂缝发育模式分为:“U”模式、“W”模式和“Z”模式。裂缝形成后对塬边滑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坡体土体应力状态接近破坏边界面,只需较小的孔压增量和荷载即可诱发滑坡,同时,改变了地表水的入渗途径,极大地增加了地面灌溉和降雨诱发滑坡的概率。同时,裂缝的形成对于黄土滑坡的演化和群体性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论评杂志科技述评
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对古海洋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91-99

摘要: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着U、V和Mo等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的富集程度,所以可以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来重建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沉积环境。海洋沉积物或沉积岩中U、V和Mo的来源少,除了海水提供外,还有陆源碎屑,不过陆源碎屑提供的那部分含量能够被估计。沉积物埋藏之后这些元素(几乎)不发生迁移,保存了沉积时的组成和含量,能较好地反映沉积环境的特征,是古海洋环境的理想指示。在氧化—次氧化的海水环境中U、V和Mo不会富集,缺氧的条件下U和V富集,而在硫化(含溶解的硫化氢)的沉积环境中U、V和Mo在沉积物中都会强烈地富集。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根据沉积物或沉积岩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来判别沉积时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但是,必须注意沉积环境的开放与否、成岩作用及重新氧化作用等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利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进行古环境重建时,应首先评估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特定元素的来源和贡献,剔除非自生部分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素指标综合判别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

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及其金属元素气相迁移研究进展100-112

摘要:本文从火山喷气、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的溶解及在蒸汽/卤水相的分配实验等方面概述了有关金属元素气相迁移及CO2在成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火山喷气的凝结物中高浓度的Cu、Zn、Pb、As、Ag和Au,以及斑岩型矿床中低密度流体包裹体(蒸汽相)中硫化物矿物的存在,预示着上述金属是以蒸汽相搬运的。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溶解实验研究表明,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以[Me Xm·(H2O)n]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其溶解度随着H2O逸度和HCl逸度的增大而增加;熔体—流体体系分配实验研究揭示,NaCl—H2O体系中存在蒸汽—卤水相分离,在含S条件下Au、As等元素通常以HS-离子络合物的形式优先溶于蒸汽相,Fe、Zn、Pb、Mn、Cs等元素以Cl-离子络合物的形式优先富集于卤水相;Cu在富S热液中优先进入蒸汽相,在富Cl贫S热液中通常富集于卤水相,表明Cu在岩浆热液中是以HS-和Cl-两种络合物的形式迁移的。CO2在Au、Cu等金属元素迁移和沉淀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NaCl—H2O体系相分离,并且促使HS-络合物在蒸汽相富集以及调节成矿流体的酸碱度。斑岩型Cu—Au矿床的矿化过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高侵位的斑岩分异出的少量岩浆流体主要形成了青磐岩化带和部分钾硅化带,矿化通常不成规模;深部岩浆房早阶段去气作用分异出的岩浆流体主要在斑岩体早期钾化基础上叠加蚀变并形成广泛的浸染状矿化和石英—硫化物细脉,在斑岩体上部形成高级泥化带并形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化,此阶段为主矿化期;深部岩浆房晚阶段去气作用形成的岩浆流体可能主要使斑岩体和部分围岩形成绢英岩化,并伴随晚期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的沉淀。

地质论评杂志研究进展
贵州紫云四大寨地区晒瓦群的中二叠世牙形刺113-120

摘要:本文研究了贵州紫云四大寨地区的晒瓦群中部的牙形刺计有8属、3种、1比较种和6未定种(形态属种)。根据牙形刺组合的面貌特征和Sweetognathus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分析,该牙形刺组合的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茅口期),同时提出该牙形刺组合所在的晒瓦群中部应当归于中二叠统上部,表明该区的晒瓦群并不仅仅代表了晚二叠世的沉积。

宁芜地区娘娘山组火山岩Rb-Sr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121-125

摘要:应用Rb-Sr同位素体系对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进行年代学分析,样品的全岩—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Rb-Sr同位素比值拟合成良好的直线,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为133.1±3.2Ma(MSWD=0.096),代表了娘娘山组火山岩的形成年龄,该年龄值与下伏的龙王山组、大王山组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相近。年代学对比表明,庐枞盆地和宁芜盆地火山岩是集中在130Ma前后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形成的,指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30Ma左右可能处于拉张的峰期阶段。

地质论评杂志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2007年度与地质学有关中国主要期刊影响因子表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