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6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关键词解读4-6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业逐渐被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中,电影业全面过渡到国有阶段,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干预电影业的生产经营,一个国有的电影事业体系成为所有电影创作者、制作者都无可回避的生存与发展现实。以“英雄神话”“阶级斗争”“爱情潜隐”等关键词为代表,新中国电影的主题书写与美学风貌也在1949—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主流创作形态中开始发生相应变化。

我国乡村电影中的乡村之美及现实意义7-9

摘要:电影除了故事情节,还能通过场景让我们感受不同类型的空间之美,本文基于我国乡村题材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当下公众的特殊情感需求——“乡愁”。文章对“乡愁”产生的原因以及当下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部分乡村电影场景的描述,从村落的位置选址、院落的功能布局、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朴素的人性特质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等角度阐释了我国的“乡村之美”及对当前的现实意义,启发人们通过欣赏电影,感受、发现并体验别样的生活。

“互联网+”模式:国产电影产业新图景10-12

摘要:“互联网+”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电影产业也在寻求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互联网为中国电影的营销开辟了新的道路。2015年4月,阿里影业完成对粤科软件的收购,使得国产电影看到了互联网大潮下的发展大势。国产电影票房不断创造新历史,这与在线票务的发展也分不开,在线票务以多元化的方式,助力电影产业的终端输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变革。“互联网+”将使电影营销深入到更广泛的领域。

“时序”与电影叙事的结构创新法则13-15

摘要:“时序”是电影叙事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时序”,电影的叙事在经典叙事结构法则的基础上开发出结构创新的叙事法则。经典法则是基于观众观影经验的惯例法则,有线性叙事、平行叙事两种常见形态;以《爱情是狗娘》《记忆碎片》《致命魔术》《撞车》《云图》为代表的影片是结构创新法则的典型体现,而结构创新法则实质上是对以上两种法则的混用与颠覆,但其总体依然在观众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

法国电影融合本土文化的新产业路径16-18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国电影产业积极融合本土文化,在探索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当代法国电影将商业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关注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及成长,同时对本国的优良传统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彰显了自己的民族风格与特色。笔者对法国童话故事片、喜剧片和惊悚片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解读各类作品中体现出的特点,总结其应对商业文化输出的做法和创新,以期为国产电影的发展助力。

文化霸权理论视域下的好莱坞电影解读19-21

摘要: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指出文化具有社会作用,是文化具有统治功能的理论。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霸权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工具、巨额利润的收敛者,是美国文化霸权的载体。好莱坞电影以洗脑的方式扰乱他者的文化认同,用特效等手段掩盖其思想的乏味,并利用获得的利润进一步侵蚀着他者的本土文化。在文化融合的大潮中,我们要利用文化霸权理论深刻剖析好莱坞电影,扎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电影发展的道路。

美国电影分级模式的文化东渐22-24

摘要: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度暴露出了很多不足,改革势在必行。全球范围内,电影分级制度做得最好的当属美国,因此需要通过“文化东渐”,学习美国电影分级模式。不过我国和美国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语境和基本国情对电影分级制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和我国相契合。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建立的过程和步骤是什么?其中的优势和不足都是什么?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电影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

美国独立电影的类型化转向25-27

摘要:美国独立电影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对好莱坞大片的一种疏离。90年代中期以来,独立电影开始了一种向类型片贴近的创作趋势。昆汀·塔伦蒂诺是这种转型的代表,他的影片掀起了美国独立电影的变革。这些影片都展现出“疏离感性”,突出个性化叙事,疏离传统模式,充分反映了美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新生代导演的产生、暴力元素的应用、叙事手法的独特和丰富的视听艺术,是美国独立电影类型化转向的特点。美国独立电影随着类型化的转向,占据了电影艺术创作中更多话语权。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伯恩的身份》叙事节奏新探28-30

摘要: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而这个规律限制了创作者在一定时间内去构造不同的节奏,同时决定了受众的“阅读”时间,对一件艺术作品的“阅读”时间直接影响受众对作品的感知。大部分电影的观赏时间在100分钟左右,因此情节在这100分钟的铺排、疏密,将对电影的叙事节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学界至今罕有采取较为直观的方式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本文将采取作图的方式针对解析电影叙事节奏做出新的尝试。

英雄题材电影对美国梦的花样打造31-33

摘要:电影对于“英雄”的定义是多元化的,或是为正义和他人的幸福生活牺牲,或是天赋异禀成就大业。但无论哪一种,都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美国对“英雄”电影的打造可谓花样百出,有的来源于对经典故事的改编,有的则是对超现实的幻想,从人物描写到情节刻画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英雄题材电影在深化英雄主义的同时,也诠释了“美国梦”的精髓。

“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成长主题探析34-36

摘要:由华纳电影公司斥资上亿美元创制的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小说,于2001年上映,随后上映的系列影片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商业价值。在中国,“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也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和研究者,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的主题,自其中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成长之境、成长之意三个层面,对“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的成长主题进行探析。

综艺电影艺术价值研究37-39

摘要:综艺电影是伴随着泛娱乐时展而产生的特殊的电影类型,是电影和电视艺术共同快速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类“现象级”电影,综艺电影试图创造与综艺节目等同的娱乐效果和娱乐价值,以综艺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为基础,确保电影票房利润的回收。综艺电影有着明显的艺术短板、叙事内容的缺陷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都制约了这种现象电影的传播和发展。本文以批判的视角审视综艺电影的产生背景和艺术价值,就其发展局限性展开讨论。

中国电影黑马的“庶民”情结40-42

摘要:中国电影历经110多年,近些年不乏力作。在商业运营模式制造的大片充斥电影市场的时候,一些投入少却高口碑的电影黑马脱颖而出。电影黑马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票房黑马,它们高票房、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其主体角色的平民化转型,其题材内容的现实性迈进,其审美趣味的大众化观照,其营销策略的观众本位运作。中国电影的这些变化,表层是依据中国国情、中国元素,其深层是关乎中国人的国民性、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中的庶民情结。

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一瞥43-45

摘要:纵观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的全部27部影片,就主题来说,看似五花八门、千头万绪,然而如果将其归结还原为时代生命的呻吟与涌动时,就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准确而清晰地呈现着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最尖锐的矛盾与对立以及人们最首选的生命冲动与精力投放。如果将目光聚焦在作为影展主体构成的18部较为严肃的、现实题材的创作,则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文明光谱——从落后到欠发达再到发达、从野蛮到较低的文明再到较高的文明的社会进化的光谱。

《火锅英雄》的反英雄模式创新46-48

摘要:《火锅英雄》是一部典型的反英雄反类型影片,纵观角色的设置和故事的背景,都与以往以“英雄”为主题的影片有明显的差异,新意中也包含着新的时代对英雄的重新定义。《火锅英雄》中传统的对英雄的概念被逐一打破,主角既不是技高一筹的高手,也不是个人品格极端高尚的伟人,甚至其“英雄行为”的背后还带有被“逼上梁山”的意味。导演杨庆灵活地运用了黑色幽默以及对比反讽的种种手法,在影片节奏奇突诡谲的同时,也保留了对人性的探索和认同。

从“间离效果”看周星驰的《美人鱼》49-51

摘要:“间离效果”主张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观众与剧情保持距离;“无厘头”强调演员为了搞笑表演夸张,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滑稽效果,两者之间精神共通。本文运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戏剧理论对周星驰新作《美人鱼》进行解读,具体指出这部电影是通过对现实、童话、人性的间离,表达导演意图,强调观众思考。同时,认为间离效果处理不当引起的主题不明确和情节矛盾性,是电影上映后评价两极化的主要原因。

电影文学杂志导演评述
非职业导演对电影行业的影响52-54

摘要:“跨界”在电影圈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众多作家、演员、主持人等投身导演行列,利用明星效应发酵电影的影响力,攫取票房收益。非职业导演的加入一方面扩大了电影导演职业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影创作进一步多元化,进而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从内部来看,非职业导演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内向外的,由竞争力的增加到创作质量的提升;从外部看来,非职业导演对于创新思想的融入、电影语言的探索以及电影营销方式的拓展都产生了影响。

作者电影理论下的姜文作品评述55-57

摘要:当前,在中国影坛占有一席之地的“60后”导演之中,姜文无疑是其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其电影具备独树一帜的风格,并曾屡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等电影权威盛会的荣誉和国内令人称羡的票房。姜文已经建立起并不断地在完善一个自己是不可取代的“作者”的电影世界,这个世界值得人们进行探索与开掘。文章以作者电影理论出发,从“姜式”叙述手段、“姜式”电影主题两方面,评述姜文的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