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国产话题电影美学价值与文本叙事的背离4-6

摘要:近几年国产商业片中出现了两种颇具争议的话题电影,一种是在剧情上采取拼接技术手段的电影,人们称之为"后情节电影",另一种是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物质堆砌的电影,人们称之为"景观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这两种电影对情节、人物、场景的表达方式要求都与众不同。本文借用"后情节电影"和"景观电影"两个概念,结合相应电影文本对这两种电影美学价值与文本叙事背离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

跨文化环境下喜剧电影的创作智慧及误区7-9

摘要:跨文化环境下,喜剧电影成为炙手可热的传播方式之一。植根于大众生活的喜剧类影片,因其更贴近生活所以更受欢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介入,我国喜剧类影片渐次成熟,且慢慢呈现出商业化趋势。但国产喜剧电影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本身的完美,对这类电影的探索依旧不能止步。无论是在题材和艺术手段的选择上,还是给予观众的审美体验上都存在瑕疵。本文以回顾该类影片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点评瑕疵,进而展望喜剧影片的未来。

国产电影的跨境想象与自由身份认同10-12

摘要:中国电影文化近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之一,即商品、资本、人员的全球性自由流动及其创造的成功神话,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也一直在反复确认、探求一种身份认同感。然而,这种认同于电影本身来说没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等待全球资本进行认可的资格。正因为如此,国产电影既要掩盖这种认同与全球化之间的分歧点,又要掩盖包括身份认同在内的各种文化和运动对资本、商品全球化的抵抗。

国产新民俗电影评析16-18

摘要:我国的民俗影视始终贯穿着鲜明的民族与民俗文化元素和精神。目前,国产新民俗电影在世界各国都比较受欢迎,这类影片预示着中国民俗的符号正在进行内涵上的升华,使得民族民俗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新民俗电影在取向上比较侧重于打破传统,选择一些非常规的方式,以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民俗文化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时代在进步,我国的民俗电影也在不断更新,朝着多种形态共存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银幕“媚俗”的表象及其心理机制探析19-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逐渐步入"影像时代",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影像在数量上不断地攀升,而这些影视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在给我们带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走向,一些粗制滥造、低俗媚俗、价值取向混乱的影视作品,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污染着银幕,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本文着重探讨银幕媚俗影像的表象,并探析媚俗艺术的含义及其心理机制。

论主体被消解的独立电影中的“巫术”22-24

摘要: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一个起始于"……式"的故事却终结在对于这一类型的反转之上。故事的主体伴随着电影的发展逐渐退落,最终消亡。伴随电影的主线,科恩兄弟为人们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电影巫术":在电影主角的死亡和邪恶背景的逐渐完善中,观影者的认知被改写,电影中的危险气氛在观影者心中也逐渐成形,从而与主角的死亡一同被消解,沦陷进电影所创造的磁场、幻觉和黑色氛围之中。

观众情感认同下国产都市电影的审美表达25-27

摘要:本文以国产都市电影中的人物审美为例,探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观影人对于剧中角色情感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复杂模型下的模拟过程,人们不断接受影片信息的刺激,观众同角色达到情感认同时就是模拟作用的一种体现。故本文使用最直观的"镜像神经元"映射模式来研究基于潜意识电影阅读中观众认知情感的产生,从而探讨国产都市电影该如何表达审美。

惊悚电影:叙事技巧奠定类型化创作28-30

摘要:作为闯入好莱坞世界的恐怖新秀,詹姆斯·温毅然放弃自己曾经的身份符号,潜心钻研好莱坞类型影片的创作模式,最终一举获得巨大成功,并依靠其恐怖片作品一跃成为好莱坞知名导演。其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精湛的叙事技巧——精巧设置的悬念拓展出故事的表现力,高超的影像技能则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大大满足了观众观影时的快感。詹姆斯运用其独立的创作思想高奏着自由创作的凯歌,也使其与好莱坞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文化美学视域下的西方生态电影31-33

摘要:文化美学的审美对象十分广泛,只要是人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纳入审美的范畴。电影是"第七艺术",走进影院观看电影,如今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将其置于文化美学视野,是非常恰当的。影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承担着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作用。生态电影是当代西方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过度开拓导致的生态危机。文章从宏大叙事、末日图景、生态和谐三方面,以文化美学观照西方生态电影。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美国“反类型”新公路影片“类型”特质34-36

摘要:主干类型公路片是"新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代表,而"新好莱坞"则是根据法国电影运动和思潮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影片潮流,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在电影产业中的集中体现,这些影片的主题主要针对的是人们在当前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人类的精神归宿在何处。文章以"新好莱坞"公路电影的精神根源、影片类型讨论以及反类型等几个层面作为研究对象,来论述公路片作为"反类型"所具有的"类型"特质。

“文化混杂”下独立纪录片的跨文化魅力37-39

摘要:本文将海外华人独立纪录影片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加以研究,考虑到海外华人的特殊身份,从选题方向、切入角度、表达方式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入手,以国内纪录影片为参照,借助边缘思考的方式挖掘它们的不同之处。因这类影片拥有不同文化基因的身份特征所带来的作品"文化混杂"现象,为纪录影片赋予了独特的跨文化魅力。

独立电影:“亵玩”背后的时代担当40-42

摘要:独立电影擅长运用旋转式跟拍长镜头、红色与冷色调的反差与画面内容的反差等视听修辞,从而构造了其文本内在的极大张力。此叙事风格颇具"玩"的意味,却难掩安德森导演所坚持的个性和气质,影片以独特的方式展开了对时代的探索,表现出了极强的担当意识。本文主要从美学维度尝试对美国青年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电影中的人物主题、美学精神及深层意义进行概述,从而勾勒出他独特的电影风格。

“上层人物”观照下英国遗产电影解读43-45

摘要:当代英国"遗产电影"中"上层人物"既有对传统道德和价值的继承和坚守,又尽力适应并改变新时代精神与主流思想,进而构建出一类"上层人物"形象,他们不但感情细腻,而且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并且乐于支持女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和《理性与情感》中的爱德华,他们一热一冷,但都具有高贵的品质。然而此类男性形象多作为幻想对象出现在特定类型的影片中,一旦脱离这样的叙事环境便很难被观众接受。

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46-48

摘要:恐怖电影的题材与风格日益多元化。这些影片既有极具先锋意义的电影实验,也有主要以商业为目的电影创作,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体。恐怖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更在于他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恐怖影片中各类人物的登场,无疑为恐怖电影增添了诸多审美特质。文章从吸血鬼、僵尸与宗教题材这三类主要的恐怖影片为切入点,分析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英美青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49-51

摘要:青春电影以青年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并通过展现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经历,揭示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追求与困惑。这些共性使青春题材的影片具有某些"类型化"特征。纵观近年的英美电影,有不少以青春为母题的优秀作品。这些青春电影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真实感人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从折桂的青春、迷茫的青春与夭折的青春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英美青春电影中的不同女性形象。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迷影”效应52-54

摘要:"谜"是形容诺兰电影最贴切的词汇,用谜题大师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他所创作出的电影不仅拥有着迷宫一般的叙事风格,而且所有的电影中预设的谜题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吸引着观众随着主人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谜底。本文就以诺兰电影中的迷宫叙事和逻辑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总结出了诺兰电影能够成功的两个基本要素:新锐的作者式风格与普适好莱坞商业模式的和谐统一以及对新媒体语境下新型观众的深度把握。

韩国犯罪题材电影的责任意识55-57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韩国犯罪题材影片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成为亚洲电影中的一朵奇葩。相对于一味追求悬疑气氛与暴力效果的好莱坞类型片,韩国犯罪题材影片以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凸显其深层的现实观照和人文诉求;"恨"情结与"身土不二"的精神是韩国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集中体现,也是韩国犯罪题材影片责任意识生长的土壤;"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反好莱坞经典叙事机制则彰显其"洋为‘韩’用"的开拓与创新。

中西话语下早期国产电影女性形象的意蕴58-60

摘要:在中西方话语交织的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上出现了一大批表现社会底层女性苦难的影片,孙瑜电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社会底层女性,她们兼备摩登女郎的热辣青春,又不失传统中国女性的美德和纯情,丰富的人物性格和乐于牺牲的精神品质给人们带来极强的冲击和震撼。以中国传统女性为基调,调入西方情节和特色,配以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使孙瑜电影塑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青春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