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电影文学杂志

《电影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电影文学剧本、新人新作园地、剧作课时、焦点话题、影视论谈、世界影视巡礼等。
  •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国内刊号:22-1090/I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8
  • 综合影响因子:0.03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影文学 2015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2010—2014年的部分系列电影作为样本,从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所占比重、影片类型、片名结构、电影题材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国产系列电影与进口系列电影的差异,为研究借鉴进口系列电影提供科学依据和一定的数据支持,启示国产电影应加大对系列电影的重视程度、注重系列电影片名规范和品牌延续、题材的选择应具有整体思维,在电影类型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系列化道路。
4-6

中国纪录片走向繁盛的冷思

摘要:纪录片在人类文明史及其自身的发展轨道上,以千变的影像光影流转了一个多世纪。发展到当下,中国纪录片已经造就一个堪与电影故事片、电视剧情片相媲美,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无可替代的新片种。尤其是2011年1月1日上午8点开播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中英双语纪录频道成立,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开始由文化的边缘进入到主流,由小众精英到大众流行。然而,没有节制的情景再现和摆拍,盲目地跟风和投机,正侵蚀着走向繁盛的中国纪录片的风格与价值。
7-9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正能量表现

摘要:一个国家的正能量是由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组成的,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国际影响力的呈现方式,也集中体现着国民素质与精神风貌。在新世纪中国的不同类型影片中,正能量有不同表现:主旋律影片主要体现在通过宏大历史叙事,凸显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爱国情怀和人性魅力,以强化社会责任、提升政治思想觉悟为主要诉求点;商业片主要体现为世俗生活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力量,以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为主要诉求点;文艺片主要借小人物彰显创作者对草根阶层的悲悯情怀并以其为主要诉求点。
10-12

电影作品的民族性价值

摘要:电影是一个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在世界性电影更加趋向于人性化、丰富化和民族化的大的发展思潮中,中国的本土电影也在顺应时展潮流的同时彰显着自己的民族特性。中国的本土电影大多取材于几千年历史中的真实事件,其内容展现出了独有的东方民俗和文化。本文将从亚洲电影的民族化审美、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体现和未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之路的思考等方面诠释出电影中所包含的民族性价值。
16-18

当前谍战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题材的谍战剧在中国主流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段持续热播,并深受观众喜爱,成为津津乐道的公众话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谍战剧被注入了新的风格特色,更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含义;另一方面是因为谍战剧本身具有的惊险、悬疑、智斗、突变等特点符合受众的观看心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阐述中国谍战类题材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谍战热"的受众心理做深入的分析,以期为谍战类题材影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9-21

美国科幻影片的视觉审美特征

摘要:科幻电影提供给观众一个有限的镜像系统,满足了观众在精神乃至生理上的娱乐需求。美国凭借着自身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在科幻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方面处于执牛耳之位。尤其是在视觉审美方面,美国在制作技术和美感传递方面都较为先进,对美国科幻电影的视觉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科幻电影的特性,抑或是借鉴美国电影的优良之处,都是极有必要的。文章从奇观性、日常性、包装性三方面,分析美国科幻影片的视觉审美特征。
22-24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电影《黑暗面》的“我看”与“她观”

摘要:电影《黑暗面》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指挥家亚德里安的女朋友贝伦离奇失踪,只留下一段视频,新女朋友法比安娜的闯入使整个剧情更加诡谲的故事。The Hidden Face直译成《镜中人》使谜底更容易被揭晓,电影中形成了多重镜像关系,贝伦和法比安娜在镜中互为镜像,观众在两个女孩的镜像中不断来回转换,完成了对人物不同程度的认知,且在局外形成了观众与影像的镜像关系。多重镜像关系从"我看"与"她观"的不断比照中,逐渐获得自我认知,从而相互映照出人性。
28-30

影片《傲慢与偏见》的幽默与讽刺

摘要:影片《傲慢与偏见》是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创作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用电影手法和电影技巧把小说中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强烈的反讽意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通过影视展现和电影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立体化,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原著的理解。笔者通过对影片《傲慢与偏见》剧情的回顾,从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片所体现的幽默风格和讽刺手法。
34-36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

摘要:花木兰的故事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被多次搬上银幕,但是让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至全世界的却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其对花木兰进行了改编,让花木兰成为具有西方思想的现代女性,而我国电影《花木兰》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塑造了一个为国家和民族牺牲个人幸福的花木兰形象。本文解读了中美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文化下的女性主义建立的基础不同,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7-39

电影版《老友记》的美式幽默

摘要:人们从电影中获得幽默,就会感到世界是美好的,拥有了幽默不仅为他人带来欢乐,也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老友记》通过对六位年轻人与其他人之间幽默的对话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貌,表现了独具特色的"美式"幽默,制造了蕴含各种意味的幽默文化。这种"美式"幽默文化,因为《老友记》的放映而诞生;《老友记》也因为这种"美式"幽默文化而大放异彩,让更多异国他乡的人们去了解美国文化,接受"美式"电影幽默。
40-42

美国灾难大片的批判性解读

摘要:灾难大片是美国电影的重要题材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但是美国灾难大片的发展中也因存在个人英雄主义泛滥,沉溺于电影特技效果,轻视剧情的编排设计,过度宣传美军战无不胜,挑战国家平等关系等问题而饱受诟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灾难影片的艺术价值。本文以《洛杉矶之战》为例,对美国灾难大片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美国灾难片只有积极改变上述饱受诟病之处,才能在未来的电影发展中赢得更广阔的空间。
43-45

《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中西文化融合

摘要:电影《暮光之城》由斯蒂芬妮·梅尔的系列小说改编而成,作品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东方的神秘面纱使其风格独树一帜。影片采用了在中国影视界中常用的精致的人物造型与顶级的拍摄技术,并巧妙运用音乐烘托氛围,突出情绪的表达。在影片的精神上,与中国古典文明相呼应,并借助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表达了对中国儒家思想的理解。这些特征明显的中西文化的结合,无一不预示着未来全球文明进一步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必然性。
46-48

华语影星的动作美学

摘要:如果要论述华语影星的动作美学就不得不提到成龙、李连杰二人,他们在华语电影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历来为华语电影研究者所重视。他们分别在自己的"行当"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演绎着带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审美旨趣的动作美学,并且在风格技巧和主题把握两个层面上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二人同为国际功夫巨星,一同创下了票房神话和个人神话。他们一"正"一"谐",风格迥异,分别具有不同的动作美学意义,本文就此做出分析。
49-51

浅析《甄嬛传》的门第出身观念

摘要:对门第出身观念的强调是《甄嬛传》与其他宫斗戏在价值观念上的区别所在,《甄嬛传》没有其他宫斗戏中的"灰姑娘情结",恰恰相反,它所要强调的就是"麻雀永远成不了凤凰",只有出身好的人才是真正的"凤凰"。通过对《甄嬛传》的分析,可以看出眼下历史剧一味地用当今社会的流行观念去诠释历史,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得到对当今社会有益的启示,通过历史去了解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而不是本末倒置地用当下社会的流行观念去诠释历史。
52-54
电影文学杂志导演评述

昆汀电影中的荒诞性及其表现方式

摘要:昆汀的电影被公认为往往有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意味,这主要是因为昆汀关注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类生活的本质,善于用天马行空的、狂欢化的镜头语言与对真实情境进行了夸张的剧本。这令电影在气氛与视觉上都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荒诞性和奇幻性。可以说,荒诞已经深刻影响了昆汀的美学追求与思维方式。本文从昆汀电影与人类的生存状况、昆汀电影的强烈荒诞色彩以及荒诞性的表现方式三方面,分析了昆汀影片的美学个性。
55-57

张艺谋在电影营销时代的开拓意义

摘要:20世纪末期中国电影陷入最为迷茫的低谷时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张艺谋导演所拍摄的电影《英雄》采用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营销手段,带领着中国电影走向了与世界接轨的营销时代。本文首先带领读者去了解中国电影营销的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的低谷调整到新世纪的发展再到如今电影市场化的模式,在充分了解背景之后,带领大家去感受张艺谋导演的营销策略,探讨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导演所使用的营销手段在电影营销时代的开拓意义。
61-63

许鞍华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许鞍华作为女性导演,其作品大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细腻地刻画女性的内心世界,表达女性的情感,展现女性的生活状态。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女性在命运面前无奈感的悲情色彩,但是她作品中的女性并不向命运低头,而是积极地面对生活,让电影的基调哀而不伤。本文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许鞍华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女性情怀和女性意识,挖掘其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对于相关女性电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4-66

宁式叙事语言风格探析

摘要:2014年《心花路放》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导演宁浩凭借自己的宁式叙事语言风格巧妙地融合了喜剧、明星和情感等多种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欢乐之旅。本文从电影《心花路放》说起,通过挖掘影片叙事方式、叙事语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信息来探析了宁式叙事语言用喜剧来叙说悲情,用笑声来装点泪水,在跌宕情节中传递幽默,在文化反差间制造诙谐的叙事语言风格。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