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电影文学杂志

《电影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电影文学剧本、新人新作园地、剧作课时、焦点话题、影视论谈、世界影视巡礼等。
  •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国内刊号:22-1090/I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8
  • 综合影响因子:0.03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影文学 2015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中国乡土电影的美学特征及流变

摘要:新时期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经历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发展历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乡土电影的关注角度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断地更新创作观念,挖掘电影自身的潜在特性和时代内涵,以适应新的发展空间和社会环境。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国乡土电影发展的分期与流变以及乡土电影镜像中的美学特征,并深入探索了新时期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趋势。
7-9

中西电影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

摘要:电影文学将电影艺术特性与文学艺术特性相结合,实现了对人文美学的独特表达。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注重体现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在电影文学的美学思想上与西方有所差异。电影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载体,构建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电影导演通过对电影文学的理解,从而创造出自身的作品。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与西方美学思想相结合,对美学思想在电影文学中的表现进行研究与分析。
10-12

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摘要: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熏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类型片。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本文具体叙述了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韩式恐怖影片的创作特色,最后对韩国恐怖影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3-15

再议抗日战争题材电影

摘要:我国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从20世纪30年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大的转变。中国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从1937年开拍,至今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是以抗日战争为故事背景,突出反映一个英雄人物或者集体事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介绍了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多种类型解析,解读新时期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意蕴,并对未来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做了思考。
19-21

美国写实主义电影中的追梦历程

摘要:写实主义电影呈现的是一种“再现真实的世界”,它力求严格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将注意点放在现实的、非理想化的普通“生活”上,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写实主义电影充分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原有风貌,在忠实于生活的同时紧扣观者的心理需求。美国写实主义电影像是一本书,诠释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引起了国人的巨大共鸣,也让不同的观者感受到渗透于影片精神层面上的追梦历程。本文就从这一角度着手,进行探求分析。以期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中人性的真实与背后的价值。
22-24

美国女性电影的价值观阐释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承载了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电影的这种作用在美国电影中得到了体现。而受到美国两次女权运动的影响以及女性觉醒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挑战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美国女性电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对多部美国女性电影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得到了具有勇于应付挑战、勇于担负责任和坚守梦想价值观的现代美国女性群体形象。对美国女性电影的价值观的阐释,对我们了解美国影片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25-27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新学院派”电影的艺术发展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了高峰阶段,随之导演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顺应时展的“新学院派电影”应运而生。当前,电影日益成为娱乐产业消费的主体,逐步走上了现代信息化的成功之路。文章依据国产电影从“学院派”到“新学院派”的发展历程、电影语境与“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整个过程、“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主体特征以及“新学院派”电影对现实的期待等四个方面,做了深刻的阐述。
28-30

微电影与地方文化传播

摘要:微电影,数字时代的新型艺术样式,自身带有强烈的时代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微电影凭其制作门槛低、周期短、发行方式简单、传播速度之快等优势,必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微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微电影在日渐凸显自身文化价值与媒介意义的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地方文化凭借其独特的方言、风俗以及人情世故则给予微电影更多的文化意味和美学内涵。
31-33

中美史诗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英雄形象塑造的思想源泉,它是与时代的发展过程同步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沉淀就是每个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沉淀,而它的价值体系中的差异,必然产生不同民族不同的英雄模式。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英雄更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尽管中西文化的桥梁自古就已搭建,但对于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度而言,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势必会有很大的不同,本篇就以中国和美国电影为例进行论述。
34-36

韩国偶像电影的唯美主义

摘要:唯美主义对纯美感的追求是其核心所在,而韩国偶像电影充分吸收了唯美主义的内涵,无论是在情节上还是角色选取上,都给人审美上的冲击。在不断追求唯美主义的道路上,韩国偶像电影已经不单单是在某几个方面上做文章,而是更加深层次地去挖掘角色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处理,尽可能丰富唯美主义的体现方式。韩国偶像电影用超商业化的包装,对角色和场景进行更高层次的修饰,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审美冲击。
37-39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摘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由于其历史和文化等原因,种族问题特别是黑人女性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美国好莱坞很多电影都对黑人女性的现状和处境进行了解读,并试图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紫色》和《彩虹艳尽半边天》两部电影为例,解读了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前者表现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后者则是寻找黑人女性反抗压迫的方法即团结。两部经典作品反映了当下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0-42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人性探索

摘要:好莱坞电影不单依靠震撼的特效场景赢得观众的掌声,还依靠令人意想不到的剧情来博得观众的青睐。《源代码》这部题材平凡的科幻作品,在导演邓肯·琼斯的巧妙安排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快感与精彩情节。导演通过将感情、道德、科学等多方面因素融入影片当中,让该片赋有极大的艺术张力与魅力,在影片背后所隐逸的人性哲理当中,科学与人类性质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通过导演邓肯·诺多的引领,本文将逐渐接近事物本身而认识到人性问题的真实答案。
43-45

《盗梦空间》的悬念开放式结构

摘要: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作为不同时期的优秀悬疑片导演,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特色。诺兰对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做了较好的继承,并加入了很多新的创作理念,电影《盗梦空间》就是最好的体现。以希区柯克悬疑片为基础比较分析《盗梦空间》的悬念开放式结构特征,可以发现诺兰在影片的人物性格和悬念设置上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依据,并通过非线性叙事结构模式和开放式的结局,将希区柯克的创作模式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值得今后的电影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49-51

“故宫”题材电影的传承及创新

摘要:以“故宫”为题材的电影愈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体现的文化性不断地被创新。《末代皇帝》作为首部允许在“故宫”拍摄的反映历史事实的电影,好评如潮,风靡一时,并获得了很多国际奖项。同时,电影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及创作过程中的技巧与以往的电影大相径庭,在体现传统文学性的基础上还加以创新,同时在创作技巧等方面加以创新,采用了众多中西结合的方法,使影片表现出“故宫”的独特美及更深层次的历史意义。
52-54
电影文学杂志导演评述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

摘要: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功拍出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乡村作品,之后又策划出了许多备受瞩目的商业大片。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的好评,也让世界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不论是早期的《红高粱》,还是后来的《十面埋伏》,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都蕴含了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观。本文将通过张艺谋的电影中的民族文化观、民族精神意识和其作品中的文化建构三大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55-57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冯小刚喜剧电影

摘要: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成功远远不止于贺岁片,在引领贺岁片的潮流之后,他有意地在个别年份避开新年院线档期或回避“贺岁片”的名头,但他拍摄的电影依旧犹如投入内地电影市场的重磅炸弹,令他人望尘莫及。要想剖析冯小刚喜剧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冯氏对于接受美学理论的灵活应用无疑是不可回避的。文章从对平民世俗生活的狂欢化、对传统话语进行的改造、大团圆结局的设定三方面,以接受理论分析冯小刚的喜剧电影。
58-60

蒂姆·波顿的童话叙事模式

摘要:被称为电影老顽童的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所执导的电影中,总是带着些诡异甚至是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场景,但在这些场景的背后所要表现的是电影缔造者内心对于童话故事纯真与温暖的强烈追求。在《剪刀手爱德华》这部电影中,“鬼才”导演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叙事模式,呈现出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场景,凸显了心灵的纯真与善良以及爱情的单纯与唯美,在这些美的面前,现实里的那一点点残酷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61-63

蒂姆·波顿电影哥特风格管窥

摘要:蒂姆·波顿是美国电影界的鬼才,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使他的电影通常充满黑暗色彩,但又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蒂姆·波顿的电影个人色彩非常之浓厚,在他的电影中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哥特的气质。在他的一个又一个游离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歌剧式的故事中,不仅为观众展现了奇妙诡异的艺术风采,而且更多地展现了导演的人文思想。本文对蒂姆·波顿的电影哥特风格简要分析,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位电影鬼才。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