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电影文学杂志

《电影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电影文学剧本、新人新作园地、剧作课时、焦点话题、影视论谈、世界影视巡礼等。
  •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国内刊号:22-1090/I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8
  • 综合影响因子:0.03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影文学 2012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动画家的艺术精神——回望前上海美影厂动画家的信念、努力和成就

摘要:前上海美影厂动画家曾经创作了享有国际声誉的优质作品,为我国动画创作领域树立了标杆。面对当今国产动画隐忧,议论纷纷:主流声音将艺术创造的时代性与迎合观众消遣趣味混为一谈;也有权威人士片面强调资金投入不够或过度夸大运营造势作用。似乎这些议论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前者削弱了动画艺术本质,后者低估了创作主体精神。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前上海美影厂动画家荣耀背后存在怎样的诉求?精湛技艺凭借怎样的努力以及他们用动画语言书写那个时代的情怀基于怎样的信念。
4-7

影视剧中的都市神话探析

摘要:传统宗教的影响力在现代科技和消费经济的冲击下日益衰落,却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需要心灵的寄托。当代审美文化中的都市神话就是一个能满足大众精神依靠的文本,英雄神话通过打造凝聚力和神圣感,爱情神话则通过爱情乌托邦的建立给大众提供了一个精神慰藉的空间。都市神话的无意识和仪式化特征,使其具有宗教性质,人们正是在其构建的幻象乌托邦中,通过心理的投射,在角色置换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满足,而其实质正是消费意识形态操纵的结果。
8-10

华语电影受众历史浅析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产业从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能否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从中国都市到南洋僻野,再到全球各个角落,华语电影是在对观众需求的不懈探索中成熟起来的,要实现华语电影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皆需对受众的意识形态有所尊重与理解,本文史论结合,以一种跨学科的诗学视野,对华语电影受众历史进行综合的阐释和分析。
14-16

论电影世界图景的构建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也呼之欲出。电影是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主要媒介之一,凝结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是为我们重建现实的语言。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电影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专门研究电影中蕴涵的民族文化的理论却寥若晨星。电影世界图景是研究电影语言中所包含的现实世界形象的理论,该理论的构建有助于研究电影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图景,促进电影艺术及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17-18

中国电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电影是一种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艺术。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如果能够借助电影的手段与途径,便能获得更为广泛而实在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但它要真正让大众掌握并自觉实践,需要凝练出贯通古今、融会中外、言简意赅、为国民普遍理解、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完全可以也应该为体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19-21

中国电影"走出去"探析

摘要:影片《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在国外上映时均获得了肯定。本文认为其得到认可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借用了外国观众熟知的武侠这一中国元素,讲述了两个充满着人性和爱情这些具有人类共通性的故事,因此这两部影片才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好地避免了文化折扣,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文化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时如何实现“中国主题,世界元素”这一原则的贯彻实施。
26-27

让"西部电影"之光照耀天山--略论新疆电影与新西部电影

摘要:“西部电影”概念的提出已过去将近30年,但因为受时代、地域及意识形态、电影本身发展影响,一直存在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以及缺乏当代性等局限性。全球化语境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之下,“西部电影”已开始转变为具备“开放、发展、包容、平等”品质的“新西部电影”类型片。新疆电影以其独特的地理空间、意义生成方式及人文精神成为“新西部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华大文化”及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建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8-30

新时期我国电影的市场观念嬗变

摘要: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新时期,我国电影的市场观念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在影片生产过程中日益凸显。近年来,国产影片成绩显著,涌现出一大批商业性、艺术性和谐共生的大片,在创造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分析新时期我国的电影市场观念嬗变,以此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影事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31-32

历史的反思以及人性的反思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其电影也在各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以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例,德国已经成为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数量排名第四的国家。纵观这些影片,不难看出德国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进行的深刻反思,且反思的态度是极为认真负责的,并诠释在极端的历史背景下的不同的人性。正视历史,勇于面对,积极进取,这也许是该民族不断进步和强大的原因之一。
33-35
电影文学杂志动漫研究

对悲哀的共鸣--论儿童动画悲剧性题材的叙述方式

摘要:传统的儿童本位或单纯的成人视觉过多强调儿童动画中的逗乐元素,对悲与痛的一面很少触及,忽视了儿童的真实感受。本文认为悲剧文本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成长价值,儿童需要而且能接受悲伤,在遵循儿童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渗入成人的审美意志与文化期待,儿童本位与成人视觉在动画创作中的复合使用,强化和凸显悲剧类文本的价值。本文探讨儿童动画悲剧性题材的叙述方式,实现儿童哀而不伤的替代性满足,塑造儿童社会的真实存在,并由此实现儿童动画的美育功能和艺术使命。
36-37

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的传统动画角色造型都非常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充分利用,过去一段时间内创造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动画人物,让观众印象深刻。最近几年随着特技的应用,我国的动画角色造型成绩不佳,要想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将我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艺术色彩的动画人物。本文从剪纸、水墨画和京剧等角度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深入挖掘影视动画的深层次意义,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38-39

定格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

摘要:定格动画必须制作三维立体的、可以触摸的角色原型和场景,同时以偶角色来进行动态表演,通过后期拍摄和效果处理来完成。定格动画中角色形象的立体塑造和角色内心生活的深层次结构设计,都会给影片带来无与伦比的观影感受。本文通过电影《玛丽和马克思》来研究从美术设计、剧情设计、色彩设计等方面塑造动画电影的角色,加强和充实主题的内涵,丰富视觉语言的表达,满足观众多向度的要求。
40-41

从《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再谈国产动画创作的民族化

摘要:中国国产动画片的民族化与动画创作的结合探索由来已久,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制作人出品了一系列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都是动画艺术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动画创作普遍存在过多模仿国外动画的现象,缺乏民族与个性语言。这表现为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无知与漠视或者茫然。而与此相反,《功夫熊猫》的火爆和充盈其中的中国元素,无疑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正视与反思国产动画片的民族化和创造能力的提升问题。
44-45
电影文学杂志风格与特色

浅谈吕克·贝松导演作品的空间造型

摘要:吕克·贝松是在欧洲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从1981年《倒数第二》到2010年《亚瑟的迷你王国3》,吕克·贝松在电影空间造型上以海为主体关注生命起源和归宿,以复杂空间拷问个体存在,以神祗对历史和未来展开夸张想象,流露出在自我救赎中的痛苦。贝松电影对空间造型的大胆创造和深入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电影作者。
46-47

蒂姆·波顿黑色电影的丰富内蕴

摘要:一个电影导演被大众喜欢,票房收入很高,同时被精英人士喜欢成为经典,是比较难得的事,但是蒂姆·波顿做到了。蒂姆·波顿以其强烈的魔幻色彩和黑色风格、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及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营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影像世界,也表现出了导演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本文将从蒂姆·波顿的成长来分析蒂姆·波顿黑色电影的内在蕴涵。
48-49

伍尔芙的双重性别身份和少数族裔形象

摘要:伍尔芙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她对于女性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独到见解。她的小说《奥兰多》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获得了来自批评界和大众的广泛赞誉。小说重新塑造了吉h赛人形象,并结合了奥兰多的性别变换及其经历体现了当今多种文化和平共处的世界文化环境下,对民族平等、现代文明的追求,并谴责和抨击了某些西方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同时也折射出西方国家独立女性生活的新趋势。
54-55

从毛姆的小说《面纱》到电影《面纱》

摘要:文学和电影是不同的艺术类型,然而却密切相关。本文比较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面纱》和以该小说为剧本拍摄的电影《面纱》,重点关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时小说的文学性被歪曲的问题,旨在探讨从小说到电影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学和电影的疏离。
58-59

浅谈《乱世佳人》的电影改编

摘要: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影片制作恢宏,一举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被好莱坞封为最经典的改编电影。本文首先介绍了《乱世佳人》的剧情,接着分析了该电影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小说母体《飘》与该电影改编的重要差别。虽然文学作品和电影表达手段相异,但《乱世佳人》在艺术情感表达和启迪精神境界层面上实现了文学母体与电影转译的统一,充分发挥了电影改编形象化、视听化、诗情化的优点。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