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1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历史反思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7-9

摘要:历史反思是八十年代电影历史意识的重要内涵,从反思政治到反思文化,由当代现实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深处,是80年代电影历史反思的演变路径。作为一种与时代思潮紧密关联的电影现象,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反思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

金鸡奖获奖影片系列——论九十年代时政电影的主流意识10-12

摘要:中国电影金鸡奖于1981年创立,是与华表奖(政府奖)、百花奖(大众奖)三足鼎立的专家奖。90年代后,由于政策和经济的大力扶持,时政电影进入全盛时期,显现出努力建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特性,并在金鸡奖评选中屡获青睐。

论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兼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应对13-14

摘要: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影响电影的重要元素,二者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质量与效果。过度追求商业性势必有损艺术性,一味强调艺术性又极易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同时,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和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必须努力探索我国电影应对的策略,以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及主流趋势17-18

摘要:2010年,随着生产规模化、平台成熟化、制度规范化,电视剧产业逐渐从混乱向有序、单一向多元发展。随着影视大腕飙升的片酬和虚高的成交额,为了掌控优势资源,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意识到"自制剧"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台和制片公司日趋理性,市场也向符合规律的方向整合。未来等待我们的必将是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的真正繁荣。

试论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电影语言研究系列麦茨之二19-21

摘要:电影大组合段是电影符号学宗师克里斯蒂安·麦茨符号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有益尝试,在电影符号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他提出了独立镜头、平行组合段、括弧组合段、描述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场、插曲式段落和普通段落八个影像大组合段。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理论贡献及局限进行初步的梳理、审视与评析,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浅之见。

论我国文艺片中的人文精神24-25

摘要:目前我国电影市场被大批商业影片充斥,文艺片的出现为电影艺术注入宝贵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艺术价值,推动了电影业的健康发展。人们在欣赏文艺片时能够获得人文精神的感召,回归真实、纯粹、自然的精神乐园。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来的优秀文艺片,着重探讨了我国文艺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影片所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

电影文学杂志博士论坛
多元的主旋律建构: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28-29

摘要: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多位导演联手操刀、近170位明星联袂献艺、两岸三地制作班底联合谋划,饕餮的光影传奇与共和国的红色史诗浑然铸就了主旋律电影的受众认同。如果说《建国大业》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实践,《建党伟业》即是在此基础上的重新出发和升华性再建构。无论是对年轻受众心理把握、兼顾民族意识和艺术审美,还是对票房保证和突破性的策划尝试,应该说,《建党伟业》都在彰显和谐社会中多元认同的主旋律基调和理念。

《黑鹰坠落》:近乎“完美”的坠落30-31

摘要:2002年美国出品的影片《黑鹰坠落》改编于马克·鲍顿创作的同名纪实文学。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以一场真实的战斗事件为背景,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全方位地解剖了那场战争。而影片中多处刻意展现的又是人们在战争中放弃战争行为而回归人性的场景,让这个硬邦邦的战争题材拥有了一些人性的柔软。加之影片极为出色的镜头表现和近乎完美的音乐音响效果,该片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两个奖项。

《我们来自未来》:通向未来的历史记忆32-33

摘要:俄罗斯热播影片《我们来自未来》以一种"穿越"历史的艺术想象方式,让四位当代俄罗斯青年亲历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现场,在血与火、生与死、悲凉与激烈交织而成的战斗中切身感受祖国历史的光荣与沉重,由此完成人生从消极颓废到勇于担当的精神转变。从战争的梦幻中走回生活现实,四位青年痛改前非,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历史和人生。从祖国历史的沉痛记忆中,当代俄罗斯青年获得一股通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电影《小武》的文化解读36-37

摘要: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成名作,拍摄于1998年。这部电影完全摆脱了主流电影形象"高、大、全"的套路,以一个流浪在小城镇靠偷窃谋生而自称"手艺人"的边缘形象走进我们的银幕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对主流电影形象高雅和神圣的解构。电影通过改革开放时期底层社会一系列人际关系的变化展开对传统文化冷静的审视,同时对变化时代中的人性进行了挖掘和剖析,其文化和审美价值值得探讨。

文化冲突中的女性创伤——李安电影《喜宴》中的被隐蔽的女性话语38-39

摘要:李安电影《喜宴》表现了多组文化冲突,其中既有文化与文化的冲突,也有文化与个人的冲突,既有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冲突,也有男女性别的冲突。本文指出,在所有的文化冲突中,女性话语始终处于被隐蔽、被压抑的境地,女性创伤非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呈现,反而在大团圆的和谐场景中加重了女性的创伤体验。

声乐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40-41

摘要:影视力量在我们的当代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与声乐歌曲的结合诞生了影视声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影视声乐是影视主题与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影视声乐作品演绎得成功与否,关系到整部影视作品的好坏。一部好的电影或电视,都需要影视声乐的点缀与衬托。而影视声乐的演唱者,需要对影视作品的背景和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有独到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深刻、完美地演绎影视声乐。本文仅就鉴赏与研究声乐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作一粗浅探讨。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建党伟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42-44

摘要:本文试图以市场营销的4Ps理论为维度,来剖析热映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4Ps理论即营销中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促销(Promotion),在产品维度上解读出《建党伟业》运用了有效的影片定位、强大的明星阵容、史诗性电影结构的商业策略;在价格策略维度上解读出《建党伟业》运用了大片享受的高端定价、团体观影兴起、免费观影政策的策略;在渠道维度上解读出《建党伟业》运用了院线调档开路、IMAX版本、多种渠道整合营销的策略;在促销维度上解读出《建党伟业》运用了贴片广告的巨大盈利、植入式广告的加入、豪华首映、媒体强势宣传配合的策略;最后,对中国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进行前瞻。

王朔“顽主形象”的精神历程45-46

摘要: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历经三个精神过程,即边缘型、世俗型、衰落型,这在影像世界里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本文通过将文学世界和影像世界进行对比分析,讲述了当代电影中三代"顽主形象"的精神变迁历程及其产生的文化语境影响。

浅析《关云长》对《三国演义》的颠覆性演绎49-50

摘要:在固有的儒家政治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下,《三国演义》塑造出"奸绝""义绝"的类型化人物典型——曹操与关羽,并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而在当代多元价值观念的审视与冲击下,无论是主题还是人物形象,都被《关云长》进行了颠覆性的演绎与重塑。影片不仅为曹操的奸诈作以大量的辩白,也让关羽的义接受诸多考验,这样的演绎既折射出现代价值观对历史的重新解读,也反映出现代人对忠、义、礼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不解与迷惑。

日本影视剧的跨文化解读51-52

摘要:作为展示不同文化肌体的平台,影视剧以传播最广泛、受众最多、渗透最深的优势成为文化交流互动中最为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作用物,它提供了反映文化变迁的丰富素材。本文以日本影视剧为例,对日本人民族文化及特性进行解读。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讴歌53-54

摘要: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它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和种族的隔膜,凝聚成一个共同的信念。本文以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为例,具体阐述了刘长春作为中国奥运第一人走向奥运的艰难历程,怎样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不可动摇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为了回答"奥运三问"而经历的世纪追求与百年梦圆,就是弘扬奥运精神、集聚民族力量的最好展现。

美国体育电影中啦啦队的文化折射55-56

摘要:体育电影将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搬上了银幕,从2000年开始,美国多部反映同一题材的体育电影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好评,它们都是反映美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啦啦操。电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观众通过电影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不同文化。文化反映人类生活,它是历史变迁中的沉积,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从这些啦啦队电影中找出美国文化的折射,为提高体育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