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1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十七年”中国电影译制片创作历史初探4-5

摘要: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译制片发端于1949~1966年的十七年,这一时期,译制片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尝试从电影译制片的内涵界定,译制片的文化属性、传播属性以及政治属性等方面就"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译制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

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9-10

摘要:从新中国建立到至今的这5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发展完善,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比较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这两个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高峰,可以看出主题的政治化向文化化转移,拯救者形象由党向自我转变,视角由俯视力图转向平视这样的趋势。本文试从主题、拯救者形象和视角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做出自己的阐释。

夕阳的最后闪光——论近几年出现的“迟暮硬汉”电影11-13

摘要:近几年,出现了几部表现"迟暮硬汉"的电影,这些影片的主人公都曾是叱咤风云的硬汉,而如今垂垂老矣。主人公一生的积淀促使这些影片无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迟暮硬汉"在子女成家立业、自己的配偶去世之后就会沦为"空巢老人",倔强的性格使他们坚守自己那一套传统的价值观,更加剧了与下一代、第三代之间的隔阂;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的岁月反思,进而产生一种赎罪的心理;他们的英雄行为大多是绝望中的抗争,也是夕阳最后的闪光。

电影是导演用现实和梦幻再造的故事——再谈电影是什么16-17

摘要:关于"电影是什么"的争论,从电影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电影是商业,是艺术,还是技术或是娱乐,不同的人对于电影有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电影是导演用现实和梦幻再造的故事。每一部影片都有其导演,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导演通过对现实的把握和理解,用一种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梦幻手段,再造出一些故事,从而形成了电影。本文通过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两个方面来阐释电影的内涵,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本质。

电影文学杂志博士论坛
《米尼》:电影对小说的“故事新编”18-19

摘要:王安忆发表于1990年的小说《米尼》,在2007年被搬上大银幕。电影讲述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新故事,然而,新故事的时空结构与身份转换恰与原著产生了互文关系,电影通过新故事的叙述,在银幕上延续缔造了小说的光影传说,进而折射了大众文化转型期电影改编的策略以及实现。

《功夫熊猫》的武侠元素与迪斯尼神话20-21

摘要: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作为一件独特的美国事物,再一次为迪斯尼赢得了全世界的观众。本文从意识形态角度,结合历史材料、文本分析,探讨《功夫熊猫》如何运用中国武侠元素,并偷梁换柱将其转变为一个地道的迪斯尼神话,即在"功夫"元素中散播个性神话;在"学艺"元素中覆盖自我认知神话;在"复仇"元素之外引入拯救神话,以此进一步思考文化元素在传达文化取向方面的潜力与文化取向对于文化元素的控制问题。

《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22-23

摘要:纯爱小说典范《失乐园》被转化为影视艺术符号后,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影片讲述了在压抑的社会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背弃各自的婚姻,企图在婚外爱情中寻求肉体和精神解放,在追求本能自由的过程中,陷入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夹在肉体与灵魂之间苦苦挣扎。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不仅是他们触犯现有伦理禁忌而得到的惩罚,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婚姻伦理进行思考,体现了作者及导演对于建构新的婚姻伦理的企望。

《建党伟业》的艺术创意研究24-25

摘要:从艺术创意的视角来观照《建党伟业》的成功经验,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党伟业》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凭借众多明星荟萃与主旋律诉求的文化互涉、塑造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开拓性再造、历史教科书式的全景史诗描述的艺术表达特点以及电影海报的品牌艺术传播等创意环节,使影片的艺术创意与市场营销需求达到了极致。

爱情·欲望·现代性:新版《倩女幽魂》解读26-27

摘要:新版《倩女幽魂》是一个爱欲交织的现代性文本。爱情与欲望在电影中相继登场。它们在电影中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既互相映衬,又彼此疏离。糖果在爱情和欲望之间扮演了一个双重角色。它既是牵着红线的月老,又是欲望的物化象征物。进一步分析,电影中的爱欲交织带有浓重的现代性色彩,既暗示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永恒主题,又折射了消费社会到来的主体沦落。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浅议电影场景中的空间环境艺术28-29

摘要:电影场景中氛围的营造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烘托,场景设计对于主题电影来讲至关重要,借鉴现代环境设计的手法表达电影场景的精彩内容,将更能表达电影的文化品质和人类的精神气质。本文主要论述电影场景中的空间环境艺术。

从《阿凡达》谈3D电影的艺术魅力30-31

摘要:3D电影是近几年来影片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发展关注的焦点,它以其强大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正在以强大的生命力占有电影市场。3D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首先起源于电影,其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可谓艰辛坎坷,3D巨献《阿凡达》的上映使3D技术迎来了发展高潮。

体育电影的叙事风格探析34-35

摘要:21世纪后,中国的电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电影行业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1984年奥运会上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后,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人们开始通过电影来关注体育事业,通过电影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容。本文试从电影叙事角度来研究体育电影的创作意识和叙事风格,进一步探讨体育电影对观众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为体育电影的又一个春天提供理论支持。

体育电影的影音特征分析36-37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电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0年后共拍摄了将近50部体育电影。2008年的奥运会重新燃起我国体育电影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放映,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内心呐喊。从电影本体的角度,体育电影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演员自身的表演技巧,电影的剧本的编写,色彩风格的确定等。本文选择体育电影的视觉和听觉的表现形式影音来进一步研究,为我国体育电影的蓬勃发展作点贡献。

浅析无障碍设计在影院应用的经济价值38-39

摘要:电影是人类综合艺术的最高结晶,而影院则是向观众传播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本文通过对影院的社会地位、作用与现状等观点来进行阐述,结合无障碍设计的原则、途径在影院中的应用来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真正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可以平等地共享社会的文明成果和物质环境。

电影文学杂志导演评述
于细节处探微张婉婷的童话电影世界40-42

摘要:香港文艺片导演中有一位女导演创造的经典无数,她关注爱情、描绘生活、呈现童话,她就是张婉婷。电影是一门细节的艺术,张婉婷就以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和温婉在她的影片中描绘很多细节,比如场景细节、色彩细节、道具细节、音乐细节、台词细节,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细节是电影中易被忽视却又不可或缺的部分,恰到好处的运用会使细节成为整部片子的点睛之处。本文即从细节处探微张婉婷的童话电影世界,分析细节在其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王小帅电影中的底层空间与平民历史43-44

摘要: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群体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电影集中地体现了第六代导演的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忠实地实践了巴赞的电影纪实美学思想,采用强烈的纪实手法,真实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底层空间,描述了当下社会的平民历史,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银幕形象,对了解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和电影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王小帅的电影与观众的"审美理想"过度疏离,导致其艺术性与商业性难以调和,影响了作品的审美理解和大众传播。

电影文学杂志高校方桌
后现代的历史改写与叙事困境——电影《赵氏孤儿》评析47-48

摘要:陈凯歌的影片《赵氏孤儿》让观众看到了一部由陈凯歌演绎的"赵氏孤儿"的"平民版本"。陈氏对经典故事的后现代历史改写并没得到大众的认同,加之叙事的困境更让这部原本有望成为史诗大片的电影最终只能遗憾收场。解读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在解读导演的内心。

真实中流露着诗意51-52

摘要:贾樟柯电影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巴赞纪实美学理论的影响,影片具有鲜明的纪实性特色。他把镜头对准社会边缘人物,关注社会底层,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还原出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他的电影真实并且具有多义性,给观众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他的"平民式"电影给浮躁喧嚣的商业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丝清风。并且,导演在他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背后融入了自己深刻的生命和情感体验,给影片添加了散文化的诗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