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梦的漂泊者之歌——电影《长恨歌》悲剧女性-

摘要:由王安忆同名小说改编的《长恨歌》,演绎了"沪上淑媛"王琦瑶的一夜繁华旧梦,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以他特有的影像世界构筑对女性深切关注的心理世界,从而喻示了上海半个世纪的沧桑。

百年之后 还我本色——重说江南四大才子-

摘要:《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周星驰的经典之作让我们欢笑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错误的历史信息,剧中涉及的人物偏离真实的太多,特别是江南四大才子。本文试对其进行历史的还原。

郭中超水粉风景作品选登1-1

我愿终身为译制片事业效劳——《电影文学》独家专访著名配音艺术家张玉昆4-6

摘要:<正>著名配音艺术家张玉昆今年是长影译制片厂成立60周年,而且距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的诞生也近60年了,为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电影文学》记者对我国著名配音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男配音演员张玉昆进行了专访。嘉宾简介张玉昆,新中国第一位男配音演员,

关于胡风1954年的三篇影评9-12

摘要:胡风1954年发表的三篇电影批评《生活在发言》、《历史在作证》、《人道在控诉》显示了与以往文学批评迥然不同的特征:相当突出的政治性评说,艺术评价方面的薄弱而无力,理论思维的弱化以及语言运用上的僵硬和缺少表现力。这主要是由不可控制的外力作用下的必然。

对电影真实性与假定性的再认识13-15

摘要:对电影真实性的片面理解一直束缚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真实不等于客观存在的真实,也不是影像的真实,而是假定性基础上的艺术真实。假定性是电影成为艺术的根本,假定性必定是影像真实与艺术真实基础上的假定性。对假定性的发挥与接受是电影走向多样化繁荣的关键。

浅析俄罗斯电影的发展16-17

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公认的电影大国,可是,当我们回望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看到辉煌和灿烂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悲凉和无奈。如今,几经痛苦的探索和努力后,俄罗斯电影慢慢走出低谷,走向复苏,走向辉煌。尽管依然举步维艰,尽管许多问题仍需解决,但基本上已经步入正轨,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电影类型与后电影产品开发——基于电影类型相关度的分析18-19

摘要:作为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电影产品开发给电影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对正在走产业化道路的中国电影业来说,后电影产业开发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对后电影产品开发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电影与后电影产品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性。根据中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后电影产品开发的状况应该根据不同的电影类型来制定相关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策略。

从经典西部片看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原野奇侠》和《正午时分》为例20-22

摘要:以《原野奇侠》和《正午时分》为代表的美国经典西部片体现了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内在矛盾。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尊严及内在的使命感和正义感,符合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天赋使命"的英雄主义理想;但又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与困境,隐含着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暴力手段与建立民主社会目的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念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得到现实的反映。

香港的地缘文化与香港电影的关系23-24

摘要:经济高度发达的香港,电影业同样高度繁荣,香港特殊的地缘文化特征对香港的电影无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港地缘文化特征的梳理,确定香港独特的文化身份,反思这种独特地缘文化对香港电影产生的影响。

文化苦旅:影片《夜宴》的全球化和本土化25-26

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媒体集团具有将其文化产品营销世界的能力,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中国电影《夜宴》作为具体案例,可以看到中国影片走向全球化的尝试,发现在电影制作和营销中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融合与冲突,有时这种冲突不仅使文化产品难以全球化,甚至有丧失本土化的危险。

论影视艺术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互动27-28

摘要:影视艺术与当代中国文学具有互动的内在密切联系。文学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产生了影视艺术,影视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它们在融合中变异与借鉴,在相互改编中坚守和创新,以不同话语形态改变和影响着各自的叙述方式。

逃离中的落网——反思新时期女性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意识29-30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影坛出现了一批反映女性题材、诠释女性角色、探讨女性活动的女性电影,这些影片大胆探索和运用女性叙事话语,力图逃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和传统男性话语的束缚,彰显女性意识,构建女性话语,但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在逃离的过程中纷纷"落网"。

中国广播影视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30-31

摘要:中国广播影视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文化繁荣的一项伟大事业,关系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振兴,关系着我国广播影视业的繁荣发展。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电脑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在高新技术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娱乐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视听观念。广播影视业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急需改变传统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广播影视业,从战略角度思考中国广播影视业未来的发展,推动中国广播影视业的新发展。

谈对好我莱国坞电类影型的片启创示作32-32

摘要:美国类型片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其商业制作规律,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创作目的却没有变化。希望我国的电影创作能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来促进我国电影创作的发展。

论电影非职业演员表演的“真实感”33-34

摘要:电影非职业演员指不专门从事表演专业,由电影摄制组临时邀去扮演某种角色的演员。非职业演员表演的"真实感"来自面相的真实,来自非职业演员在摄影机前"生活"的自然状态,来自其原发性的、下意识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但是无论其表演如何"真实",都不能改变其表演的虚构性本质。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及思考34-35

摘要:人类文化本质上就是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具有各自不同于其他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审美情趣等。影片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体现电影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遵循文化信息忠实传达的原则和文化审美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正确把握源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

对当代体育电影中性别冲突的再思考36-36

摘要:对女性体育的关注一直伴随着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而女性体育电影则书写了一部中国女性运动史,也代表了国人对女性运动者身份的想象与定位。电影展示中国体育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视野,这对研究中国职业女性运动者颇具价值。